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

跳花又稱跳場、跳年、跳廠、跳月、跳蘆笙等等。名稱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青年男女交際活動形式。這類形式的活動,古代曾流行於絕大部分的苗族中。現在貴州地區除了松桃、銅仁、務川、道真等地已消失外,其他地區仍舊。時間多在正二月間,有的也在其它月份,如畢節大南山也是正月初三到初五,貴陽花溪的桐木嶺是正月初八至初十,惠水烏流河是正月初四到初六,長順竹林山是正月初六到初九,廣順周圍是正月十一到十三,平壩縣羊昌河為正月十二至十四,晴隆、普安一帶是正月初一到十五,水城南開是二月十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花
  • 英文名:TIAOHUA
  • 別稱:跳場、跳年、跳廠、跳月、跳蘆笙
  • 節日時間:多在正二月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貴州地區
  • 節日起源:苗胞不跳花 , 穀子不揚花
  • 節日活動:集體跳舞
  • 節日飲食:香菸、香茶、美酒
  • 節日意義:預祝豐年
  • 設定地點:花樹下
  • 設立機構:苗族寨
  • 設定時間:正月初八至初十
概念,研讀,

概念

參加者都是未婚青年,其餘是參觀者。屆時,男的打扮時髦,女的穿著艷麗,共同跳蘆笙舞。以此作為媒介,互相認識,談情說愛,以後就經常接觸,互相走訪。威寧等地的跳花別有一番情趣:除了集體跳舞外,男的還要進行吹笙、扯草、騎馬、射弩、跳遠、跳高比賽,鬥技藝、賽勇敢。女的要進行穿衣、穿針、刺繡、績麻等表演,比智慧、賽靈巧、爭美麗。其優勝者,往往是異性爭相追求的對象。些類性質的節日,還有黔東南凱里、黃平、台江的“爬坡節”、“鬧沖節”等,規模都很大。

研讀

“跳花 ” 又叫 “跳花場” 。貴陽苗族同胞 “跳花” 日期不完全一致 , 但大多在正月至二月菜花初綻、春播即將來臨時舉行 , 故又稱“菜花節”
據史料記載 , 貴陽花溪桐木嶺跳花一般是正月初八至初十舉行 , 共辦三天。初八為采場、初九為正場、初十為掃場 , 以正場最為熱鬧。跳花期間,參加與觀看者數千之眾。貴陽廣東街 ( 今中華北路一帶 ) 跳花時間是四月初八 , 烏當長坡一帶跳花是二月十四至十六。跳花的來由有幾種說法 : 苗族中流傳有 一句諺語 :" 苗胞不跳花 , 穀子不揚花″。意思是跳花是為預祝豐年 , 跳花是為青年男女提供談情說愛的機會,跳花是一種娛樂休息。因此,苗族對每年的跳花非常重視。
跳花有一定的時間及地點。跳花期間,遠近數十里各寨苗族身著盛裝、銀飾前來參加。花場一般設在寨中或固定的一座山坡比較開闊的空地上,花場中央立花樹一棵,跳花時,大家繞著花樹跳,有時花場無花樹設定。跳時男子多人排成一排,持蘆笙在前面吹奏,眾女子則排一排緊隨男子之後,跳時大家踩著蘆笙吹奏的節拍一左一右,一前一後,步伐整齊劃一,翩翩起舞。參加跳花的人多數是未婚男女,已婚者在場外觀看或吹笛唱歌自娛自樂。白天跳罷,晚上還要接著跳,晚上跳花稱為“跳夜廠”,也稱為“跳月”。疲倦了亦在山坡上席地而眠,餓了就吃自己準備的乾糧,不能任意離開花場,否則將會受到場主(跳木花主持者,多為有聲望的人)嚴厲干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