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軍事理論成果的基本要素
如果把概念的原始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的切入點的話,那么,軍事理論研究成果的套用轉化問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近年來,儘管我軍圍繞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進行了艱苦的理論探索,取得不少突破性研究成果,但在軍事理論的原始創新上,特別是在成果認定、實踐驗證、推廣套用、決策轉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就失去了理論支撐,結果是既快不起來也走不遠的。
軍事理論是關於戰爭和國防問題的系統化理性認識和知識體系。軍事理論產生於軍事實踐,又指導軍事實踐,並受軍事實踐檢驗。顯然,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可以出成果,或者說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稱之為成果的。一般來說,軍事理論成果應當具備以下基本要素:
●揭示了戰爭或軍隊建設的某種特點規律。不觸及事物的本質,沒有發現事物之間的內在關係,無法闡釋事物的運動規律,就不能稱之為成果。我們說,對軍事實踐的認識上升到了理論高度,與看到了事物本質性的東西是同義的。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論之樹常青的緣由。真理有絕對與相對之分。但凡規律就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不會因為時間而被人忘記,也不會受地域的限制而失去一般性。2500年前的《孫子兵法》至今仍然是我們的案頭書,為世人驚嘆,原因就在於從哲學高度揭示了戰爭的基本規律。
●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軍事理論研究是圍繞軍隊建設和作戰運用進行的一項創造性勞動。成果之為成果,必然是有所發現、有所突破,具有新的軍事價值。那種嚼別人嚼過的饃,沒有以新思想、新發現、新突破為基礎的文字堆砌、簡單重複甚至拷貝抄襲,是不能稱之為成果的。成果不在文字多少,其結論也未必與世俗苟同,但定有其獨到之處,能提出符合實際的新概念、新見解、新主張,具有某種預見性。毛主席一篇《
論持久戰》不足萬字,準確預見了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指引著中國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彰顯了何等的理論魅力。文中提出的“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等深刻見解,讓人耳目一新,至今朗朗上口。
●具有系統性和完備性。自圓其說是對軍事理論成果的基本要求。根據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判定一個包含數論的形式系統的一致性,在系統內部是不可證明的。也就是說,在邏輯上處於同一層次的理論系統不能相互證明正確性。說白了,理論不能自己說自己正確,但必須自圓其說。比如,佛教、基督教都用自己的方式闡釋人從生到死、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道理,無所謂孰對孰錯,但它們是自圓其說的。如果連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自相矛盾,那就無所謂理論不理論了。成果之為成果,必是就軍事實踐的某方面或某一問題進行系統分析,提出的思想、觀點、理論能夠自成體系的。當然,這個體系可大可小,切入點可高可低,但必須是論點論據論證要素齊全,而且小體系可以積成大體系,小成果可以集為大成果。
●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軍事理論來源於軍事實踐,但一旦形成某種形式的成果,就會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產生影響,對實踐起能動作用,推動事物的發展,產生軍事效益。比如,杜黑的制空權理論提出了空中戰爭、空中戰場、空中力量和制空權等基本問題,為後來空軍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又如,美國空軍上校沃登三世提出的“五環目標理論”,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
理論成果與技術成果的主要區別
哲學社會科學與
自然科學都是科學,但由於研究對象、方法不同,其成果在形態、價值、使用方式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軍事理論成果與軍事技術成果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成果形態不同。理論成果是人們思想的一種表達,一般以紙、存儲器等作為存儲介質。在形態上多為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理論著作、條令條例、軍事辭書和軟體等。技術成果則不同,在形態上表現為物化了的東西,如機器、儀器、設備和武器裝備等。正是由於這種區別,理論成果是沒有“遮攔”的,往往看一眼就明白,一覽無餘,很難保密;而物化了的技術成果則不同,一台機器讓你看也不一定能看明白,人們在心理上會產生某種神秘感。
●科學價值不同。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整個鏈條中,理論研究處於鏈條的始端。理論成果作用於人的心智,其主要價值在於影響人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突出表現為指導性。它通過提高人的認知水平,把握事物規律,在實踐中少走或不走彎路。開發中國家空軍從已開發國家引進三代機後發生了許多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論準備不足,把三代機當作二代機用。而技術成果往往可以解決當下某個工程技術問題,其價值突出表現在套用性和實踐性。
●使用方式不同。理論成果一般需要經過社會實踐才能得到驗證。因此,“按某種理論去做”往往不是剛性的,特別是理論邊界條件不同,需要使用者緊密結合實際,不可對號入座。而技術成果的形成過程已經包含了科學實驗、工程驗證或模擬仿真等環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以直接套用到實踐中去,甚至對號入座。從效果來看,它們都可以產生巨大的軍事效益,但理論成果的效益往往是隱性的,而技術成果則是顯性的。
四是轉化周期不同。由於歷史的不可逆、不可重複,一種新理論的套用存在一定風險,要得到廣泛認同需要很長時間。特別是有的理論很難進行實證,同一個理論用於不同條件得出的結論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理論成果轉化往往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相對來講,技術成果的戰術技術指標明確,驗證容易實現,結論唯一,套用轉化周期要短得多,可以很快轉化為現實戰鬥力,但有效使用壽命也短得多。
軍事理論成果套用轉化的流程
●一般流程。通常而言,理論成果的套用轉化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思想到思想的轉化。就是理論成果所包含的觀點、理念、方法被人們接受,成為他人的思想,並由此產生新的思想,這是第一次轉化,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轉化。
第二階段:從思想到行為的轉化。就是人們掌握某一理論方法後,按照理論的路標指引去做了,思想理念、工作標準、價值判斷變了,其行為方式發生了變化。這是第二次轉化,是第一次轉化的飛躍和升華。
第三階段:從行為到物質的轉化。就是在新的行為方式下,通過人們的一系列行動,改變作戰體系的結構,形成新的作戰方式,使部隊戰鬥力得到提升,產生物質力量。這是轉化的最終目的,是轉化的高級形式。
●操作流程。一個理論成果要順利完成套用轉化的“三個階段”,快速走通從精神到物質的發展“隧道”,必須把握下列五個環節:
環節一:成果準備。外國的理論成果首先要翻譯過來,自己的成果要通俗化,必要時概括為一些簡明扼要的理念,如“五環目標攻擊法”。這個環節主要由作者自己完成。
環節二:廣泛傳播。通過報刊雜誌、網路媒體、研究報告、院校課堂、學術研討會等渠道推介,進行必要的輿論準備,獲得廣泛的認知。這個環節作者、出版部門、主管機關都有責任。
環節三:進入決策者視野。或向決策者作專題匯報,或寫入首長講話,或讓各級領導通過各種傳播平台看到,讓成果進入決策者的視野,獲得他們的認同。這一環節非常重要,進入決策者的思想是進入決策的前提。這個環節由各級領導、機關和作者共同承擔。
環節四:進入決策程式。將理論成果變為政策、規定和教材,進入檔案決定,進入規劃計畫,進入條令條例,進入院校教學。這個環節由各級機關、院校和作者共同完成。
環節五:申請物化。有一部分理論成果與技術聯繫緊密,如某些戰法需要在武器裝備上進行必要的加改裝,可通過科研部門申請立項,投入必要的資金進行研發、生產,物化為武器裝備。這個環節主要由主管機關、科研單位和作者完成。
●工作流程。根據有關規定,軍事理論成果套用轉化的工作流程是:完成成果鑑定後上報上級歸口管理部門→專家評估後提出轉化方式(一般結合評獎進行)→作者參考專家意見提出套用轉化申請→主管機關審批→簽訂套用轉化協定→完成後由主管機關組織專家進行驗收→有關方面組織推廣套用。
軍事理論成果套用轉化的主要方式
●提供思想素材:進入頭腦。這是理論成果最重要、最普遍也是最不為人們關注的轉化方式。一篇文章一個理念一朵思想火花,或讓人看了受到某種啟發,或從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或把人們冥冥之中的東西講清講透講明白了,產生共鳴、得到認同、可供借鑑,那就已經達到研究目的了。這種無形的轉化方式是其他一切轉化的基石。其主要形式是出版,如出版專著、白皮書、研究報告等,通過各種載體、媒體進行傳播,把成果送入讀者的眼睛,而不是鎖在保密櫃裡束之高閣。
●提供知識體系:進入教學。軍事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功能在於開拓新的視野,創造新的話語體系,形成新的語境,進而影響人培養人教育人。把最新的理論成果轉化為教材,進入教學、進入科研、進入部隊,是套用轉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主要形式是宣講,通過專題講座、學科教育等形式,提高學員的理論思維能力。
●提供戰法構想:進入訓練。根據未來的作戰對手和環境,提出新的作戰訓練樣式、方式和方法,通過對抗性訓練驗證,豐富戰法訓法,同時完善理論自身,這是和平時期軍事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其主要形式是驗證,或通過作戰實驗室進行模擬仿真,或通過實兵實裝進行演練,或通過演習進行推演,使作戰與訓練以理論成果為中介結合更加緊密,轉化為官兵的作戰技能,提高部隊戰鬥力。
●提供檔案原料:進入決策。除非是指向性針對性很強的“訂單”式研究,一般來說,很難把一項理論成果整個當作制度、政策直接進入決策程式的。但凡一個理論成果在各級機關、部隊的工作中,可查可抄可摘,能為首長、機關決策提供參考提供依據,這本身就是套用轉化。其主要形式是提取,通過語言、主體變換,使理論成果中的某些思想、觀點和話語,出現在首長講話、規劃計畫、各類白皮書之中,成為人們的工作指導、行動綱領和部隊的發展規劃。
●提供法律文本:進入法規。法規是約束部隊和官兵行為的基本依據,具有相對穩定性。一個好的法規的誕生,沒有理論研究為基礎是很難想像的。一個理論成果一旦為法規的擬制提供了必要的文本甚至是“碎片”,那么套用轉化也就包含其中了。其主要形式是參考,進入條令條例、規章制度和道德規範,成為人們工作實踐的行為準則
●提供技術方案:進入物化。對於海軍、空軍和二炮等高技術軍兵種來說,技術決定戰術,戰術反作用於技術,形成理論與技術“雙發驅動”部隊發展的格局。理論成果物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規定著軍兵種武器裝備發展的技術路線,物化為作戰體系的技術結構,這是“大物化”;二是通過技術裝備的加改裝實現某種戰法訓法,物化為體現新的戰術思想的具體武器裝備,比如,某些“殺手鐧”裝備,這是“小物化”。
加快軍事理論成果套用轉化的基本途徑
●把最新的理論成果第一時間送入院校。院校是教育的主渠道,是幹部隊伍的源頭。一流的軍隊必須有一流的院校,一流的院校必須有一流的大師,而一流的大師必須擁有一流的理論成果。為了第一時間把最新的理論成果送入院校,全面提高官兵的軍事理論素養,以文化自覺、理論自覺推動部隊科學發展,可以考慮:一是在當前的管理體制下,降低教材審查門檻,加大自選課程比例,多開學科前沿講座,為新思想新理論新學科進入教學實踐廣開綠燈。二是結合軍隊中長期改革,調整院校的結構布局、任務規劃和學科設定,進一步加強聯合作戰、空天作戰、空海作戰、信息作戰、體系作戰等教學力量的建設和投入,加快形成新一代教學體制和教材體系,使院校成為軍事理論成果轉化的前沿陣地。
●在軍事理論工作中引入項目管理方法。借鑑項目管理等現代管理方法,擬制《軍隊軍事科研指導辦法》,規範課題預研、立項、研究、鑑定、轉化等科研行為,釐清各方的責權利,實行“從生到死”全程監管,實施工程化管理。堅持理論需求與理論研究相統一的原則,加快我軍軍事科研模式改革,把好課題立項審查關。充分發揮各級軍事理論專家庫的作用,加大對重大、重點課題研究的指導力度,提高研究質量和效益。
●建立和完善理論成果套用轉化的工作機制。一是加大套用轉化的經費投入。可採取專項資助和部門集資相結合的辦法,建立軍事理論研究成果套用轉化專項資金,重點資助優秀專著出版和優秀成果的物化。二是拓展成果套用轉化的平台途徑。加快軍事理論研究優秀成果資料庫、軍事理論信息網的建設步伐,建立成果套用共享平台。建立機關、院校、科研院所和部隊“四位一體”的創新體系,加強理論與技術融合,打通理論成果物化的快車道。三是完善成果通報宣講制度。通過《軍事理論研究報告》和網路等渠道,定期通報最新理論研究成果。根據部隊理論需求,採取面對面互動式講座等形式宣講優秀成果,並為部隊解決建設和作戰中的重難點問題提供理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