軍用工程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

軍用工程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

《軍用工程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是2014年9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南、盧曉勇、楊俊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用工程機械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
  • 作者:張曉南、盧曉勇、楊俊峰等
  • ISBN:978-7-118-09479-4
  • 頁數:257頁
  • 定價:58.00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10章,系統地介紹了軍用工程機械可靠性設計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內容,結合軍用工程機械的特點和可靠性設計工作的具體需求,較詳細地論述了軍用工程機械可靠性設計流程、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分配與預計、可靠性增長、可靠性試驗與評估和可靠性管理等有關技術和方法。
本書可供機關幹部、駐廠(所)軍事代表以及從事工程機械研製、生產、試驗和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同時也可作為其他工程設計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 章緒論001
1. 1仿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形成 001
1. 1. 1套用需求 001
1. 1. 2發展歷史 007
1. 1. 3研究隊伍 015
1. 1. 4理論研究 016
1. 2仿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內涵 020
1. 2. 1定義 020
1. 2. 2研究對象 020
1. 2. 3主要研究內容 021
1. 3仿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理論體系 021
1. 3. 1仿真建模理論 021
1. 3. 2仿真系統理論 023
1. 3. 3仿真套用理論 024
1. 3. 4各理論之間的關係 027
1. 4仿真科學與技術的相關學科 027
1. 4. 1控制科學與工程 028
1. 4. 2系統科學 028
1. 4. 3管理科學與工程 028
1. 4.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29
1. 5仿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發展展望 029
1. 5. 1理論發展展望 029
1. 5. 2技術發展展望 032
1. 5. 3套用發展展望 037
參考文獻 038
第2 章仿真建模基本理論040
2. 1仿真建模基本理論體系框架 040
2. 2模型基礎理論 040
2. 2. 1模型的基本概念 041
2. 2. 2仿真建模基本原理 044
2. 2. 3模型相似理論 050
2. 3模型共性理論 061
2. 3. 1模型多態理論 061
2. 3. 2模型重用理論 068
2. 3. 3模型互操作理論 071
2. 3. 4模型可信性理論 074
2. 4模型構建理論 076
2. 4. 1一般系統建模理論 076
2. 4. 2變結構建模理論 077
2. 4. 3混合異構層次化建模理論 077
2. 4. 4多範式建模理論 078
2. 4. 5柔性仿真建模理論 079
2. 4. 6綜合性建模理論 084
參考文獻 085
第3 章仿真建模方法087
3. 1仿真建模方法體系 087
3. 1. 1仿真建模方法體系框架 087
3. 1. 2仿真建模方法歸類 088
3. 2觀察分析建模方法 091
3. 2. 1理論建模方法 091
3. 2. 2實驗建模方法 094
3. 2. 3混合建模方法 095
3. 3概念模型抽象表述方法 099
3. 3. 1面向過程的抽象表述方法 099
3. 3. 2面向結構的抽象表述方法 101
3. 3. 3面向整體的抽象表述方法 111
3. 4數學模型形式化描述方法 115
3. 4. 1基於數學變數的描述方法 115
3. 4. 2基於離散事件的描述方法 124
3. 4. 3基於圖元符號體系的建模方法 133
3. 4. 4基於邏輯符號體系的描述方法 148
3. 4. 5基於定性推理的模型描述法 150
3. 4. 6基於模糊理論的模型描述法 153
3. 5計算機模型設計實現方法 155
3. 5. 1計算機模型的概念與集成方法 155
3. 5. 2原始碼級計算機模型的實現 155
3. 5. 3類庫級計算機模型的實現 155
3. 5. 4組件級計算機模型的實現 158
3. 6仿真建模方法套用示例 162
參考文獻 165
第4 章仿真系統構建理論167
4. 1仿真系統的基本概念 167
4. 1. 1仿真系統的定義 167
4. 1. 2仿真系統的分類 167
4. 1. 3仿真系統的特性 171
4. 2仿真系統相似理論 181
4. 2. 1一般系統相似理論 181
4. 2. 2複雜系統相似理論 182
4. 2. 3仿真系統相似性和複雜性形成原理 182
4. 2. 4仿真中運用相似性和複雜性若干問題 183
4. 3仿真系統需求分析理論 184
4. 3. 1軟體需求與需求工程 184
4. 3. 2基於場景的需求工程 186
4. 3. 3面向目標的需求工程 187
4. 4仿真系統設計理論 189
4. 4. 1仿真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189
4. 4. 2仿真系統硬體設計 190
4. 4. 3仿真系統軟體設計 190
4. 4. 4用戶界面設計 191
4. 5仿真系統實現理論 194
4. 5. 1面向過程仿真 194
愈喻
4. 5. 2面向對象仿真 195
4. 5. 3面向Agent 仿真 197
參考文獻 200
第5 章仿真系統支撐技術202
5. 1仿真系統構建的支撐技術 202
5. 1. 1模型驅動的架構 202
5. 1. 2對象模型開發 206
5. 1. 3仿真系統集成 208
5. 1. 4仿真語言 214
5. 2仿真系統運行的支撐技術 216
5. 2. 1仿真引擎 217
5. 2. 2仿真管理 221
5. 2. 3負載均衡 224
5. 2. 4狀態保存與恢復 225
5. 2. 5異常捕獲 226
參考文獻 227
第6 章仿真可信度理論229
6. 1仿真可信度的概念 229
6. 1. 1仿真可信度的定義 229
6. 1. 2仿真可信度的性質 231
6. 1. 3仿真可信度研究中的難題與方向 232
6. 2仿真VV&A 233
6. 2. 1VV&A 的概念 233
6. 2. 2VV&A 的工作過程 234
6. 2. 3VV&A 的基本原則 235
6. 2. 4VV&A 相關人員及其職責 236
6. 2. 5VV&A 的相關技術 237
6. 2. 6仿真可信度與VV&A 的關係 243
6. 3數據VV&C 244
6. 3. 1VV&C 的基本概念 244
6. 3. 2仿真中數據的分類 245
6. 4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 248
6. 4. 1基於相似理論的可信度評估方法 248
6. 4. 2基於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可信度評估方法 249
6. 4. 3基於層次分析法的可信度評估方法 250
6. 4. 4基於粗糙集理論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 251
6. 4. 5基於粗糙—模糊綜合評判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 253
6. 4. 6基於模糊推理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 254
6. 4. 7各種方法的分析對比 256
6. 5仿真可信度的控制 258
參考文獻 259
第7 章仿真套用技術261
7. 1仿真試驗設計 261
7. 1. 1仿真試驗設計概述 262
7. 1. 2仿真試驗設計常用方法 263
7. 1. 3仿真試驗設計一般步驟 264
7. 2仿真數據準備 266
7. 2. 1仿真數據準備概述 266
7. 2. 2仿真數據的類型 266
7. 2. 3仿真數據準備關鍵技術 267
7. 3仿真數據採集 271
7. 3. 1仿真數據採集概述 271
7. 3. 2DIS 仿真數據採集 273
7. 3. 3HLA 仿真數據採集 274
7. 4仿真數據回放 276
7. 4. 1仿真數據回放概述 277
7. 4. 2仿真數據回放方式 277
7. 4. 3仿真數據回放關鍵技術 279
7. 5仿真可視化 280
7. 5. 1仿真可視化概述 280
7. 5. 2仿真可視化的智慧型化及自動化 280
7. 5. 3柔性體的可視化 281
7. 5. 4計算和繪製的實時加速 281
7. 5. 5非視覺物理量的可視化 281
愈御
7. 5. 6戰場多維信息的綜合顯示 282
7. 6仿真結果分析 284
7. 6. 1輸出數據不穩定及自相關的處理方法 285
7. 6. 2終止型仿真結果分析 286
7. 6. 3穩態型仿真結果分析 288
7. 6. 4仿真結果重抽樣統計分析 291
參考文獻 294
第8 章仿真標準化296
8. 1仿真標準化需求分析 296
8. 1. 1解決大規模仿真中的協作和理解問題的需要 296
8. 1. 2解決仿真可信度問題的需要 296
8. 1. 3解決仿真系統互操作問題的需要 297
8. 1. 4解決仿真資源共享與重用問題的需要 297
8. 2仿真互操作性標準組織簡介 297
8. 2. 1SISO 的起源 297
8. 2. 2SISO 存在的現實需求 298
8. 2. 3SISO 承辦的會議 299
8. 2. 4SISO 的組織結構及其職能 299
8. 2. 5SISO 的產品 301
8. 2. 6SISO 的遠景規劃 302
8. 3美軍仿真標準化情況 304
8. 3. 1發展情況 304
8. 3. 2建立過程 305
8. 3. 3標準體系 307
8. 3. 4組織管理 311
8. 4我軍仿真標準化情況 314
8. 4. 1現狀 314
8. 4. 2標準體系 314
8. 5標準示例 319
8. 5. 1DIS 標準 319
8. 5. 2HLA 標準 321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