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炳聲

路炳聲,1959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獲山西農業大學農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山西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炳聲
  • 出生日期:1959年10月
  • 職業:教授,博導
基本信息,從事學科領域,個人簡歷,教學工作情況,科研工作情況,

基本信息

姓名:路炳聲
性別:
籍貫:山西省汾陽市
出生年月:1959年10月
路炳聲
學位: 博士
職稱: 教授,博導
職務:專業負責人

從事學科領域

一級學科:植物保護0904 二級學科:植物病理學090401
研究方向:(1)植物真菌病害及防治 (2) 真菌資源與利用

個人簡歷

1979.09-1983.07,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6.09-1990.07,山西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7.05-2000.04,香港大學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
1983.07-2006.03,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博導;
2006.04-2009.10,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博導,專業負責人;
(1995.08-1996.08,英國國際園藝研究所訪問學者;2002.3-2003.7,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及美國農業部植物與真菌分類研究所博士後)

教學工作情況

(一)主講課程
主講植物保護專業本、專科生的“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病研究法”、“真菌分類學概論”和藥學專業本科生的“植物病理學概論”等課程;植物病理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和“真菌學”課程;植物保護專業碩士“植物保護研究技術”課程。
指導昆蟲學博士生1人,植物病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2人;植物保護專業碩士學位(推廣碩士)3人。
(二)主持和參加的教學研究課題
植物保護特色專業建設,2008.1-2011.12,教育部,80萬,參加
(三)教學研究論文
王美琴;路炳聲;李文英;王建明.(2005).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植物病理學上的套用。山西農業大學學報,6
(四)參編教材
1.植物檢疫學,參編,
2.真菌學,第一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北京,2008

科研工作情況

(一)學術成就概述
主要從事植物真菌病害和真菌資源與利用研究,在土傳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炭角菌 (Xalariaceae)、肉座菌(Hypocrea)、木黴菌(Trichoderma)、以及淡水真菌 (Freshwater fungi)資源與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級項目3項,校級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發表在“Studies in Mycology”、 “Mycological Research”、“Mycologia”、“fungal Diversity”等國際權威雜誌論文18篇,SCI收錄論文15篇,出版英文專著2部,其中“小花口殼屬專著性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發表新屬2個,新種15個,目前參加東北亞水生真菌多樣性國際協作組和研究課題,曾6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發表論文,2次大會發言。
(二)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
1.山西真菌資源與利用研究,2001.1-2005.12,山西農業大學人才啟動基金,20萬,主持。
2. 山西核菌資源及其菌種庫的建立,2004.1-2005.12,山西省計委,4萬,主持。
3.山西省自然科學平台建設項目--中草藥、害蟲和病菌,2005.1-2006.12山西省科技廳,20萬,主持。
4.中國小花口殼屬的種類與分布及系統修訂研究,2007.1-2009.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70003,24萬。
5.黃河三角洲淡水真菌的種類與分布,2009.1-2011.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0011,30萬,主持。
6. 膠東半島海域真菌種類與分布研究,2007.1-2011.12,青島農業大學科研啟動基金,10萬,主持。
(三)獲獎科技成果
1. 棉苗立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2/3,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86。
2. 榆次城郊型經濟開發項目,參加,山西省星火科技二等獎,1990。
3.山西省棉鈴蟲綜合防治工程,參加,獲農業部“全國棉鈴蟲防治先進工作者”稱號,1993。
(四)科研論文
1. Lu, B.S., Hyde, K.D. & Liew, E.C.Y. (2000). Eight new species of Anthostomella (Xylariaceae) from South Africa. Mycological Research 104: 742-754. (SCI)
2. Lu, B.S. & Hyde, K.D. (2000). Gigantospora gen. nov. (Xylariaceae, Ascomycotina) from decorticated twigs in the USA, a new genus for Anthostoma gigaspora. Nova Hedwigia 76(1-2): 201-206. (SCI)
3. Lu, B.S. & Hyde, K.D. (2000). Pandanicola graminella comb. nov. from Festuca filiformis in Canary Island, West Africa. Mycoscience 41: 81-83.
4. Lu, B.S. & Hyde, K.D. (1999). The genus Anthostomella in Australia. Fungal Diversity 3: 99-106. (SCI)
5. Lu, B.S. & Hyde, K.D. (1999). Fungi from palms. XLI. Fasciatispora sabalicola: further collections from Florida, USA. Mycotaxon 71: 393-397. (SCI)
6. Lu, B.S. & Hyde, K.D. (2000). Species of Anthostomella from the Philippines, including A. variabilis sp. nov. and A. flagellariae comb. nov. Nova Hedwigia 70: 255-263. (SCI)
7. Lu, B.S., Hyde, K.D. & Ho, W. (1998). Spirodecospora gen. nov. (Xylariaceae, Ascomycotina), from bamboo in Hong Kong. Fungal Diversity 1: 169-177. (SCI)
8. Lu, B.S. and Hyde, K.D. (2000). Species of Anthostomella from Portugal, including A. cyperaceicola sp. nov. and A. scirpi sp. nov. Mycotaxon 74: 379-390. (SCI)
9. Lu, B.S. & Hyde, K.D. (2000). Species of Anthostomella from Brunei, including A. oblongatae sp. nov. Mycoscience 41: 223-226.
10. Lu, B.S. and Hyde, K.D. (2000). Anthostomella longa sp. nov. and note on other species on monocots from Hong Kong. Cryptogamie Mycologie 21(4): 207-214. (SCI)
11. Hyde, K.D., Goh, T.K., Lu, B.S. & Alias, S.A. (1999). Eleven new intertidal fungi from Nypa fruticans. Mycological Research 103: 1409-1422. (SCI)
12. Lu BS, Samuels GJ. (2003). Hypocrea stilbohypoxyli and its Trichoderma koningii-like anamorph: a new species from Puerto Rico on Stilbohypoxylon muelleri. Sydowia, 55(2):255-266. (SCI)
13.Lu BS,Hyde KD.(2003).Gigantospora gen. nov. (Xylariaceae, Ascomycota) from decorticated twigs in the USA, a new combination for Anthostoma gigasporum. Nova Hedwigia 76:201-206. (SCI)
14. Lu BS, Druzhinina IS, Fallah P, Chaverri P, Gradinger C, Kubicek CP, Samuels GJ. (2004). Hypocrea/Trichoderma species with pachybasium-like conidiophores: teleomorphs for T. minutisporum and T. polysporum, and their newly discovered relatives. Mycologia 96(2):310-342. (SCI)
15. Cao AX, Liu XZ, Zhu SF, & Lu BS. (2005). Detection of Pinewood nematode, Bursphelenchus xylophilus, Using a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Phytopathology 95:566-571. (SCI)
16. 路炳聲; 康瑞嬌; 金靜; 岳松濤; 李新鳳. (2008)格孢腔菌目三個中國新記錄種. 菌物學報,27(2):320-324
17. 路炳聲; 康瑞嬌; 岳松濤; 梁晨; 李新鳳. (2007)。炭角菌科埋座屬的一個中國新記錄種.菌物研究,5(4):193-194
18.Lu, B.S. and Hyde, K.D. (1998).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genus Anthostomella. In: Proceedings of the Asia-Pacific Mycological Conference on Biodiversity and Biotechnology, Hua Hin, Thailand: 260-263
19. 李新鳳 路濤 路炳聲 HYDE Kevin D. (2009). Emarcea rostrispora nom. nov. (Xylariaceae, Ascomycota) on wood from Taiwan. 菌物學報28(1):151-153 (通信作者)
20. 吳顯鵬; 路濤; 金靜; 張劍峰; 路炳聲。(2009)。采自山東沂蒙山的磚格孢屬一中國新記錄種。菌物研究 7(1): 6-8 (通信作者)
(五)主編、參編學術著作
1.植物病害檢疫學,參編,科學出版社,2005.
2.真菌學,第一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北京,2008
四、其他情況
第一屆亞太地區真菌多樣性和生物技術學術會議。泰國,1998年7月。 論文題目:Anthostomella屬的研究。
第九屆國際真菌大會。1999年8月,澳大利亞悉尼。 論文題目:澳大利亞Anthostomella的研究。
2000年亞洲真菌學術會議及第二屆亞太地區真菌多樣性及生物技術會議。中國香港,2000年7月。 論文題目:香港真菌總匯。
第五屆中韓菌物學術研討會。韓國首爾,2005年10月。 論文題目:中國小花口殼屬研究。
通訊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長城路700號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