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車馬人物出行圖
- 所屬時代:先秦
湖北荊門包山楚墓1987年出土的一幅戰國時期楚國漆畫。它是先秦時期最早的風俗畫作品。漆畫簡介漆畫人物車馬出行圖:戰國,長87.4cm、高5.2cm,卷木胎,湖北荊門包山楚墓出土,是發現的最早的風俗畫作品。此圖以黑漆為底,...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現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藏。橫58厘米,縱66厘米。畫面整體採用焦點式構圖。畫面正中為一棗紅馬拉的裝黑色華蓋的車,車上男子穿寬袖交領黑衣;馬車左側騎馬人著粉上衣,白長褲,身背寶劍,飾豹紋弓韜懸於一側,弓半露於外,與馬車上的人相互對視,似在交談;右前方同為騎棗紅色馬身著黑衣男子。...
車馬出行圖是記錄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一部分,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藝術信息。據出土發掘的車馬出行圖大多呈現“戰爭”、“狩獵”、“出行”等題材。有的車馬過橋有“升天”等文化寓意。繪製車馬出行圖壁畫是東漢墓葬墓室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也是東漢盛行厚葬觀的重要體現。壁畫的繪製與墓主人生前交流、活動有著...
皇家車馬出行圖畫像石1975年出土于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北大留村北。長2.4米,高0.6米,厚0.18米,內容為皇家車馬出行場面,18個人物,11匹馬,5輛車,題有“主薄”、“君車”、“游檄”等字。象徵統治階級的“君車”行駛在隊伍的中間,高冠偉服,寬衣博袖,前有旗手和御者,後有武將和侍衛,天空有瑞鳥...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是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文物。文物特徵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1987年出土於湖北荊門包山楚墓,是一件漆奩外壁一周的漆畫,展開全長87.4厘米,寬5.2厘米,描繪了戰國時期人物車馬出行的場景。畫中用土黃、桔紅、海藍和棕色等顏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艷麗、生動活潑、富有立體感的圖畫。最為引人注目...
北園出行圖,遼寧遼陽北園東漢墓室壁畫。年代下限約到漢獻帝中平六年(189)公孫度割據遼東以後。系一幅由墓室內幾個壁面聯貫而成的大型車馬出行圖,通過描繪“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龐大場面,再現了上層階級生前的顯赫排場。壁畫所處歷史時期,正值中原戰亂頻繁,經濟凋敝,而東北地區則相對穩定,大批中原手工藝者、技人...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圓奩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圓奩是戰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直徑27.9,通高10.8cm 出土環境 1986年荊門包山2號墓出土
樓閣人物畫像石1 出土時間.地點:1958年.滕縣(今滕州)西戶口出土 畫面共分三層:一至二層:起居紡織圖。刻樓閣水榭,樓內主人和眾侍者端坐,樓外賓客盈門,一派熱鬧氣氛。左邊有水榭,右邊樹上有風鳥、羽人。左邊有人紡線織布,織布機是目前見到較早的紡織機械圖型。三層:車馬出行圖。刻駟馬安車,為漢代皇帝專賜...
車馬人物畫像石,東漢,縱93、橫177、厚21厘米,滕縣(今滕州)宏道院出土,淺浮雕 雕畫為四層:一層為動物圖案,生動活潑;二層為人物乘馬車,動態各異;三層為車馬出行圖,左前方有人躬身相迎,車馬隊伍有人導騎;四層為有人執笏躬迎。年代:東漢 尺寸:縱46、橫142、厚22厘米畫面為人物乘馬車出行圖。車有...
漢動物、人物、車馬圖畫像石,縱130、橫57、厚12厘米。畫像石於1985年益都火車站招待所拆遷時發現。青州博物館藏。石質為石灰岩。畫像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車馬出行圖,車騎向左賓士,前有一導騎,騎者身著長袍,後有一輜車,蓋沿垂嶂,車中御者手握緩繩,驅車行進。中層為謁見圖,分二組。每組兩人對面...
樂舞雜技畫像石,東漢,縱48、橫170、厚30厘米,嘉祥縣隋家莊關廟出土,陰面線刻。畫面共分兩層:一層畫面中心有一人耍刀與球一人耍凳技;右方數人觀看。二層為車馬人物出行圖。山東博物館館藏文物。內容 隸書陰刻6豎行共136字銘文,末兩行有16字因漫(màn)漶( huàn)不能盡識。銘文為四字韻文,字型為...
孝堂山漢畫像石 祠內三壁和隔梁石上刻滿畫像,主要內容是與祠主經歷和生活有關的車騎出行、庖廚、宴飲、狩獵、百戲、戰爭以及歷史和神話故事等圖像。橫貫三壁上部的“大王車出行圖”是漢畫像中場面最為宏偉、車馬人物最多的一幅,表明祠主曾參加過諸侯王駕的鹵簿活動。孝堂山漢畫像石 見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石家河玉人像出土於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文化遺址,距今4200至4000年。文物歷史 2020年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