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黃河洗不清

跳到黃河洗不清

跳進黃河洗不清是一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到黃河洗不清
  • 釋義: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 亦作:“亦作跳在/入/下黃河也洗不清”
  • 拼音: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成語出處,解釋,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麼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解釋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有時亦作“跳在/入/下黃河也洗不清”),可以說是一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份了。”
仔細想想,此語頗有些不可理喻。眾所周知,黃河之水由於泥沙含量極大,較其他江河之水要渾濁得多。古人曾將黃河水變清視為百年難遇、千載難逢的盛事,並有“河清而聖人出”之說。這樣渾濁的水,怎么還會有人跳進去洗涮什麼污點呢?因此,“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一語實在令人費解。
其實,這一俗語的“原生態”是一句歇後語:跳到黃河——洗不清。如此一說,想必大家胸中就豁然開朗了:因為黃河水本來就十分渾濁,所以跳進去是很難將身上的污垢沖洗乾淨的。
後來,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將此歇後語中“跳到黃河”與“洗不清”之間的停頓去掉,又妄加一“也”字,使其含義與原來的意思大相逕庭。謬誤重複千遍成真理,現在“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一俗語已經成了“正版”,而“跳到黃河——洗不清”這一歇後語卻已鮮有人知了。筆者曾檢視數十條書證,皆寫作“跳進(入、到)黃河也洗不清”,而無一例用作“跳到黃河——洗不清”,約定俗成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