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裝備發展

研究製造新型裝備、不斷完善裝備體系的活動。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安全和軍隊作戰需要,確定裝備發展目標,選擇裝備發展途徑,開發裝備建設資源,組織裝備科研生產,為軍隊提供性能先進、質量優良、價格合理、體系結構完善的裝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裝備發展
  • 外文名:military equipment development
裝備發展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①裝備發展是提高裝備建設整體水平和質量效益的基本途徑。裝備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裝備全系統構建和全壽命建設中,裝備發展處於基礎性的地位,具有決定性作用。一方面,通過裝備發展把先進的軍事技術物化為武器裝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最佳化品種和數量規模,完善體系結構,使裝備的整體作戰能力更好地適應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通過裝備發展,在裝備全壽命的前期就從根本上鑄就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和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測試性、安全性、經濟性等特性,直接規定和制約部隊裝備的使用、管理、保障和其他方面的建設,決定全壽命後期大部分費用的數量和構成,對裝備建設的質量和效益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現代裝備作戰要求越來越高,技術密集,系統複雜,投入巨大,經費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世界各主要國家都把裝備發展作為裝備建設實現以較少投入獲得更大效益的主要著眼點。②裝備發展是提升軍隊戰鬥力的關鍵環節。裝備發展為軍隊戰鬥力的生成、保持和提高提供物質基礎,裝備發展所形成的裝備體系是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新型裝備的研製、現役裝備的改進,以及軍隊裝備體系結構和功能的完善,不斷提高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從而豐富和拓展軍隊作戰的打擊和防衛手段,提高軍隊的威懾能力和實戰能力,鼓舞軍隊的士氣和鬥志,推動軍隊發展和全面建設。戰時,在作戰雙方的較量中,武器裝備發展水平較高的一方一般具有更強的戰鬥力,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可以掌握更多的戰場主動權。③裝備發展是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裝備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是國防現代化的主要標誌。為滿足國家安全和軍隊作戰的需求,世界各主要國家在裝備發展過程中,通過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大量的軍事技術研究開發和裝備製造活動,不僅帶動傳統機械製造、材料、工藝等基礎工業的發展,而且直接提高軍用微電子、光電子、軍用動力、精確制導、空間攻防、導航定位、目標探測等高新技術水平和大型武器裝備的設計、製造能力,促進核、航空、航天、艦船、電子、兵器等國防科研、生產、試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培養造就高水平、高素質的科學家隊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特別是國防尖端技術的突破和重大裝備項目的完成,能夠使國家整個國防科技水平和安全防衛能力實現質的躍升,成為推動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④裝備發展是引發和推動軍事變革的內在動因。在世界軍事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每次軍事變革都是以軍事技術的重大突破為先導,其物化的先進裝備的產生,推動軍隊作戰理論的創新、體制編制的調整、戰略戰術的改變、指揮方式和手段的改進乃至新的軍種、兵種的產生,最終導致戰爭形態的變化。20世紀中葉以後出現並正在深化的世界新軍事革命,就是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武器裝備發展中的運用,導致在軍隊建設和作戰方式諸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整個工業時代軍隊的組織體制、軍事理論、軍事訓練及保障方式等,都在按照信息化的要求進行改造,非接觸、非線式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體系對抗成為戰場對抗的基本特徵,太空成為國際軍事競爭新的戰略制高點。戰爭形態的變化直接源於軍事技術的突破和新型裝備的發展。裝備發展為軍事變革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成為引發和推動軍事變革的不可或缺的內在動因。⑤裝備發展是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發先進軍事技術,研製、生產和改進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加強國防科技工業基礎和能力建設,提高國防實力和威懾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特別是一些重大的戰略性武器裝備的發展,可以大大提高國家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綜合國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裝備發展特別是重大裝備工程建設中開發的先進軍事技術和建設的工業基礎,可以轉化為民用,直接帶動國家科技的進步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家經濟建設,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美國歷史上實施的許多重大裝備發展計畫和國家級裝備發展重點工程,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後,通過“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和科技的進步,顯著提高了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當代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新軍事革命的發展,使軍用技術與民用技術、國防經濟與國民經濟的結合面越來越廣、融合度越來越高,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對於國民經濟和國家綜合國力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⑥裝備發展是影響世界軍事戰略格局的重要因素。軍事實力是影響和支撐世界軍事戰略格局的決定性因素,裝備發展則是增強軍事實力的基本途徑。通過裝備發展建立強大的軍事實力,影響、構建有利於己方的戰略格局,在國際軍事博弈中占據有利位置,是不同國家、地區和集團維護、拓展自身利益的基本抉擇。歷史上,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曾千方百計地加強國防科技研究,搶占軍事技術制高點,競相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謀求在國際戰略格局下的戰略主動權。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正是通過發展大量的先進裝備,特別是競相發展戰略核武器和航天裝備,增強軍事實力,爭取軍事主動,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對立的軍事戰略格局。冷戰結束以後,特別是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軍事革命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高度重視新一代裝備的發展,戰略核武器、精確制導武器、航天裝備和新概念武器等重大裝備加速發展,世界軍事實力對比此消彼長,從而影響和改變著世界軍事戰略格局,對國際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產生重要影響。
①需求牽引。裝備發展是直接為軍隊作戰和軍事鬥爭服務的。“打什麼仗,就發展什麼裝備”,是世界各國裝備發展遵循的基本原則。武器裝備作為人類軍事活動的物質基礎,從一開始就是為了適應人類軍事活動的需要而出現的,並在軍事需求的變化中不斷發展的。軍事需求對裝備發展的牽引作用主要表現在:通過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確立裝備發展的總體方向、基本目標、建設重點;通過軍事理論和作戰需求牽引裝備發展的總體規模、體系結構、技術水平;通過軍隊建設和軍事實踐指引裝備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模式、發展速度、發展途徑與方法;通過不同的作戰目的、作戰樣式和作戰能力的要求,決定不同裝備型號所要達到的戰術技術指標、質量標準和經濟可承受性。②技術推動。裝備是軍事技術的物化形態。科學技術對裝備的研製、生產水平及使用和改造能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一般來講,最新的科學技術往往首先套用于軍事領域,特別是裝備發展領域。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通常直接導致新型武器裝備的出現。古代冶金、火藥技術的發展,直接導致了銅、鐵兵器和火器的產生;近代自然科學和內燃機、電力技術的進步,促進了以槍、炮、坦克、飛機、艦船為代表的機械化裝備的發展。核武器、航天裝備、電子信息裝備等現代裝備,從原理探索、論證設計、試製試驗到定型生產,更是建立在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及電子計算機、通信、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基礎之上。正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武器裝備的產生、改進和完善。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運用,科學技術對武器裝備建設的推動作用越來越突出,是新型裝備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成為巨大的威懾能力和軍事潛力。③經濟支撐。經濟實力是裝備發展的基礎。裝備發展需要社會經濟為其提供有力的經費支持、物資保障和工業基礎。裝備發展的整體水平,即其總體規模的大小、發展速度的快慢、開發能力的高低,直接取決於國家對裝備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的數量和質量。高技術裝備技術密集、系統複雜、綜合性強,研究製造難度大、成本高,建設周期長,對國防科技工業的科研和製造水平要求更高,對經濟的依賴性更強。如:美國M系列坦克20世紀90年代的採購價格每輛達440萬美元,“尼米茲”級航空母艦1997年全壽命費用報價為每艘220億美元,B-2戰略轟炸機2000年採購價格為每架22億美元,F-35A聯合攻擊戰鬥機2004年採購價格為每架7000萬美元,F/A-22A“猛禽”戰鬥機2004年採購價格為每架1.691億美元,“維吉尼亞”級核潛艇2004年採購價格為每艘18億美元,“戰斧”Block 3巡航飛彈2006年採購價格為每枚215萬美元。因此,裝備發展應全面考慮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使其發展規模、速度與國家的經濟水平相適應。同時,國家應保持持續穩定的經費投入,建立體系完整、配套齊全、技術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對軍品科研生產實施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提供專用急需設備設施和物資器材保障,為裝備發展提供支撐。④管理保障。科學管理是加快裝備發展速度、提高裝備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現代裝備及其體系結構日趨複雜,實施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只有科學的巨觀調控、計畫管理和項目決策,對裝備發展所需的資源進行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才能保證裝備發展活動的高效、有序進行,促進武器裝備全面協調、持續健康發展。主要是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定裝備發展規劃和計畫,建立健全裝備發展制度及法規體系,綜合運用各種計畫、行政、法律、經濟等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跨部門、多領域的合作與協作,努力實現裝備建設速度、質量、效益的高度協調和統一,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果,保障各項裝備發展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管理還必須注重裝備發展具體項目的科學決策和微觀管理。尤其是一些高技術重大裝備發展項目,涉及面廣,耗資巨大,風險性強,必須從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可承受性、工業基礎的可能性和元器件、原材料的配套能力等諸多方面,充分論證,科學決策,最大限度地縮短研製周期,節約經費,降低風險和減少失誤。
①裝備建設頂層設計與謀劃。對裝備建設進行科學謀劃和總體設計,確定未來一定時期內裝備建設的目標、任務、途徑、方法和要求。基本任務是制定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戰略,裝備體制,裝備建設十年規劃、五年計畫、年度計畫和專項計畫等。裝備建設頂層設計依據軍事需求,從全系統全壽命管理思想出發,確定不同時期、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的裝備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建設重點,最佳化配置裝備建設相關資源,確保裝備全面協調、持續健康發展。②裝備科研。為探索、研製新型武器裝備和改進、提高現役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進行的研究開發活動。依據軍事需求將科學技術物化為武器裝備的過程,裝備全系統全壽命管理的關鍵階段。主要包括裝備預先研究、裝備型號研製、裝備試驗、裝備定型、軍內裝備科研、裝備技術革新等。裝備科研探索性強,技術風險高,經費投入大,對參與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要求高,通常採取項目管理、集智攻關和廣泛協作等方式。③裝備採購。主要包括訂購裝備定型產品、軍民通用裝備和獲取技術服務等活動。基本任務是以合理的價格採購性能先進、質量優良、配套齊全的裝備,保障軍隊作戰、訓練和其他各項任務的完成。裝備採購是連線裝備承制單位和裝備使用部門的橋樑,是調整完善軍隊裝備體系結構、數量規模的必要手段和重要環節。一般包括採購計畫制定、契約訂立和契約履行監督等。④裝備生產。主要是按照規定大綱和裝備訂貨契約,製造軍隊所需的武器裝備,包括試生產、批量生產、改裝生產等內容。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為戰爭工具的重要階段,裝備全壽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任務是製造技術先進、質量可靠、配套齊全、價格合理的裝備。裝備生產技術要求高,平時、戰時產量相差懸殊,對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要求嚴,需要先進的生產設備、工藝、材料、器件和熟練的技術人員,需要廣泛的社會協作。裝備生產質量直接關係部隊訓練和作戰使用,事關戰爭勝負和官兵生命,世界主要軍事大國普遍實行軍事代表派駐制度,強化裝備生產過程的質量監督和控制。⑤裝備發展管理與政策。世界主要軍事大國一般都成立專門組織管理機構,實施集中統一領導,頒布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保障裝備發展高效、有序進行。在裝備科研、採購中,通常充分運用市場和經濟手段,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契約制,促進裝備研製生產的技術進步,降低裝備研製生產成本,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為處理好需求和可能、當前和長遠等關係,促進裝備又好又快發展,通常堅持裝備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堅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堅持質量第一,堅持平戰結合、軍民結合等政策和原則。
軍事裝備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歷史發展階段。
從奴隸制國家產生開始,到16世紀世界各國兵器的發展,大體經歷了石兵器、青銅兵器、鐵兵器和早期火器等發展時期。古代兵器的品種較少,製作簡單,兵民合一,兵器製造、保管和分發主要由軍隊及政府的相應部門統一負責。兵器來源早期主要靠自備,後發展為軍隊組織生產。早在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就出現了“軍械院”的編制,負責兵器的製造和補給。古印度時期,“軍械庫”的主管人稱“阿逾塔迦羅德耶克沙”,負責監督熟練技工和工匠製造兵器,並負責事先確定這些工匠和技工的工作定額、完成任務的期限、工資,以及製造兵器的種類。12世紀末開始,由城市的專業手工業者集中製造,後來逐步過渡到由行會組織生產。從14世紀起,出現了軍事製造業中心,行會制度逐步瓦解,代之而興的是資本主義的手工工場,並開始直接組織王家兵工場。工場由國王任命大炮監造師負責,招募工匠進行生產,並採取鼓勵、補貼的辦法發展生產。到15世紀末,西歐國家普遍設立了軍械署,負責監督兵器的生產和收藏,下設大炮監造師、盾牌監造師、鍛造師。他們控制兵器和火藥的製造及原料的購買,管理王家僱傭工匠。在中國,古代的兵器製造,最初也是由部落或個人承擔。青銅兵器出現以後,由於製作複雜,轉為由部落集體製造。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建有鑄造兵器的作坊。戰國時期,兵器作坊已國家化,國家不僅規定各作坊兵器製造的規模,還指定專門官員監造驗收。隋唐五代時期,主管兵器的中央政務高官是兵部尚書。主管兵器的中央執行機構是少府監、軍器監。宋代兵器的製造加強了中央的組織功能。官營兵器製造業以中央為主,地方次之。當時中央的軍器監和御前工作所,為負責兵器製造的外朝和大內的最高機構。官營兵器工場有東西作坊、萬全造軍器所、弓弩院、弓弩造箭院等。元代實行世襲的匠戶制度,集中生產兵器,逐步加強了對兵器的生產管理,使兵器生產進一步集中和專業化。到明代,更加注重兵器生產的質量和工匠隊伍的建設。這一時期,兵器使用與製造、研製與生產融為一體,兵器技術大多以技能、技巧的形式存在,由師傅傳授徒弟。兵器製作的規模有限,少有統一規範,管理主要是憑藉經驗的積累。
從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裝備發展。其間,先後發生了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美國內戰、普法戰爭、日俄戰爭等多次著名戰事,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對裝備發展提出了直接和緊迫的需求。在技術上,發生於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以機器加工、蒸汽動力、機械製造、鐵路運輸和鋼鐵冶煉等為代表的技術發展,加速了槍械、火炮、蒸汽艦船等裝備的發展。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形成了一個以電氣技術為主導,以電力技術、電信技術、熱工技術、化工技術、石油技術、鋼鐵和有色金屬與非金屬材料技術,以及公路、航空、遠洋運輸等技術群為支撐的技術體系。戰爭需求的牽引和技術革命的推動,導致裝備的大發展,出現了自動槍炮、坦克、飛機、鋼鐵蒸汽艦艇、電子通信設備等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徵的裝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核物理技術的發展,為核武器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美國通過實施研製核武器的“曼哈頓工程”,率先研製成功核子彈,並投放日本廣島、長崎,使世界進入了核武器時代。近代的時間跨度較大,前期由於裝備單一,研製、生產、採購並無明顯分化,主要是建立相應的裝備管理機構,不少國家主要從本國和其他國家市場直接購買裝備;後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裝備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裝備發展的各個環節逐步完善起來。為了促進裝備的發展,近代各國採取的主要措施有:根據戰爭形勢制定裝備採購計畫,確定裝備需求量並爭取財政撥款;通過建立全國性的科學研究組織,促進裝備的研究與發展;大力擴展軍工企業,並逐步形成了獨立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通過對組織機構的改組,實現對軍械、飛機等主要裝備採購的統一領導;建立採購的優先等級制度,根據工作的重要程度頒發不同級別的優先證書;逐步形成了裝備發展管理的許多重要制度,如綜合論證制度、軍事代表制度、採辦契約制度等;制定相關政策,促使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優先套用,促進軍事技術和裝備科研工作加速發展。與古代裝備相比,近代裝備的技術含量有突破性進展,裝備系統空前複雜,機械化的裝備體系日趨完整。中國近代的國防科技工業也有一定發展。1840年鴉片戰爭後,在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影響下,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興建了中國的近代兵器工業和造船工業。從1861年創辦安慶軍械所開始,在以後的40年內,先後建立了30多個工廠。到辛亥革命前後,兵器工業從業人員達3萬多人,占全國產業工人總數的10%以上,主要生產槍械、火炮、艦船、飛機、彈藥等裝備。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的裝備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一方面,冷戰等軍事需求刺激了核、航天、軍事電子、精確制導等軍事技術和新型武器裝備的發展;另一方面,經過第三次技術革命,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包括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雷射技術、控制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海洋開發技術等在內的主導技術群,有力推動了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群的形成和發展,為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和規模的擴大奠定了重要基礎。裝備發展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①以裝備發展戰略和長遠規劃引領裝備發展。著眼以軍事實力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謀取國家戰略利益,世界各主要國家都根據國際政治鬥爭、軍事鬥爭和本國發展的需要,按照國家發展戰略和軍事戰略的要求,綜合考慮本國裝備建設的基礎和現狀、經濟和技術支撐條件,制定裝備發展戰略。同時,現代武器裝備體系複雜,建設周期長,經費投入大,特別是一些重大武器裝備從概念提出、預研、研製、生產交付部隊到形成戰鬥力,少則要10年,多則要10餘年甚至20多年。為此,各國普遍加強了對武器裝備發展的規劃計畫。通過制定裝備發展戰略和長遠規劃,提出未來一個時期裝備滿足國家安全和軍隊履行使命任務必須具備的能力水平,確定裝備發展的方向、原則、目標和重點,選擇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裝備發展道路,最佳化配置裝備建設資源,增強裝備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指向性和計畫性,確保武器裝備梯次更新、持續發展。開展裝備建設頂層設計和科學謀劃,制定裝備發展戰略和長遠規劃,已經成為裝備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成為各國裝備戰略管理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
②把體系建設和配套建設作為裝備發展的基本要求。20世紀下半葉以後,以平台為中心的機械化戰爭形態,逐步向以網路為中心的信息化戰爭形態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裝備體系結構的日趨複雜和戰爭實踐的深入,世界主要國家普遍認識到,現代戰爭作戰雙方的對抗是建立在各種作戰單元、作戰要素綜合集成基礎上的體系與體系的對抗。這從根本上決定了武器裝備發展不僅要重視單件武器裝備的性能,更要重視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和配套建設。在裝備發展中,世界各主要國家按照體系建設的要求,加強了綜合集成建設,高度重視綜合電子信息系統(CISR)的研究與發展工作,注重武器裝備發展的整體協調和各軍種、兵種裝備之間及主戰裝備、電子信息裝備和保障裝備之間的結構最佳化,努力實現橫向一體化。注重裝備的成套論證、成套研製、成套定型、成套生產、成套交付部隊,積極推進武器裝備的系列化、通用化、標準化,解決複雜武器系統的內部配套和武器系統之間的配套問題,努力實現武器系統的內外交聯。在裝備發展的同時,注重抓好人才配套,保障力量配套,戰場設施配套和作戰使用配套,促進裝備儘快成系統成建制形成戰鬥力。
③裝備預先研究在裝備發展中發揮了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世界軍事領域的競爭,促使世界各主要國家高度關注軍事技術的最新發展,注重技術創新,加強對軍事前沿技術和新概念武器技術的預先研究,以此作為保持和取得軍事技術優勢的一項重要舉措。裝備預先研究成為裝備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階段,對未來裝備發展起著引領作用。為加強裝備預研,各主要國家建立了相對獨立的裝備預研工作體系,擁有比較完善配套的預研計畫體系、項目體系、管理體系和法規體系。通過套用基礎研究,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通過套用研究,探索基礎研究和其他科學研究成果用於裝備的可行性與實用性;通過先期技術開發,對前期研究成果進行綜合集成,演示驗證關鍵技術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套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先期技術開發彼此既各有側重,又緊密銜接,為研製新型裝備提供技術支撐,為改進現役裝備性能提供實用的技術成果,為裝備的長遠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儲備。
④尖端武器發展和重大裝備工程促進了裝備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奪取國際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的主動權,軍事大國圍繞核武器、航天裝備、精確制導武器等尖端武器,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裝備技術和工程項目的研究開發,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進了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和作戰能力的拓展。其中,核武器和遠程投送能力的發展,使一些國家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威懾力量;運載火箭、衛星、太空飛行器、測控及地面套用系統的發展,使航天裝備得到了飛躍發展,成為新的戰略制高點;各類彈道飛彈、巡航飛彈、艦載飛彈、機載飛彈等精確武器的發展,促使部隊的武器裝備結構得到了改善,使非線式、非接觸作戰和精確打擊成為可能。尖端武器和重大裝備工程,有效地聚合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引領著前沿和尖端技術領域的探索創新,使國防工業基礎和能力不斷升級和壯大,武器裝備體系和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裝備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
⑤通過全系統全壽命管理提高裝備發展效益。隨著系統論等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以及在裝備發展實踐中的廣泛套用,各國注重按照全系統全壽命管理的要求,從裝備體系和全壽命期出發,配置和管理裝備建設資源,努力實現裝備發展整體效益的最最佳化。注重對裝備從需求論證到退役、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統籌管理,在裝備發展的早期就考慮發展全過程中相關問題,通過分階段決策機制降低研製、生產風險和控制費用增長,通過對裝備系統的性能、費用、進度和綜合保障條件建設的合理權衡、動態調控和階段評審,實現裝備建設資源在裝備全壽命期的最佳化配置,提高裝備建設的效費比,確保部隊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改革傳統的單純注重裝備技術性能的做法,把保障性、維修性等要求同時作為裝備性能指標予以強調。採用定費用設計、費用作為獨立變數因素等方法,保證裝備發展的經濟可承受性。為適應全系統全壽命管理的需要,世界主要大國普遍建立適合本國實際的裝備採辦管理體制和採辦體系。國防採辦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國防部統一領導、軍種和兵種分散實施的管理模式,國防部集中統一領導與集中實施的管理模式,國防部統一領導、採辦過程分開實施的管理模式。美國建立了聯合能力一體化與開發系統、規劃計畫預算執行系統和國防採辦系統三大決策支持系統,通過系統之間的有序互動,保證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在國防採辦系統內,建立了以國防採辦執行官為首的採辦項目管理體系,對項目實施全壽命管理。
⑥通過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支撐裝備發展。世界各主要國家根據國家安全和發展需要,圍繞裝備發展目標任務,調整國防工業體系,按照小核心、大協作的要求,保留和強化核心能力,加快產業升級,建設先進技術手段和保障條件,統一技術體制、標準規範。注重管理創新,實行項目管理、質量體系、勞動人事薪酬等一系列改革。國防工業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支撐了國防軍工生產能力的進步,有力地保障了高新裝備發展需要。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在同蘇聯對抗中贏得軍事優勢,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建立了包括航空工業、航天工業、飛彈工業、造船工業、核工業、電子工業、軍械工業在內的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全國大約有5萬家企業、250萬人從事與軍火及軍需物資有關的生產。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國防工業規模和能力不斷進行調整,強調建立靈活反應的國防工業基礎,縮短從提出軍事需求到提供軍事產品服務的周期,加強與盟國裝備科研生產的合作,利用全球資源來促進裝備發展;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參與軍工生產,通過採取寓軍於民、軍工生產社會化、支持私營企業進行國防科研、通過主承包商組織軍工生產、實行軍品採購優先等管理措施,不斷保持了強大的軍工科研和生產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發展,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而開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成長壯大過程中不斷得到進步和完善。
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所使用的裝備主要依靠戰場繳獲,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生產武器彈藥的歷史。1931年在江西省興國縣官田鎮建立了紅軍第一個兵工廠。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建立了多個兵工廠。到抗日戰爭後期,各根據地普遍加強了裝備彈藥生產的組織領導,注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擴大原料來源,使兵工生產不斷進步。解放戰爭時期,各戰略區相繼成立了軍械工作機構,組織軍械、彈藥的生產供應。到1949年,解放區共有軍工廠94個,職工約9萬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裝備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人民政府將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軍工廠與解放區的軍工廠進行合併調整,除一部分劃歸民用部門轉產民品外,餘下軍工企業76個,職工約9.3萬人,工程技術人員約1900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建國初期,國家在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集中力量建設國防工業。從1950年上半年開始,中央採取了在政府重工業部設立航空工業籌備組、兵工辦公室、電信工業局和船舶工業局等軍事工業的領導機構,對原有軍工企業進行調整,制定國防工業建設計畫,積極爭取蘇聯的援助等措施,國防工業建設全面起步。20世紀50年代中期,面對國際上的核威脅和複雜形勢,中共中央作出了發展核子彈、飛彈等國防尖端技術的重大決策。1956年,中國制定《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把發展國防科技列為國家規劃的重點。此後幾年,國家相繼成立了航空工業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防工業委員會,組建飛彈研究院,核武器研究機構和航空、艦艇、無線電電子學研究院,建立了國防科技高等院校,創建了科研試驗基地。到1959年底,建成了大中型企業100多個,獨立的科研設計機構增加到20多個,職工70多萬人,國防科技工業初具規模。陸軍裝備走向國產化、制式化,飛機從修理、仿製到嘗試自行設計,艦艇通過修復、購買、轉讓製造與仿製逐步形成了製造能力,軍事電子工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裝備發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20世紀60~80年代中期,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在裝備發展上堅決貫徹獨立自主的方針,克服了多種干擾,進一步建立完善了國防科研、試驗、生產體系,國防科技工業和裝備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60年代初,成立了國防工業辦公室和中央專委。在中央專委的領導下,集中各有關方面的力量,組織全國大協作,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了核子彈、飛彈技術,完成了“兩彈一星”工程。同時,總結科研工作經驗,重視預先研究,實行“預研、研製、生產”三步棋,整頓產品質量,組織實施“三線”建設,改善國防科技工業戰略布局,建設了一批大型國防科研、生產後方基地。1964年6月29日成功試射了第一枚中近程飛彈,同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核子彈,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文化大革命”期間,為減少對國防科技工業的衝擊和影響,國家積極採取有力措施,排除干擾,穩定局勢,保證了一些重點裝備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到1976年,陸軍武器,特別是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有了較大發展;軍用飛機的改進和研製取得了新成果;第一代戰鬥艦艇的研製基本完成;軍事電子裝備的研製取得了新進展。“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整頓措施,恢復科研秩序,調整計畫部署,增建國防科技工業高等院校,成立國防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作出了加速武器裝備發展的決策。為了爭取國防尖端技術的新突破,1977年9月,中央決定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大力抓好洲際飛彈、潛地飛彈和通信衛星的研製、試驗(見“三抓”工程)。之後,國家組建遠洋測量船隊,加快了“三抓”工程的進程。1980年5月18日,洲際飛彈全程飛行試驗成功。1982年10月12日,潛地飛彈試驗獲得圓滿成功。1984年4月8日,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這一時期,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的研製水平明顯提高,陸軍裝備形成了配套系列;中高空高速殲擊機、強擊機及機載武器裝備的研製取得了重要進展;一批自行研製的新型艦艇下水,新型艦用武器裝備研製成功;軍事電子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1982年5月成立了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加強了國防科研生產的統一領導和管理。80年代中期到末期,適應國家改革開放環境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逐步調整改革和完善了國防科技管理體制,建立科研基金制度,推進科研契約制、招標制,改進科研費投向辦法,組織開展武器裝備的發展戰略研究,制定國防科技“七五”計畫和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加強預先研究,強化武器裝備研製、生產的全面質量管理,促進軍民品出口貿易和對外技術交流;國防科技工業實行“軍轉民”戰略調整,裝備發展堅持多研製少生產,積極跟蹤世界先進技術、保持發展後勁,裝備發展呈現持續、穩定和軍民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發展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更加強調依靠科技進步,正確處理裝備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係,堅持縮短戰線、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調整壓縮軍品生產能力,加強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先期技術開發,加快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堅持自力更生,同時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加快對外裝備和技術引進;堅持質量第一,正確處理好質量、進度和效益之間的關係,努力提高裝備質量水平;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國防科技改革成果,提高裝備發展的軍事經濟效益。199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立以後,武器裝備發展步入了集中統一管理的新階段,實行裝備全系統全壽命管理;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確立新時期裝備建設總體發展戰略,明確集中統管與分級分系統管理裝備科研訂貨與組織生產的關係;在裝備預先研究、裝備型號研製和裝備採購中普遍實行了契約制;全力推進裝備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加快信息化裝備體系建設;建立裝備發展“自主創新”“軍民結合”的新機制,完善競爭、評價、監督和激勵機制;建立了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條例》為代表的一整套法規體系,為確保武器裝備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國家積極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調整改革,成立新的國防科工委,加強重點裝備科研生產條件建設,國防科技工業基礎和裝備研製生產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經過軍地雙方的團結協作、大力協同,經過廣大科技人員的奮力拚搏和集智攻關,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取得了新的歷史性突破,研究製造了一批先進的作戰飛機、大中型艦艇、精確制導武器、陸軍裝備和電子信息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的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2016年1月,組建了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從原總裝備部中分離出來成為中央軍委直屬部門,第二炮兵裝備部改成火箭軍裝備部,新成立了陸軍裝備部和戰區陸軍裝備部。裝備發展部主要履行全軍裝備發展規劃計畫、研發試驗鑑定、採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職能,著力構建由軍委裝備部門集中統管、軍種具體管建、戰區聯合運用的體制架構,進一步加強了裝備發展的集中統一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戰爭形態的變化,武器裝備發展呈現出一些鮮明的特點。從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裝備的發展來看,主要有如下發展趨勢:
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加強信息化裝備體系建設已經成為各國軍隊的高度共識。為此,世界各主要國家均結合自己的國情、軍情,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和集中統一管理,以未來信息化戰爭和一體化聯合作戰為牽引,改變傳統的以各軍種、兵種縱向建設為主的煙囪式發展模式,加強互通互聯、信息共享,從以平台為中心向以網路為中心轉變,採取各種措施加快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加大武器裝備的綜合集成和配套力度,加快裝備結構最佳化和體系建設步伐。
為爭奪未來的軍事優勢,各主要國家通過強化國防領域的基礎研究,制定優先發展的國防科技計畫,建立分工明確的國防科研體系,加強國家之間的技術合作,不斷增強裝備技術優勢。特別是在信息、空間、生物、高超聲速、智慧型控制、微米納米和新概念武器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領導,搶占軍事技術戰略制高點,引導未來新一代武器裝備的發展。
改革採辦體制,簡化採辦程式,提高採辦效率。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積極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壟斷,推行科研、購置、維修一體化採購,進一步加大競爭性採購和集中採購的數量、規模及比例;進一步縮短新型武器裝備的採購周期,加強裝備發展的經費管理和成本控制,重視採辦隊伍建設,實現“精明採辦”。
隨著軍民高技術領域的相互滲透和交叉日益加深,軍民技術的界限日趨模糊,雙向轉移更加明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裝備發展中,各國都高度重視套用民用科技的力量和優勢加快武器裝備的發展,改革國防採辦的策略和管理,採用更多的商業標準和規範,以及民用技術、工藝、產品和服務,積極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與民用科技工業的有機結合,實現軍民研究、開發和生產製造一體化。
世界已開發國家普遍重視提高國防科技工業的能力,美國把靈活反應的國防工業基礎作為新“三位一體”戰略力量之一;開發中國家則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裝備發展能力,強調發展由仿研結合向自主創新轉變,建設方式由任務型向任務能力型轉變,體制機制由軍民分離、系統封閉向軍民結合轉變,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在新的國際安全環境下,通過軍工企業間的最佳化重組和國際間各種形式的合作,利用全球的資源來提高競爭能力,降低裝備研究製造成本,加快新型武器裝備發展,占據軍貿市場更高的份額,已成為一種新的裝備發展趨勢。尤其以美國、歐洲為代表的軍火工業不斷進行戰略調整,從原材料採購、技術合作、項目開發乃至公司間的兼併重組等方面,呈現出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發展勢頭。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