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非全新,同時價格高。
基本介紹
- 書名:踏遍青山人未老:徐桑楚口述自傳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06年7月1日
- 開本:16開
- 作者:石川
-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 頁數:250頁
- ISBN:71060240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2005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走過了艱苦卓絕而又輝煌燦爛的路程,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電影藝術家。他們勇於開拓,勇於創新,克服各種困難,拍攝了眾多的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業績。“中國電影家傳記叢書”以20餘位電影家為對象,追尋他們的藝術足跡,描繪他們的多彩人生,展現他們的寬闊胸懷……本書是系列之一,為徐桑楚的口述自傳,通過對於他流金歲月的回顧、生活歷程的展示,描述他的人生閱歷,記錄他為中國電影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圖書目錄
出版前言
序
第一章 家在浙東鄞江橋
鄞江溪北的徐家
辛勞持家的母親
我的兄弟姐妹們
第二章 邁出人生第一步
輾轉求學上海灘
難忘“澄衷”歲月
加入反帝愛國洪流
告別學生生涯
“八·一三”抗戰抉擇
第三章 從武漢到延安
奔赴武漢參加救亡
一路風塵投奔延安
我的母校陝北公學
聆聽革命家的教誨
告別革命聖地
第四章加入抗敵演劇隊
抗敵演劇隊的誕生
演劇隊的初期活動
星夜二進長沙
大火後的搶險賑災
第五章 桂林行營歌與血
初識廣西八桂城
九隊成長的搖籃
九隊的兩次危機
三十六計走為上
徒步勞軍八百里
第六章 輾轉歷險四戰區
陳誠面諭赴桂南
歷險劫後賓陽縣
崑崙關下的裂變
戰後重建訪南寧
低谷輾轉粵湘桂
第七章 南粵挺進黔桂線
跋涉南粵十一縣
迎接隊慶三周年
戲劇演出的高潮
黔桂鐵路兄弟情
第八章 滇桂道上出國門
受命配屬遠征軍
邊塞小城楚雄關
洱海邊的爭論
轉戰國門之外
“慘勝”陰霾滿春城
第九章 黎明前的較量
廣州苦鬥黃珍吾
香江淚別演劇隊
重返故鄉回上海
復興島上迎解放
第十章 艱難中的起步
長江電影製片廠
電影界公私合營
從挫折中崛起
第十一章 探索自己的道路
生產管理正規化
創作題材多樣化
第十二章 曲折中的高潮
反右運動的衝擊
大躍進中的苦撐
疾風濁浪反右傾
陰雨連綿結碩果
第十三章 陰晴不定又一春
新僑會議話調整
跟總理的四次會面
無常的政治氣候
電影創作新氣象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十四章 沉淪後的新生
“文革”幽暗的深淵
噩夢醒來是清晨
另打鑼鼓重開張
第十五章 攀上又一座高峰
籌拍國慶獻禮片
千方百計保生產
春暖花開迎盛世
《廬山戀》的故事
第十六章 追求完美的藝術
三代導演同競技
名著改編的背後
《牧馬人》的風波
站好最後一班崗
第十七章 家庭和晚年生活
籌拍《三國演義》
兩次美滿的婚姻
走出國門看世界
演員劇團和電視劇部
附錄:徐桑楚年表
後記
文摘
書摘 :
現在想想,我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除了能讓我自食其
力而外,更重要的是我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名正言順地看些書了。一介書生,
進了一家書局還能做什麼?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我趁著工作上的便利,閱
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當然也有不少的進步書刊,甚至一些秘密的馬列
讀本。回憶起來,那大概是我書看得最多、最集中的一段歲月。
現在想想,我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除了能讓我自食其
力而外,更重要的是我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名正言順地看些書了。一介書生,
進了一家書局還能做什麼?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我趁著工作上的便利,閱
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當然也有不少的進步書刊,甚至一些秘密的馬列
讀本。回憶起來,那大概是我書看得最多、最集中的一段歲月。
在這些書刊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有俄國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巨著
《靜靜的頓河》。說來也巧,我剛工作不久,光明書局就準備出版這部小說
第二部的中譯本,分配由我來擔任校對工作,這使我非常仔細,一字不漏地
把這部鴻篇巨製通讀了幾遍。小說很長,以中農葛利高里·麥列霍夫一家的
遭遇為軸心,對生活在頓河邊上的哥薩克人20世紀初期的生活歷史變故作了
全景式的描寫。書中那縝密的結構,豐富的生活場景,複雜的矛盾衝突,以
及對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生動深刻的性格刻畫,都給予了我巨大的審美震撼,
使我首次感受到俄羅斯文學藝術的博大和深邃。
另一本讓我無法忘記的名著是法國作家巴比塞的《史達林傳》。這部書
被人們稱為“從一個人看見一個世界”,對史達林的個人成長,以及蘇共高
層的許多內幕都做了相當深入精闢的描寫。我也就是通過這本書,最早了解
到蘇維埃、列寧、共產主義這些以後與之相伴終生的革命辭彙的。此外,我
還閱讀了許多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過去上中學的時候,我們的英文課文中
曾選錄了他的《威尼斯商人》,這是我接觸的第一部莎劇。記得我們國文課
老師在教授這篇課文時,還把班上的同學,按照角色分成幾組,分別扮演不
同的角色朗讀劇中的對白,讓我們感到十分有趣。到光明書局後,我又陸續
看了包括其他書局出版的《哈姆雷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
、《李爾王》、《麥克白斯》等莎士比亞代表作品。沙翁劇作給我的印象首
先是激情充沛,有一種高山大川般的遼闊和雄渾。那些涌動於人物內心的巨
大的人格衝突,那些有著排山倒海般磅礴氣勢的台詞,以及那些沉鬱悲愴的
人物命運,衝撞著我的心扉,滌盪著我的心靈,使我長久迷失在人物、情節
、性格、衝突等等戲劇元素交織成的,幽深而廣袤的藝術叢林當中……
中國作家當中我最熟悉的是魯迅、茅盾、巴金、曹禺等人的小說和戲劇
。這些內容風格各異的作品對我文學藝術修養的提高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記得有一本書叫做《海上述林》,當時好像剛剛出版不久。這是一本瞿秋
白的譯文集,裡面輯錄了他翻譯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普列漢諾夫、拉
法格、高爾基等革命導師、理論家和作家的文章。這大概是我最早看到的革
命理論書籍。但當時我並不清楚這本書的背景,許多年以後才逐漸了解到,
原來它是魯迅先生在1935年瞿秋白犧牲以後,忍受著悲憤和病痛的折磨,在
虹口山陰路自己的寓所里蒐集整理編纂而成的一本瞿秋白遺作文集,最早於
1936年春、秋兩季分上下卷先後出版。編輯這本書時,魯迅正受到國民黨和
租界當局的迫害,因此這本書出版時署名用的是“諸夏懷霜社校印”。遺憾
的是,當這本書最終得以出版問世的時候,魯迅先生已經辭世快一年了。
說到這裡,便不由得想起來我去參加魯迅先生出殯大典這件事。1935年
10月魯迅先生因病去世,這在當時那些熱愛魯迅,迷戀他的作品,又不滿現
實,嚮往光明的愛國青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魯迅先生遺體出殯這一天,
我也趕去加入了由民眾自發組成的,浩浩蕩蕩的有幾十萬人之眾的送葬隊伍
。這天天氣陰沉,路邊法國梧桐的樹葉已經開始在寒意初現的秋風中零星飄
落。人們神色凝重,在道路的兩旁久久翹首等待。一些文學社團和青年團體
打出的大幅標語,字裡行間既是為了追悼逝者魯迅,又隱含對國民黨當局的
示威和反抗。
一路上,人流緩緩前行,秩序井然。馬路兩邊人行道上站滿了巡捕和警
察,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我跟隨著送葬的隊伍,步履沉重地從
膠州路萬國殯儀館,一直走到安葬魯迅的虹橋公墓,路途很遠,很長,但幾
乎所有的人都步行不輟,並且人流在不斷地匯集,隊伍在不斷地壯大。
大約到中午時分,各路隊伍陸續到達公墓。這裡早已人頭攢動,人們從
四面聚集到一起,參加魯迅先生治喪委員會在這裡組織的安葬儀式。這個儀
式簡樸而隆重,由幾位社會名流對各界民眾發表了演講。我記得儀式是由宋
慶齡女士主持的,最先講話的是著名人士章乃器先生。他的演講極具煽動性
和感召力。他呼籲人們團結起來,學習魯迅的鬥爭精神,抗擊日本帝國主義
對中國的蠶食和入侵,並率領大家振臂高呼“抗戰必勝”的口號。儀式結束
前,受人崇敬和愛戴的宋慶齡女士也發表了演講,她的講話,語氣沉著、平
靜,更具有女革命家不動聲色的氣質。她一上來就向大家提問,我們應當學
習怎樣的魯迅精神?有人回答說魯迅精神就體現在他自己寫的“橫眉冷對千
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上面,但她又進一步追問,魯迅的“千夫”
具體所指對象是什麼,而“孺子”又是指的什麼人?她要求青年首先懂得魯
迅先生的愛憎,從而理解先生一生所追求的偉大抱負。她那上海口音濃郁的
演講,語言平實而樸素,內容卻銳利而透徹,就像一把灼熱的烙鐵,把魯迅
精神的要義,深刻而清晰地烙進了我的腦海,在我心靈中縈繞迴蕩,法格、
高爾基等革命導師、理論家和作家的文章。這大概是我最早看到的革命理論
書籍。但當時我並不清楚這本書的背景,許多年以後才逐漸了解到,原來它
是魯迅先生在1935年瞿秋白犧牲以後,忍受著悲憤和病痛的折磨,在虹口山
陰路自己的寓所里蒐集整理編纂而成的一本瞿秋白遺作文集,最早於1936年
春、秋兩季分上下卷先後出版。編輯這本書時,魯迅正受到國民黨和租界當
局的迫害,因此這本書出版時署名用的是“諸夏懷霜社校印”。遺憾的是,
當這本書最終得以出版問世的時候,魯迅先生已經辭世快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