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頻通信的截獲、跟蹤和干擾技術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由劉德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頻通信的截獲、跟蹤和干擾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德樹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批准號:69372029
- 申請代碼:F0103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1994-01-01 至 1996-12-31
- 支持經費:5(萬元)
《跳頻通信的截獲、跟蹤和干擾技術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由劉德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4.1 跳頻通信抗干擾性能 4.1.1 跳頻速率 4.1.2 跳頻頻寬 4.2 通信干擾技術 4.2.1 跳頻系統的部分駐留干擾 4.2.2 噪聲干擾 4.2.3 音調干擾 4.2.4 掃頻干擾 4.2.5 脈衝干擾 4.2.6 跟蹤干擾 4.2.7 靈巧幹擾 4.2.8 資源共享技術 4.2.9 干擾平台配置 4.3 針對跳頻通信的干擾技術 4.3....
《跳頻通信干擾與抗干擾技術》是2014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討論了當前軍事跳頻通信中干擾和抗干擾的各種技術、方法、手段和途徑,並創造性設計了多種干擾源模型和變速跳頻通信系統模型,並且詳細對比分析了模型的性能、效果和套用前景。全書共7章,分別為緒論、跳頻通信系統、跳頻通信仿真模型的...
跳頻通信、直接序列擴頻通信和猝發通信被偵察等。無線電通信干擾的發展趨勢是:擴展干擾頻率範圍和提高干擾功率;採用計算機和數字處理技術,提高自動化程度和自適應能力;發展具有偵察、測向、干擾等多功能的通信對抗系統,提高系統的波形、頻率和功率管理能力;研究對擴頻、跳頻通信的干擾技術。
跳頻是最常用的擴頻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發雙方傳輸信號的載波頻率按照預定規律進行離散變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說,通信中使用的載波頻率受偽隨機變化碼的控制而隨機跳變。從通信技術的實現方式來說,“跳頻”是一種用碼序列進行多頻頻移鍵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種碼控載頻跳變的通信系統。從時域上來看,跳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擴頻通信。1985年,在衛星通信系統中套用了直接序列擴頻技術。擴頻技術和跳頻技術的抗干擾、抗截獲能力強,保密性能好。信息保密是採用保密設備或其他明密變換方法,將信息密化後傳遞的保密措施。為了使非法截取者不能理解通信內容的含義,信息在傳輸前必須進行各種形式的...
跳頻通信干擾設備,用於干擾跳頻通信的通信干擾設備。按工作波段,分為短波、超短波和微波跳頻通信干擾設備;按干擾方式,分為跟蹤式和攔阻式跳頻通信干擾設備。跟蹤式跳頻通信干擾設備能在寬頻帶範圍內快速搜尋、識別跳頻通信信號,具有快速轉換、自動引導實施瞄準式干擾等功能。攔阻式跳頻通信干擾設備的干擾樣式有寬頻攔阻干擾...
跳頻技術是通過一組偽隨機碼控制載波跳變的工作方式 。通信雙方使用相同的跳頻碼發生器 ,並使用非相干檢測等方法實現收發雙方跳頻序列在時間上的同步 。跳頻通信具有碼分多址 、頻帶共享 、抗定頻干擾和抗截獲的能力 , 在軍用無線通信及民用移動通信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實現跳頻通信 , 需要在常規的定頻通信...
第八章 攔阻式干擾 8.1 關於攔阻式干擾的一般概念 8.2 攔阻式干擾的組成 8.3 拉阻式干擾的組成及技術指標 8.4 拉阻式干擾機的使用 第九章 擴頻通信干擾 9.1 跳頻通信干擾 9.2 直接序列擴頻通信干擾 第十章 通信對抗的組織實施 10.1 通信部門組織實施通信對抗 10.2 通信部隊指揮員組織實施通信...
所謂跳頻技術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是指用偽隨機碼序列進行頻移鍵控,使載波頻率不斷跳變而擴展頻譜的一種方法。移動通信信道環境惡劣,各種干擾會不約而至。為了抵禦出現的某些頻率的干擾,採用跳頻技術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特點 跳頻技術在同步、且同時的情況下,接收兩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頻載波來...
90年代以後,隨著快速跳頻、直接序列擴頻、戰場移動通信網等各種抗干擾通信技術的廣泛套用,不少國家研製了跳頻通信對抗設備。如美國空軍EC-130H Block Ⅲ機載大功率干擾系統,不僅可對指揮控制和防空通信網進行壓制,還具有對跳頻通信的干擾能力;以色列的先進電子戰系統,可對300跳/秒的跳頻通信信號進行測向和跟蹤干擾...
通信對抗技術主要包括通信對抗偵察接收技術、通信測向技術、通信干擾技術和通信電子防禦技術等部分。①通信對抗偵察接收技術。用於截獲、測量、分析、處理無線電通信信號。為適應密集、複雜、多變的電磁環境,廣泛採用信道化接收、壓縮接收、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快速傅立葉頻譜分析等技術,對跳頻通信、直接序列擴頻通信、猝...
《通信對抗原理》配有電子教案,有需要的老師可與出版社聯繫,免費提供。《通信對抗原理》重點介紹通信對抗系統中對通信信號的截獲、定位、處理、干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通信信號的頻率測量、到達方向測量和定位技術,通信偵察系統的信號處理技術,對模擬和數字通信系統的通信干擾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對擴頻通信...
計算機網路保密技術,主要指用於防止內部網秘密信息非法外傳的保密網關、安全路由器、防火牆等。信息傳輸保密技術包括:對信息傳輸信道採取措施,如專網通信技術、跳頻通信技術(擴展頻譜通信技術)、光纖通信技術、輻射禁止和干擾技術等,以增加竊聽的難度;對傳遞的信息使用密碼技術進行加密,使竊聽者即使截獲信息也無法知悉...
2.6低截獲機率(LPI)通信 2.6.1LPI信號的概念 2.6.2跳頻通信技術 2.6.3擴頻通信技術 參考文獻 第3章非合作空間通信信號接收 3.1通信信號的搜尋截獲 3.1.1信號的搜尋、檢測、截獲 3.1.2信號的截獲條件 3.1.3信號的截獲機率 3.1.4複雜信號環境對信號截獲的影響 3.2搜尋截獲接收機 3.2.1截獲接收...
第1章 抗干擾通信和電子對抗 1.1 抗干擾通信 1.2 網路 1.3 擴譜技術 1.3.1 低檢測機率 1.3.2 低截獲機率(LPI)1.3.3 低利用機率(LPE)1.3.4 抗干擾 1.4 抗干擾信號類型 1.4.1 直接序列擴譜(DSSS)1.4.2 跳頻擴譜(FHSS)1.4.3 跳時(TH)1.4.4 混合體制 1.5 同步 1.6 頻率...
. 該模型採用差分跳頻體制,利用優良的G函式算法構造短波跳頻碼序列,並與自適應選頻技術相結合,用以改善該跳頻體制抗阻塞干擾的能力,使其在多種衰落和各種干擾的短波信道上,實現跳速為5000跳/秒,信息傳輸速率為19.2kb/s,並具有很強的抗跟蹤干擾和抗多徑干擾的能力。同時為了使該模型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實用...
發展與研究 空間雷射通信技術 空間雷射通信模式是指以雷射光波作為載波、大氣作為傳輸介質的光通信技術。空間雷射通信結合了光纖通信與微波通信的優點,除具有尺寸、功率和頻寬優勢外,其波段窄、波束小,比現有的通信系統更難以被截獲和干擾,安全性能較高口。美軍轉型衛星通信系統(TSAT)就採用了雷射通信技術,通過雷射...
(1)航空短波通信發展的主體是3G—ALE、高速跳頻和短波自適應組網。在裝備體制上實現數位化、短波網路系統、高速跳頻抗干擾體制轉變;在工藝和設計上更新短波通信系統的收發設備和終端設備,提高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並不斷增強系統的智慧型業務處理能力。(2)隨著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軟體無線電技術和跳頻...
隨著電子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套用,電子對抗將成為對抗敵方自動化指揮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的重要手段。技術分類 電子對抗技術包括電子對抗偵察技術、電子干擾技術、電子防禦技術和反輻射摧毀技術等。按其運用領域,也可分為雷達對抗技術、通信對抗技術和光電對抗技術等。電子對抗偵察技術包括對敵方電磁輻射信號的截獲、測量、...
本項目擬在已經完成的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正在進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軟體無線電的高速抗干擾短波跳頻通信已獲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近年來對OFDM和短波跳頻技術進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經過理論分析和方案論證,提出一種基於短波跳頻的OFDM系統模型。並在已構建的短波跳頻軟體無線電平台上...
跳頻技術 自適應跳頻技術是建立在自動信道質量分析基礎上的一種頻率自適應和功率自適應控制相結合的技術。他能使跳頻通信過程自動避開被干擾的跳頻頻點,並以最小的發射功率、最低的被截獲機率,達到在無干擾的跳頻信道上長時間保持優質通信的目的。藍牙和IEEE802.11/11b/11g標準的無線區域網路都工作在2.4 GHz的ISM...
當跳變的頻率數目足夠多時,跳頻頻寬足夠寬時,其抗干擾能力很強。跳頻技術的意義 在現有的DS/CDMA系統中,遠近效應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由於大功率信號只在某個頻率上產生遠近效應,當載波頻率跳變到另一個頻率時則不受影響,因此跳頻系統沒有明顯的遠近效應,這使得它在移動通信中易於得到套用和發展。在數字蜂窩...
第二類載荷是針對雷達信號的偵察系統,可收集預警、制導和引導雷達的頻率等技術參數,並對其進行定位,世界上各種雷達參數都在其測量範圍內,而且測量精度相當高。這些收集到的數據可用於建立敵方防空系統資料庫,戰時可根據這些數據研究干擾、防空壓制方案。第三類載荷主要是紅外探測系統,可在360千米內分辨出3.7米長的...
採用微型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火控系統的多重控制功能。火控計算機不僅可以完成坐標轉換與計算,平滑目標運動參數,求解火炮射擊諸元,而且可以完成對火控系統乃至整個武器系統總體功能的綜合控制。例如,雷達的跳頻控制、數據採集、記憶跟蹤、數據處理,跟蹤器的圖像信息處理、數據採集,跟蹤系統的控制,火炮伺服系統的控制,射擊...
雷達的工作頻段將繼續向電磁頻譜的兩端擴展;套用微電子學和固態技術成果,將實現雷達的小型化;利用計算機管理和控制雷達,將實現操作、校準、性能和故障檢測的自動化,並發展自適應抗干擾技術;在中小型地面、艦載、機載雷達中,相控陣技術將獲得廣泛套用,以實現雷達的多功能;將提高雷達對目標實際形象、尺寸大小、運動...
採用微型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火控系統的多重控制功能。火控計算機不僅可以完成坐標轉換與計算,平滑目標運動參數,求解火炮射擊諸元,而且可以完成對火控系統乃至整個武器系統總體功能的綜合控制。例如,雷達的跳頻控制、數據採集、記憶跟蹤、數據處理,跟蹤器的圖像信息處理、數據採集,跟蹤系統的控制,火炮伺服系統的控制,射擊...
跳頻通信於是應運而生。跳頻通信的主要優點是,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及抗截獲性,能較好地改善多徑衰落,便於和定頻電台兼容。3.自適應調製與編碼 隨著通信領域諸多關鍵技術的發展,自適應調製與編碼(AMC)技術得到廣泛的研究和套用。自適應調製與編碼是一種根據信道情況自適應改變調製方式及編碼方式的技術,通過利用...
信道條件好可以採用高階的調製方式,信道條件差則採用低階的調製方式,以適應信道快速的變化在某些保密通信中也往往使用突發的方式進行通聯以提高通信系統的抗截獲能力在軍事通信中得到廣泛使用的跳頻通信,其具有很強的抗干擾和抗截獲的能力,跳頻信號的每一跳都可以看作一個短時突發信號,因而跳頻信號也可以看成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