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路過你生命的每個人》是一部懷人憶事類散文集,共收錄散文30篇。從里巷鄉野到故土情深、從靈魂深處到平凡世界,作者一一回憶了路過自己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刻畫了一批樸實無華的城鄉“小人物”,他們熱愛生活,努力付出真情與摯愛,為平凡的世界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亮色。這些作品浸潤了生命的情感,有諸多積極的人生思考。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人世間有真情 | 第二章 里巷鄉野,平凡世界 | 第三章 心懷感激,初心不改 | 第四章 做竹須空,做人須直 |
---|
我的父母 慈母情深 父親的演員生涯 我和橘皮的往事 我與兒子 給哥哥的信 懷念趙大爺 有那樣一位姥姥真幸福 | 緊繃的小街 老駝 鴛鴦劫 一隻風箏的一生 玉順嫂的股 小垃圾女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 老茶農和他的女兒 | 感激 陽春麵 竊秋 茶村印象 王媽媽印象 窗的話語 我願意再去一次的地方 | 讀書會讓寂寞變成享受 晚秋讀詩 時間即“上帝” 論溫馨 做竹須空,做人須直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 與欲望兵團打成平手的一輩子 |
作品鑑賞
該書聚焦百姓生活,傾力書寫人世間的脈脈真情。《我的父母》深情回顧了父母教育“我”時的點點滴滴,父母對兒女的舔犢之情,作者對長輩的無盡感恩,在文中均得以真切體現。梁曉聲的父母雖沒有文化,但在教育梁曉聲上,卻表現出不同的方法和態度。母親的教育方式堪稱“真正的教育”,她注重人格、品德、禮貌和學習方面。而父親更希望梁曉聲和他的兄妹,將來都能靠力氣吃飯。由於父親常年在大西北工作,母親就承擔起了教育梁曉聲的重任。她雖然不識字,但卻記憶力強,將外祖父曾講給她的那些故事,全部複述給梁曉聲聽。諸如“包公傳”“濟公傳”“楊家將”等,母親的這種頗帶感情色彩的啟蒙教育,給梁曉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體現在他在日後的一些文學創作中。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我與兒子》及《玻璃匠和他的兒子》,雖都言及“兒子”,意在體現父子之間的情深。但在表現方法上,卻略有不同。《我與兒子》採用的是第一人稱,通過“我”一心撲在文學上卻忽略了對兒子的培養,從而委婉地表達出對兒子的內疚和歉意。令人歡喜的是,在梁曉聲的盡力彌補下,兒子最終得到了健康快樂的成長,“我”也因此愈加喜愛起兒子來。而《玻璃匠和他的兒子》敘寫的卻是朋友和他父親之間發生的真情故事。全文圍繞著玻璃刀上一粒鑽石的遺失,熱情頌揚了父愛的容忍與寬厚。鑽石雖不能復得,但讀者卻能從這件平凡的小事上,窺視到一種人性的光輝。同樣讓讀者心頭一暖的還有《王媽媽印象》,書中的王媽媽平常十分節儉,除了侍弄農事外,還喜歡到處撿垃圾賣錢,總是不想給兒女添負擔,好不容易跟兒子去趟城裡,又以山裡的茶葉沒摘為由,嚷著要回鄉下。當梁曉聲和朋友趕往鄉下去看她時,老人又無私地把梁曉聲送給她的500元見面禮,悉數給了村裡的貧困戶們。中國婦女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與擔當展露無遺,令人感佩。
該書還闡釋了如何以積極的入世心態,在強大內心的同時,以出世的良好修為,讓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都迸發出奪目的光彩。為此,《讀書會讓寂寞變成享受》以長者的親和,熱情勉勵志在高遠的年輕人,不應把寂寞看成是一件多么無奈且令人悵然的事,而應該緊緊扼住命運的喉嚨,學會在寂寞中拼搏戰鬥。書中,梁曉聲為彷徨不已的青年指點迷津說,“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讀書吧!一旦具備了這種能力,某些正常情況下,孤獨和寂寞還會由自己調節為享受著的時光呢!”而飽含人生智慧的《時間即“上帝”》,則揭示了時間對於人生的意義,梁曉聲誠意滿滿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敬畏時間中去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至於《論溫馨》一文,則於情理交融中,一反常態地提出一系列設問,旋即又從社會化的角度,對“溫馨”給出了人性化的定義。梁曉聲由此告誡讀者說,“溫馨儲存在尋常人們所過的尋常的日子裡,偶一閃現,轉瞬即逝。”因此,人們更應該珍視它的每一份價值所在。
作品評價
《路過你生命的每個人》是一本充盈著溫馨與感動的書。梁曉聲用一系列樸實溫潤的故事,詮釋了澄澈明亮的生命態度,用理性的思辨,描摹出一幅凡塵俗世的溫暖鏡像。
(《四川民族教育報》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於哈爾濱市,當代作家、學者,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輪》《知青》等作品數十部,其中長篇小說《
人世間》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