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飛行器

軌道飛行器

軌道飛行器是集火箭衛星飛機的技術特點於一身,能像火箭那樣垂直發射進入空間軌道,又能像衛星那樣在太空軌道飛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再入大氣層滑翔著陸,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飛行器。它的結構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軌道飛行器
  • 外文名:orbiter
  • 結構組成:三部分
  • 性質: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飛行器
  • 功能:空間運輸、衛星服務等
三大構成,結構作用,

三大構成

軌道飛行器,包括三副引擎火箭駕駛員艙乘務員艙載貨艙
②用作提供推進的外貯箱
火箭助推器,共有兩枚,使用固體燃料。太空梭的主要用處是空間運輸、衛星服務,它可以靠近其他太空飛行器,為其輸送物品及修理等服務項目。還可以進行星際觀測,軍事、地理觀察及拍照。由於其本身體積較大(高20多米,長50多米),也可以做為大型空間建築。
太空梭起飛時可以像火箭那樣垂直發射,在運行過程中,為了減輕負擔,可以把工作完畢後的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推進外貯箱拋掉。太空梭的主要機械在返回地面後經過整修還可以繼續使用。

結構作用

軌道飛行器既是這套太空運輸系統的大腦,又是心臟,這個飛行器與一架DC-9飛機的大小和重量差不多,包括加壓乘員艙(通常可以乘載7名太空人)、巨大的貨艙以及安裝在其尾部的三個主發動機。
駕駛艙、生活艙和實驗操作站在機身的前部,貨物放在機身中部的有效載荷艙里,而軌道器的主發動機和機動推進器則在機身尾部。
機身前部:駕駛艙、生活艙和實驗操作站在機身前部,這一部分有一個加壓的乘員艙,並為機頭部分、前起落架和前起落架輪艙和門提供支持。
乘員艙:乘員艙的空間為65.8立方米,在軌道器的前部。它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加壓的工作間、生活間和儲存間。由駕駛艙、中艙/設備艙和一個氣密過渡通道組成。在乘員艙後艙壁外面的有效載荷艙里,可以安裝一個對接艙和一個有接頭的轉移通道,以方面對接、乘員進入實驗室和到艙外活動。兩層的乘員艙前部有一個駕駛艙,機長的座位在駕駛艙的左邊,飛行員的座位在右邊。
駕駛艙:駕駛艙通常設計成駕駛員/副駕駛員都可操作模式,這樣在任何一個座位上都可以駕駛軌道器,也可以執行單個人的緊急返回任務。每個座位上都有手動飛行控制器,包括旋轉和轉換駕駛桿、方向舵踏板和減速板控制器。駕駛艙里可以坐4個人。軌道顯示器和控制器在駕駛艙/乘員艙的尾部,左邊的軌道顯示器和控制器是用來操縱軌道飛行器的,右邊的軌道顯示器和控制器是用來操縱有效載荷的。在駕駛艙里共有2020多個分散的顯示器和控制器。
在駕駛艙上層有6塊耐壓擋風玻璃、兩個頂部窗子和兩個後視的有效載荷艙窗,乘員艙的中央部分或層艙里的乘員進出艙口上也有一個窗子。
中艙:中艙有為4個乘員睡眠室準備的物資和儲藏設施,中艙還存有氫氧化鋰單人救生器呼吸袋和其它裝置、廢物管理系統、個人
衛生間和工作桌/餐桌。  一般情況下,中艙最大乘員數是7人。中艙可以經過改造儲存和睡眠供應設施增加3個救援座椅。而救援座椅可以調節,將救援的乘員人數從3人增加到最多7人。
氣密過渡通道:氣密過渡通道為太空行走提供通道,可以安裝在下列位置的任何一個位置:中艙區裡的軌道飛行器乘員艙裡面,而中艙區在後艙壁;安裝在艙壁上或者通道接頭上部的機艙外面的通道接頭可以把加壓的太空實驗室艙與軌道飛行器艙聯結在一起。對接艙也可以充當太空行走的氣密過渡通道。
氣密過渡通道里有兩套太空服,可以支持兩次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和一次意外或者緊急太空艙外活動,還可以提供機動支援,比如扶手,讓太空人執行各種任務。氣密過渡艙有兩個太空人房間可供換太空服用。
機身中部:除了構成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艙外,機身中部還要支撐有效載荷艙門、鉸鏈和固定配件、前機翼前緣凸齒以及大量軌道飛行器系統組件。每個有效載荷艙門支撐4個散熱器面板,當這些門打開時,傾斜的散熱器就會鬆開,移動到合適位置,這可以讓熱量從各面板的兩側散發出去,反之,4個艙尾散熱器面板將只能從上部散發熱量。有一些有效載荷可能不會直接與軌道飛行器聯結,但有效載荷載體卻會被連線到軌道飛行器上。具有慣性的上段、加壓艙或者任何承載有效載荷的特別托架都是典型的載體。
遙控
作業系統是一個15.2米長的有關節的機械臂,可以在軌道飛行器的駕駛艙里對其進行遙控。機械臂的“肘”和“腕”關節可以活動,可以抓住有效載荷將其從有效載荷艙里取出來送到合適地點,或者將有效載荷回收進艙里,保證安全返回地球。機械臂外側終端附近的一個電視攝像機和照明設施可以讓操作員在電視監視器上看到他的手正在做什麼。另外,有效載荷艙的每一側都安裝3個照明燈。  機身尾部:機身尾部包含左右軌道操縱系統、太空梭主發動機、機身襟翼、垂直尾翼和軌道飛行器/外燃料箱的後部配件。前艙壁將機身尾部與中部隔開,艙壁的上層部分聯接在垂直尾翼上,內部承受推力結構支持太空梭的三個主發動機、低壓渦輪泵和推進劑輸送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