蹶然

蹶然

蹶然,漢語詞語,亦作“蹷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蹶然
  • 拼音:juě rán
  • 注音:ㄐㄩㄝˇ ㄖㄢˊ
  • 詞目:蹶然
釋義,基本信息,

釋義

1.顛仆貌。 三國 魏 曹丕 《列異傳》:“兒隨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變成白鹿。” 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契丹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纔寸許,後足幾一尺。行則用後足跳,一躍數尺,止則蹶然仆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向杲》:“焦桐返馬而射,中虎腹,蹷然遂斃。”
(2).疾起貌。《逸周書·太子晉》:“師曠蹶然起曰:‘瞑臣請歸。’” 孔晁 註:“蹶然,疾貌。”《漢書·陸賈傳》:“於是佗乃蹶然起坐。”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新垣衍乃蹶然而起,再拜謝曰:‘先生真天下士也!’”李一 《荊宜施鶴光復記序》:“ 唐君 蹶然起曰:‘此虜不滅,禍難未已!’”

基本信息

(3).忽然,突然。 宋 洪邁 《夷堅丙志·衡山民》:“相從出門,尋元路,復至坎下,教民自抱其身,大呼數聲,蹶然而寤。” 明 唐順之 《答馮午山提學書》:“讀來示‘志未堅貞,學無透悟’,令人蹶然有感。” 清 王夫之 《老莊申韓論》:“有人於此,匹夫蹶然而怒,其可殺邪?從而殺之,匹夫蹶然而喜。喜怒如匹夫之心,則明斷之譽蹶然而興,而氣茀然,而權赫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