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號子又稱“哈頭歌”,是海寧農民在車水集體勞動中產生的勞動型民歌。在經年累月的傳唱過程中,它從一問一答式的呼喊演唱方式逐漸演變為拖腔和幫唱的演唱方式(即“哈頭曲”)。到了上世紀40年代,又經海寧湖塘農民發展,最終形成了目前我們聽到的比較完整的勞動歌謠——“哈頭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車水號子
- 又稱:“哈頭歌”
- 流傳地區:海寧
- 類型:民歌
海寧號子,靖江號子,
海寧號子
老藝人周喜康,是上世紀40年代把“哈頭曲”直接發展為“哈頭”的重要推動者,同時也是解放初期把“車水號子”從田間地頭搬上舞台的主要演員和倡導者之一。上世紀50年代,也是他和海寧青年謝金田等人把海寧“哈頭歌”從杭嘉湖平原唱進北京中南海。
據周喜康介紹,“車水號子”最初是從勞動計數產生,農民踏水車為禾苗灌溉時要按規定每200轉休息一次,完成400轉就可以回家吃飯。“由於次數難數,大家就用唱‘哈頭’來計數,把每12轉定為一哈,每唱17哈就是204轉,表示可以休息了!”
這個方法有三個好處:一是踏水車的轉數的計算簡單明了;二是家裡人能從田間勞動的歌聲中了解勞動進度,可以及時燒飯;三是即使年邁的老人也能從歌聲中緩解疲勞。因此它很快被推廣。最初的唱詞也很簡單,後來為了好聽就開始用民間每月開放的花名來代表“哈”。“用每月盛開的梅花、杏花、桃花、薔薇花、石榴花、荷花、雞冠花、桂花、菊花和芙蓉花分別唱完第一哈至第十哈,第十一哈是唱‘芙蓉梅花開’,直到第十七哈‘芙蓉雞冠花開’結束。”
經過周喜康等人的發展完善並漸趨成熟後,“車水號子”迅速從湖塘傳出,流傳到海寧的袁花、黃灣、新倉、石路、馬橋一帶,進而波及海鹽、桐鄉、嘉興的部分地區,成為水鄉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勞動歌謠。
1955年5月,在海寧市舉辦的建國後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中,謝金田(已故)、周喜康等人將“車水號子”搬上舞台,並獲得了本屆會演的一等獎。隨後,他們的節目又在當時地區的多次會演中獲獎,這一民間音樂形式也逐漸引起浙江省文化廳和浙江省民間歌舞團等有關部門關注。
1955年上半年,經過半個多月培訓,周喜康等人的“哈頭歌”被送到北京參加全國文藝舞蹈大會演。“當時周恩來總理也來觀看我們表演,我們在北京足足唱了半個多月,還帶回來一個大獎!”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是很激動。
但這是“車水號子”留在周喜康腦海里最後的美好記憶。上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電力灌溉取代人工車水,“車水號子”也逐漸消失在潮鄉的阡陌田頭,“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更是在民間銷聲匿跡了。
據悉,由於“哈頭歌”對研究舊時江南水鄉生產勞動的具體過程、民間音樂的產生和發展規律以及相關區域的民間文化歷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海寧市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多項保護措施。
靖江號子
靖江車水號子是靖江民歌的一部分。靖江方言主要分老岸(吳語)和沙上(江淮)兩種,沙上地區水位高,穀物單純,勞動時間短,所以不須車水號子。靖江車水號子基本在老岸方言區。車水灌溉用六人車軸,計時時,以“陣”為單位,每車一陣,領唱的兩人,用號子曲譜唱完48段不同的民歌,詞窮時還要即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