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躊躇的霸權:美國崛起後的身份困惑與秩序追求:1913~1945
- 作者:王立新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字數:616千字
- 首版時間:2015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把1913—1945年的美國對外關係視為解決(國家)身份困惑與追求(國際)新秩序的過程。作者在兼顧這一時期重大國際事件和外交政策的同時,主要考察了美國在20世紀初期崛起為世界強國,如何思考和界定自己的國家身份和國際角色,如何運用自己強大的實力對歐洲主導的國際秩序加以改造,並試圖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建立一套國際新秩序。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新角色、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威爾遜自由國際主義的興起(1913—1921) 第二章 保守國際主義得勢:共和黨政府的外交政策與國際秩序(1921—1929) 第三章 擁抱孤立主義:國際秩序的瓦解與美國的反應(1929—1939) 第四章 孤立還是干預:外交大辯論與戰爭的到來(1939—1941) 第五章 自由國際主義的勝利:戰時外交與國際秩序的“美國化”(1941—1945) 第六章 培育跨國共同體: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秩序 第七章 傳播美國生活方式:美國文化輸出與全球秩序 |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美國決心充當“世界領袖”,推動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美國的安全和利益,美國為國際關係建立新秩序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美國確立全球霸權和世界領導地位的過程。通過在全世界範圍內促進和輸出民主,美國自身的民主制度不僅得到了鞏固,美國價值觀和民主制度的影響力也隨之擴大。自由貿易原則的推行不僅使美國獲得了全球市場和世界各國的原料,促進了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而且使美國的文化產品行銷全球,擴大了美國大眾文化的影響力;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大國合作與集體安全機制降低了美國管理世界的成本,支撐了美國的領導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維持全球霸權和領袖地位的重要工具。
該書指出,美國倡導建立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並不能帶來持久的和平,自由國際主義思想存在若干重大缺陷,它在促進國際秩序改善與世界和平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災難。自由國際主義的根本缺陷在於它試圖用統一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來整合整個世界,而沒有看到世界的多樣性。自由民主制度固然有普世性,但是一個國家成熟、穩定的民主制度必須植根於該國的文化,美國的悖論就在於它可以通過勸說、威脅和武力移植民主制度,但它無法移植滋養民主制度的文化,這導致其促進民主的努力往往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由國際主義是天真和幼稚的。
自由國際主義者一廂情願地輸出民主以實現對其他國家的改造,這常常導致美國對其他國家內政進行干涉,甚至試圖以武力輸出民主並因此引發戰爭。而干涉和戰爭往往導致動盪和殺戮,給相關國家帶來巨大的苦痛和災難,美國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盛行的現實主義思想和均勢政治原則常常導致小國被任意瓜分和世界性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倡導的自由國際主義秩序帶來的就是大國對小國的干涉和局部衝突。簡言之,自由國際主義者為美國確立的世界領袖(霸權)角色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給人類既帶來了福祉,也造成了災禍。人類離實現持久和平和普遍正義的目標還很遙遠。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該書入選2014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並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躊躇的霸權:美國崛起後的身份困惑與秩序追求:1913~1945》 | 2015年4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5517-2 |
作者簡介
王立新,1966年生,遼寧興城人。1996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美國外交史和中美關係史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