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領域
實驗室圍繞鋼鐵生產的國家目標,RAL確定了新的研究方向:金屬材料高質量、低成本軋制過程;加工過程材料組織性能演變的模擬、預測與控制;材料成形過程綜合自動化;材料的先進制備技術及高性能材料。
學術團隊
RAL把建設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的高水平科技隊伍放在重要位置。強調樹立“團隊精神”和“群體意識”。實驗室現有教師55人,博士生導師12人,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後4名,在讀博士研究生147名、碩士生11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教授是實驗室的學術帶頭人,現任實驗室主任是王昭東教授。
科研設施
RAL現有科研、辦公、實驗用房7000多m2,建有成形工藝過程模擬、材料組織性能檢測與分析、過程控制與調試三個研究平台。現有板帶鋼強力熱軋機、2/4輥可轉換的品種開發冷軋機、工藝研究冷軋機、無縫鋼管穿孔實驗機、雙輥鑄軋機等特色軋制研究設備12套,熱力模擬實驗機、掃描電鏡、透射電鏡、拉伸實驗機、疲勞實驗機等配套實驗與檢測設備齊全,能夠滿足高水平工藝研究、品種開發和控制系統研究的需求。
交流合作
RAL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通過設立開放課題、建立訪問學者制度、與國內外知名公司及研究單位成立聯合研究室,吸引國內外學者來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每年邀請多名國內外專家來實驗室交流講學,派出人員出國訪問、考察、出席國際會議,主持召開專題國際研討會。實驗室的知名專家教授經常深入現場,到企業舉辦專題學術報告會、技術講座、開展學術技術交流,進行課題攻關。從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開展研究,促進研究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
項目成果
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積極組織、承擔各類國家重大、重點研究開發項目,近年來承擔多項863計畫項目、97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攻關計畫項目等。這些項目體現了我國在材料冶金領域裡的國家目標,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36項,發表研究論文900多篇,出版論著30餘部。正在申報發明專利 2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 10餘項,已獲授權專利31項。近年來取得的標誌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1)超級鋼開發及其產業化:本研究得到國家973計畫和863計畫的支持。通過對熱軋過程中組織性能演變和強化機理的研究、熱模擬實驗、實驗室熱軋實驗和現場工業實驗,開發出400-500MPa級超級鋼,實現普碳鋼強度翻番。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到2005年已在我國推廣超級鋼400多萬噸。
2)中厚板軋機核心軋制技術和關鍵設備研製:本研究得到國家發改委重大技術裝備研製項目的支持。已首鋼3500中厚板軋機工程為背景,開發和集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實現了中厚板軋制技術和重大裝備的集成和集成基礎上的創新,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研究成果已經在國內外10多家中厚板廠得到推廣套用。
3)系列實驗設備的開發與研製:利用多學科交叉的優勢,自主開發研製了系列研究設備。包括熱模擬實驗機,熱軋實驗軋機,冷軋實驗軋機,控制冷卻設備,退火模擬實驗機等。RAL開發的一批實驗設備已經用於寶鋼,濟鋼,酒鋼,鞍鋼等企業的技術中心,為鋼鐵企業增添了強有力的實驗研究手段。
4)智慧型軋制技術及套用:本研究結合寶鋼等大型骨幹鋼鐵企業的現場需求,從改進板帶鋼軋制過程軟體入手,以剛塑性有限元、組織性能預測和人工智慧技術為支撐,建立我國自己的連軋過程數模開發工具和模型參數調優工具,並形成具有特色的軋制過程最佳化與數模調優理論體系和實用方法,最佳化軋制過程,提高軋制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相關成果已經在多家鋼廠得到套用。
RAL在國內外鋼鐵領域的影響不斷加強,成為促進我國軋制技術發展和鋼鐵工業進步的有生力量。歡迎國內外同行學者,特別是有為青年到實驗室交流訪問,申報開放課題、開展合作研究,共同為我國鋼鐵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