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裝備封存技術》是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周朝霞。
基本介紹
- 書名:車輛裝備封存技術
- 作者:周朝霞
- ISBN:978-7-118-08636-2
- 頁數:257頁
- 定價:55.00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近年來的車輛裝備封存課題的研究成果和部隊車輛裝備封存實踐的發展,在概述我軍車輛裝備封存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車輛裝備封存中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了車輛裝備腐蝕的機理、基本形態、影響因素、最新封存技術,探討了減緩車輛腐蝕的途徑,論證了目前部隊的車輛裝備封存項目、方式和方法,闡述了車輛裝備整車封存、局部封存、庫房洞庫封存的工藝、要求、制式封存器材的研製和使用,最後系統介紹了車輛封存工作組織實施的步驟和封存期間的管理、緊急啟封組織等內容.
本書內容翔實、創新突出、理論有深度、套用貼實際,既適合從事車輛裝備封存管理研究工作的人員,也可供汽車部(分)隊車勤人員進行車輛裝備封存工作時參考,是國內專門系統研究車輛裝備封存理論和實踐的著述.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國內外裝備封存現狀 1
一、國外裝備封存現狀 1
二、國內裝備封存現狀 4
第二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重要意義 6
一、控制平時車輛使用、有利加強戰備 6
二、減少車輛自然侵蝕、提高經濟效益 7
三、提高車輛可靠性能、保證行車安全 7
四、降低材料能源浪費、減輕環境污染 8
第三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基本內涵 9
一、車輛裝備封存的概念 9
二、車輛裝備封存的條件 10
第四節 車輛裝備封存技術要求 11
一、封存方案要有針對性 11
二、封存方案必須有充分的可靠性 12
三、封存和啟封工藝應力求簡單 13
四、封存要有較好的經濟性 13
第五節 車輛裝備封存方式 13
一、車輛裝備封存方式的分類 13
二、車輛裝備封存方式的選擇 14
第二章 車輛裝備腐蝕機理與防護 19
第一節 金屬腐蝕與防護 19
一、金屬腐蝕的種類 19
二、金屬腐蝕的機理 23
三、金屬腐蝕的防護 25
第二節 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與防護 26
一、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特徵 26
二、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機理 27
三、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原因 30
四、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防護 32
第一節 國內外裝備封存現狀 1
一、國外裝備封存現狀 1
二、國內裝備封存現狀 4
第二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重要意義 6
一、控制平時車輛使用、有利加強戰備 6
二、減少車輛自然侵蝕、提高經濟效益 7
三、提高車輛可靠性能、保證行車安全 7
四、降低材料能源浪費、減輕環境污染 8
第三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基本內涵 9
一、車輛裝備封存的概念 9
二、車輛裝備封存的條件 10
第四節 車輛裝備封存技術要求 11
一、封存方案要有針對性 11
二、封存方案必須有充分的可靠性 12
三、封存和啟封工藝應力求簡單 13
四、封存要有較好的經濟性 13
第五節 車輛裝備封存方式 13
一、車輛裝備封存方式的分類 13
二、車輛裝備封存方式的選擇 14
第二章 車輛裝備腐蝕機理與防護 19
第一節 金屬腐蝕與防護 19
一、金屬腐蝕的種類 19
二、金屬腐蝕的機理 23
三、金屬腐蝕的防護 25
第二節 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與防護 26
一、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特徵 26
二、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機理 27
三、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原因 30
四、塑膠和橡膠製品老化的防護 32
第三節 燃油變質與防護 34
一、燃油變質的機理 34
二、燃油變質的防護 36
第四節 木質、棉麻製品霉變與防護 37
一、黴菌對木質、棉麻製品的危害 38
二、木質、棉麻製品霉變的機理 39
三、木質、棉麻製品霉變的防護 40
第五節 電子元器件的失效與防護 42
一、燃油變質的機理 34
二、燃油變質的防護 36
第四節 木質、棉麻製品霉變與防護 37
一、黴菌對木質、棉麻製品的危害 38
二、木質、棉麻製品霉變的機理 39
三、木質、棉麻製品霉變的防護 40
第五節 電子元器件的失效與防護 42
一、電子元器件失效的特徵 42
二、電子元器件的失效機理與防護 44
第六節 玻璃的霉變與防護 47
一、玻璃霉變的過程 47
二、玻璃霉變的機理 48
三、玻璃霉變的防護 50
第三章 車輛裝備腐蝕的基本形態 52
第一節 指揮車腐蝕的基本形態 52
一、指揮車的腐蝕差異 52
二、指揮車的主要腐蝕部位 52
第二節 載重車腐蝕的基本形態 55
一、載重車的腐蝕差異 55
二、載重車的主要腐蝕部位 57
第三節 乘坐車腐蝕的基本形態 61
一、乘坐車的腐蝕差異 61
二、乘坐車的主要腐蝕部位 63
第四章 車輛裝備腐蝕的影響因素 67
第一節 車輛裝備的運行環境分析 67
一、氣候的劃分 67
二、大氣腐蝕性的劃分 68
第二節 氣象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69
一、大氣濕度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0
二、溫度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1
三、酸雨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2
四、氯化物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2
五、固體塵粒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3
六、黴菌對車輛裝備腐蝕的影響 73
第三節 道路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3
一、泥沙和碎石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3
二、路面水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4
三、道路鹽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5
第四節 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6
一、高原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6
二、沿海島嶼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8
三、戈壁、沙漠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80
四、炎熱叢林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81
第五章 車輛裝備常見封存技術 82
第一節 密封包裝封存 82
一、封套封存 82
二、電子元器件的失效機理與防護 44
第六節 玻璃的霉變與防護 47
一、玻璃霉變的過程 47
二、玻璃霉變的機理 48
三、玻璃霉變的防護 50
第三章 車輛裝備腐蝕的基本形態 52
第一節 指揮車腐蝕的基本形態 52
一、指揮車的腐蝕差異 52
二、指揮車的主要腐蝕部位 52
第二節 載重車腐蝕的基本形態 55
一、載重車的腐蝕差異 55
二、載重車的主要腐蝕部位 57
第三節 乘坐車腐蝕的基本形態 61
一、乘坐車的腐蝕差異 61
二、乘坐車的主要腐蝕部位 63
第四章 車輛裝備腐蝕的影響因素 67
第一節 車輛裝備的運行環境分析 67
一、氣候的劃分 67
二、大氣腐蝕性的劃分 68
第二節 氣象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69
一、大氣濕度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0
二、溫度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1
三、酸雨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2
四、氯化物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2
五、固體塵粒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3
六、黴菌對車輛裝備腐蝕的影響 73
第三節 道路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3
一、泥沙和碎石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3
二、路面水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4
三、道路鹽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5
第四節 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6
一、高原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6
二、沿海島嶼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78
三、戈壁、沙漠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80
四、炎熱叢林地區對車輛裝備的腐蝕影響 81
第五章 車輛裝備常見封存技術 82
第一節 密封包裝封存 82
一、封套封存 82
二、封套材料 83
三、附屬裝置 85
第二節 去濕封存 86
一、靜態去濕封存 87
二、動態去濕封存 89
第三節 塗覆層包裝封存 92
一、油漆 92
二、油脂封存 94
三、防鏽油封存 96
四、可剝性塑膠包裝 99
第四節 氣氛保護封存 101
一、氣相防鏽封存 102
二、充氮封存 105
三、除氧封存 108
第五節 防霉封存 110
一、防霉的措施 111
二、防霉劑封存 112
三、塑膠防霉 114
第六章 車輛裝備庫房和洞庫封存 116
第一節 庫房、洞庫的地址選擇和要求 116
一、庫房、洞庫的地址選擇 116
二、庫房、洞庫的要求 116
第二節 庫房、洞庫溫濕度的控制 116
一、庫房、洞庫溫濕度變化規律 117
二、庫房、洞庫溫濕度控制 118
第三節 地面車庫防潮防熱管理 125
一、地面車庫潮濕和過熱原因 125
二、地面車庫防潮防熱技術途徑 126
三、地面車庫防潮防熱管理 127
第四節 洞庫防潮管理 129
一、洞庫溫濕度條件 129
二、洞庫潮濕原因 131
三、洞庫防潮管理 131
第七章 車輛裝備整車封存 135
第一節 整車封存套概述 135
一、整車封存套防護效能與工作原理 135
二、新型整車封存套設計原則 135
三、整車封存套應滿足的戰術技術要求 136
第二節 整車封存套構成與技術 136
一、上封套總成 137
二、底膜總成 141
三、封口骨架 141
三、附屬裝置 85
第二節 去濕封存 86
一、靜態去濕封存 87
二、動態去濕封存 89
第三節 塗覆層包裝封存 92
一、油漆 92
二、油脂封存 94
三、防鏽油封存 96
四、可剝性塑膠包裝 99
第四節 氣氛保護封存 101
一、氣相防鏽封存 102
二、充氮封存 105
三、除氧封存 108
第五節 防霉封存 110
一、防霉的措施 111
二、防霉劑封存 112
三、塑膠防霉 114
第六章 車輛裝備庫房和洞庫封存 116
第一節 庫房、洞庫的地址選擇和要求 116
一、庫房、洞庫的地址選擇 116
二、庫房、洞庫的要求 116
第二節 庫房、洞庫溫濕度的控制 116
一、庫房、洞庫溫濕度變化規律 117
二、庫房、洞庫溫濕度控制 118
第三節 地面車庫防潮防熱管理 125
一、地面車庫潮濕和過熱原因 125
二、地面車庫防潮防熱技術途徑 126
三、地面車庫防潮防熱管理 127
第四節 洞庫防潮管理 129
一、洞庫溫濕度條件 129
二、洞庫潮濕原因 131
三、洞庫防潮管理 131
第七章 車輛裝備整車封存 135
第一節 整車封存套概述 135
一、整車封存套防護效能與工作原理 135
二、新型整車封存套設計原則 135
三、整車封存套應滿足的戰術技術要求 136
第二節 整車封存套構成與技術 136
一、上封套總成 137
二、底膜總成 141
三、封口骨架 141
四、氣泵總成 143
五、附屬配件 145
六、乾燥劑用量 145
第三節 封存套封口技術 146
一、密封拉鏈封口技術 146
二、高頻熱合封口技術 146
三、氣囊壓力封口技術 147
五、附屬配件 145
六、乾燥劑用量 145
第三節 封存套封口技術 146
一、密封拉鏈封口技術 146
二、高頻熱合封口技術 146
三、氣囊壓力封口技術 147
第四節 整車封存操作步驟和方法 147
一、底膜與防護墊鋪設 147
二、C形密封管配管 148
三、組合底膜和C形管 149
四、車輛駛上底膜及定位 149
五、充氣密封車輛 150
六、抽氣封存車輛 151
七、啟封車輛裝備 153
第五節 整車封存套的故障排除和維護 153
一、常見故障分析與排除 153
二、安全保護及注意事項 154
三、封存套維護 155
第八章 車輛裝備局部封存 156
第一節 車輛裝備局部封存器材 156
一、車輛裝備局部封存器材的要求 156
二、車輛裝備制式封存器材簡介 156
第二節 柴油車局部封存項目、方法及要求 170
一、發動機部分封存 170
二、底盤部分封存 173
三、電氣部分封存 175
四、其他部位封存 176
第三節 汽油車局部封存項目、方法及要求 177
一、發動機部分封存 177
二、底盤部分封存 181
三、電氣部分封存 181
四、其他部位的封存 181
第九章 車輛裝備封存的組織實施 183
第一節 車輛裝備封存實施原則 183
一、根據車輛裝備環境條件確定封存技術 183
二、根據車輛裝備理化特性選擇封存技術 183
三、根據車輛裝備的使用情況決定是否封存 184
四、根據車輛裝備的技術狀況確定封存等級 184
第二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準備 185
一、底膜與防護墊鋪設 147
二、C形密封管配管 148
三、組合底膜和C形管 149
四、車輛駛上底膜及定位 149
五、充氣密封車輛 150
六、抽氣封存車輛 151
七、啟封車輛裝備 153
第五節 整車封存套的故障排除和維護 153
一、常見故障分析與排除 153
二、安全保護及注意事項 154
三、封存套維護 155
第八章 車輛裝備局部封存 156
第一節 車輛裝備局部封存器材 156
一、車輛裝備局部封存器材的要求 156
二、車輛裝備制式封存器材簡介 156
第二節 柴油車局部封存項目、方法及要求 170
一、發動機部分封存 170
二、底盤部分封存 173
三、電氣部分封存 175
四、其他部位封存 176
第三節 汽油車局部封存項目、方法及要求 177
一、發動機部分封存 177
二、底盤部分封存 181
三、電氣部分封存 181
四、其他部位的封存 181
第九章 車輛裝備封存的組織實施 183
第一節 車輛裝備封存實施原則 183
一、根據車輛裝備環境條件確定封存技術 183
二、根據車輛裝備理化特性選擇封存技術 183
三、根據車輛裝備的使用情況決定是否封存 184
四、根據車輛裝備的技術狀況確定封存等級 184
第二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準備 185
一、車輛裝備技術狀況檢查 185
二、車輛裝備保養 185
第三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組織 187
一、車輛裝備封存的組織方法 187
二、車輛裝備封存的工藝組織 188
三、車輛裝備封存組織實施範例 191
第四節 車輛裝備的啟封 194
一、車輛裝備啟封的種類 194
二、車輛裝備的正常啟封 194
三、車輛裝備的緊急啟封 194
四、車輛裝備緊急啟封組織實施範例 197
第五節 車輛裝備封存期間保養與管理 199
一、柴油車封存期間的保養 199
二、汽油車封存期間的保養 200
三、車輛裝備封存質量管理 201
第十章 結論與展望 203
一、結論 203
二、展望 206
參考文獻 208"
二、車輛裝備保養 185
第三節 車輛裝備封存的組織 187
一、車輛裝備封存的組織方法 187
二、車輛裝備封存的工藝組織 188
三、車輛裝備封存組織實施範例 191
第四節 車輛裝備的啟封 194
一、車輛裝備啟封的種類 194
二、車輛裝備的正常啟封 194
三、車輛裝備的緊急啟封 194
四、車輛裝備緊急啟封組織實施範例 197
第五節 車輛裝備封存期間保養與管理 199
一、柴油車封存期間的保養 199
二、汽油車封存期間的保養 200
三、車輛裝備封存質量管理 201
第十章 結論與展望 203
一、結論 203
二、展望 206
參考文獻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