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鯉橋

躍鯉橋

該橋建於清光緒17年(即1891年)位於麻溪河元嶺大隊河段,現在元嶺大隊部東南方向耀鯉山的西端,此橋原是永湖至惠州的主要通道,屬單拱行人橋,橋墩及拱部均由規格一律的方形和長扁形的白麻石切成,橋內跨徑30米,橋面寬1.8米,橋拱頂部至水面高25米,拱部頂端的厚度僅38公分,橋的承受壓力三噸以下,橋的兩邊建有石欄桿,東西二橋頭建有避雨亭和石雕人頭像為橋伯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躍鯉橋
  • 橋面寬:1.8米
  • 橋內跨徑:30米
  • 建造時間:清光緒17年(即1891年)
歷史,冬天草枯現石刻,難得一見的魏碑石刻,延伸閱讀,

歷史

此橋是永湖境內的一座優秀的古建築作品,九十年來,經無數次洪水衝擊,地震等自然災害衝擊,橋身仍完好無損,造型美觀、雄偉壯麗,安安穩穩地跨在麻溪河上。自元嶺大橋建好通車後,再沒有人行的橋成了三朝元老的展覽品,因橋東端避雨亭被毀掉,碑文也被毀了,因此此橋的設計師是誰也無從查考了。
隨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鋪開,位於惠陽區永湖鎮元嶺村的古石橋——— 躍鯉橋(本報《惠州地理》曾對其進行系列報導)數次見諸報端,成為眾多文物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的探幽之處。日前,這座古老的石橋又傳來讓人欣喜的訊息:橋上的兩塊“躍鯉橋”石刻,有一塊居然是清末惠州名士江逢辰的手書題刻。這一發現,為我市的石刻文化增添一抹亮色。

冬天草枯現石刻

躍鯉橋屬於典型的單孔磚石拱橋。據《中國文物地圖集·廣東分冊》記載,躍鯉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橋長18米,寬2米,高8米,拱跨約14米,其拱跨僅次於博羅縣觀音閣鎮南坑村的通濟橋。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橋的拱部頂端,厚度僅38厘米,充分體現出躍鯉橋高超的建築工藝和輕盈優美的線條。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看到拱部頂端的兩側各有一塊鐫刻著“躍鯉橋”3字的石匾。
由於躍鯉橋在1966年園嶺大橋 (公路橋)建成後便荒廢鄉間,橋上長滿雜草,“躍鯉橋”石匾因此被雜草遮掩。在草木茂盛的夏季,人們只能看到“躍鯉橋”3個大字,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大字旁邊還有小字。直至日前,市民嚴先生前往躍鯉橋採風攝影,無意中發現橋上雜草枯萎後,“躍鯉橋”3字不僅清晰可見,連旁邊的小字也看得一清二楚:面朝惠南大道的石匾的小字是“光緒辛卯年(1891)三月”,面朝永湖麻溪的石匾的小字則是“江逢辰題”。
平時喜歡研究惠州文史的嚴先生馬上意識到,江逢辰,惠州清末進士,是一位著名的才子和孝子,而一直以來關於躍鯉橋的媒體報導均沒有提及江逢辰。嚴先生說,江逢辰是知名度甚高的歷史名人,實在不應該將他的手書題刻湮沒在鄉間雜草中。

難得一見的魏碑石刻

江逢辰手書題刻的 “現身”有何特殊意義?記者採訪了我市文史學者、《惠州志·藝文卷》主編之一的吳定球先生。吳定球認為,1891年時江逢辰剛好30歲,而此時的江逢辰在書法上已經小有成就。由於受同鄉鄧承修的影響,江逢辰成年後尤其尊尚魏碑筆法,運筆方圓並用,在當地享有盛譽。光緒十八年(1892),江逢辰高中進士,遠赴北京任官,直到甲午戰爭後棄官返鄉,回到廣東後要到台山主講赤溪書院。江逢辰英年早逝,卒於1900年,年僅39歲,因此留在世上的手書題刻很少。由此可見,“躍鯉橋”石刻彌足珍貴。
吳定球說,旁邊注有“江逢辰題”的“躍鯉橋”石刻正是江氏所獨有的魏碑風格。在清末年間,精於書法的康有為以“圓筆”作碑體的特殊方法,以區別清代以“方筆”為主的碑派諸家。而江逢辰則糅合了康有為和鄧承修的筆法,形成方圓並用的獨特風格。這一特點,在“躍鯉橋”石匾上展露無遺。
昨日下午,記者將發現江逢辰手書題刻一事聯繫了市博物館副館長鐘雪平。鐘雪平得知此事後興奮莫名。他說,江逢辰墓的消失已經是我市文化遺產的一大損失,任何有關江逢辰的文物都非常珍貴,如果“躍鯉橋”石匾保護完好,躍鯉橋完全可以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報料人:嚴先生 獎金:50元

延伸閱讀

江逢辰手書題刻在我市還有2處
江逢辰(1861~1900),字孝通,號雨人,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戶部主事,工詩文詞,書學北魏,尤工篆、隸,善畫山水、花卉。1900年,江逢辰因守母孝而哀毀病卒,年僅39歲,有《江孝通文集》行世。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留傳在惠州境內的江逢辰手書題刻非常少,除了“躍鯉橋”之外只有兩處:現存橋東“桃子園”正門的墨石橫額篆書“桃園”,以及位於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的“碧灩樓”門額。(嚴藝超 朱麗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