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圖】瓷器紋飾。蹴鞠是中國古老的足球運動項目。亦稱“蹙鞠”、“踏鞠”、“蹋鞠”。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十六經》中載:黃帝擒殺蚩尤後,“充其胃以蹴,使人執(踢)之,多中者賞”,說明蹴鞠活動很可能早在黃帝時代就出現了。據《戰國策》、《史記》等書記載,戰國時齊地廣泛流行。漢代蹴鞠成為訓練武士體能的一種方法。劉向《別錄》載:“踏鞠,兵勢也,可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習之。”並有了專論蹴鞠技術的書《蹴鞠二十五篇》。唐代將兩片合成的球殼改成八片皮縫成的球殼,並將球殼內由填裝毛髮改為裝一個動物膀胱然後吹氣封閉。宋代蹴鞠活動進一步發展,在宮廷和民間都十分流行,成為男女老少都參加的體育運動,甚至成為朝廷宴會和招待來使的表演節目。球殼也由八片改為十二片皮子縫成。瓷器裝飾見於宋代磁州窯蹴鞠圖枕,既有女子蹴鞠圖,也有兒童蹴鞠圖。明代汪雲程編成了一本《蹴鞠圖譜》。“蹴鞠”遊戲也成為明代書畫和瓷器的常用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