蹢

蹢,漢語三級字,讀作蹢(dí),指蹄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蹢
  • 拼音:dí
  • 部首:足
  • 表達式:獸蹄
  • 適用領域:詞語
  • 套用學科:語文
  • 總筆畫:18
  • 注音:ㄉㄧˊ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蹢dí
⒈ 蹄子。
基本詞義
◎ 蹢 dí
〈名〉
獸蹄 [hoof]
有豕白蹢,烝涉彼矣。——《詩·小雅》
基本詞義
◎ 蹢 zhí
〈動〉
(1) 徘徊 [loiter around;walk to and fro;stop]
蹢,住足也。——《說文》
(2) 又如:踣蹢躅(徘徊不進的樣子)
(3) 另見 dí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𨅙《唐韻》《集韻》直炙切《正韻》直只切,𠀤音擲。《說文》住足也。一曰蹢躅,賈侍中說,足垢也。《博雅》蹢䠱,跢跦也。《易·垢卦》羸豕孚蹢䠱。《釋文》蹢䠱,不靜也。一本作躑。《程傳》跳躑也。
《禮·三年問》蹢䠱,焉踟躕焉。《釋文》蹢䠱,不行也。
《集韻》治革切,音謫。義同。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詩·小雅》有豕白蹢。《傳》蹢,蹄也。《爾雅·釋畜》馬四蹢皆白,首。
《莊子·徐無鬼》齊人蹢於宋者。《音義》蹢,投也。呈亦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