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烏爾莉卡(路易絲·烏爾麗克)

路易莎·烏爾莉卡

路易絲·烏爾麗克一般指本詞條

路易莎·烏爾莉卡(瑞典文:Lovisa Ulrika;德文:Luise Ulrike;英文:Louisa Ulrika,1720年7月24日~1782年7月16日),普魯士公主瑞典王后,於1751年至1771年間在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易莎·烏爾莉卡
  • 外文名:Lovisa Ulrika
  • 出生日期:1720年7月24日
  • 逝世日期:1782年7月16日
  • 主要成就:普魯士公主,瑞典王后
個人簡介,王室背景,聯姻瑞典,瑞典儲妃,瑞典王后,王后孀居,子女,頭銜,

個人簡介

其夫為瑞典國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她有兩個兒子都成為了日後的瑞典國王,分別是古斯塔夫三世卡爾十三世

王室背景

路易莎·烏爾莉卡公主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與王后漢諾瓦的索菲亞·多蘿茜婭之女,因此也是拜羅伊特的弗蕾德里克·索菲·威廉明娜和腓特烈大帝的妹妹。她的瑞典名字“烏爾莉卡”是來自她的教母、瑞典女王烏爾莉卡·埃莉諾拉。公主經常與自己的教母通信,通常認為她將來一定會嫁給瑞典女王的兒子,而且瑞典女王也曾是她父親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王后人選。但最終烏爾莉卡·埃莉諾拉卻沒有孩子,路易莎·烏爾莉卡只得另擇夫婿,威爾斯親王都曾在候選人之列。
路易莎·烏爾莉卡
普魯士公主
1740年兄長腓特烈大帝登基,路易莎·烏爾莉卡被任命為奎德林堡神學院的副院長,此任命應是為封女主教王公(Princess-Abbess)頭銜,即升任院長職做準備。腓特烈二世似乎想將妹妹留在普魯士輔佐自己,然而和北方之國的聯姻卻改變了一切。

聯姻瑞典

由於時任瑞典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沒有子嗣,俄羅斯女沙皇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舉薦了霍爾斯坦-戈托普的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為瑞典王儲,同時也為王儲選好了新娘——普魯士的路易莎·烏爾莉卡公主。不過最初普魯士方卻更願意將路易莎·烏爾莉卡的妹妹安娜·阿瑪麗亞公主北嫁,因腓特烈大帝認為瑞典已進入“自由時代”,對於一個王權已被大幅削弱的王國來說,路易莎·烏爾莉卡將會是一個野心過大的王后。腓特烈將她描述為“傲慢、易怒,而且還是個陰謀家”,並提醒瑞典人不要被公主表面的友善所愚弄;同時他讚揚安娜·阿瑪麗亞公主性情溫和、“更能勝任”。腓特烈之所以會給出這樣的評價,是因為與統治欲極強的路易莎·烏爾莉卡相比,顯然安娜·阿瑪麗亞作為普魯士在瑞典的代表更容易為自己所操控。然而,瑞典方面卻更喜歡路易莎·烏爾莉卡。最終1744年8月29日,路易莎·烏爾莉卡與霍爾斯坦-戈托普的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在瑞典德羅特寧霍爾姆宮舉行了婚禮。

瑞典儲妃

瑞典人以極大的熱情歡迎路易莎·烏爾莉卡的到來,希望新來的王儲妃能夠解決這個國家的繼承人問題——直到路易莎·烏爾莉卡生下第一個孩子為止,瑞典王室已經超過五十年沒有任何新生兒的降生了。路易莎·烏爾莉卡不負眾望,子女的相繼出生和她天然的美貌都為她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路易莎·烏爾莉卡
瑞典王儲妃,Antoine Pesne繪
普魯士公主一到達瑞典,就被贈予德羅特寧霍爾姆宮的厚禮,那裡於是成為她和年輕宮廷的宅邸。路易莎·烏爾莉卡被人描述為美麗、言談文雅——完全按照法式的標準——並且對科學與文化很感興趣。卡爾·古斯塔夫·泰辛伯爵稱其為“天使的形體懷著神祗的心,”但同時也指出她非常高傲自大——這些缺陷使得路易莎·烏爾莉卡逐年失去了貴族階層以外的民眾的支持。
王儲夫婦和他們的“年輕宮廷”,每日以野餐遊玩、開化妝舞會、自演法式戲劇為娛樂,過著優雅輕閒的生活。路易莎·烏爾莉卡的第一個心腹女官是亨莉卡·朱莉安娜·馮·列文,一個狂熱的“禮帽黨”支持者。另一個有名的宮廷女官則是凱瑟琳·夏洛特·德·拉·嘉爾迪。“年輕宮廷”也受到泰辛伯爵的極大影響。泰辛伯爵正是赴普魯士護送路易莎·烏爾莉卡的瑞典大使,路易莎·烏爾莉卡在開始的幾年裡凡事大多聽取他和他夫人的意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王儲對於泰辛伯爵卻不怎么在意,不過1745年他任命泰辛伯爵為王家執法官,1746年任命其為王儲夫婦長子的家庭教師;烏拉·泰辛伯爵夫人也被任命為首席宮廷女官。泰辛伯爵為“年輕宮廷”準備了各種驚喜和新奇的點子,但也有人說他對王儲妃過分殷勤。路易莎·烏爾莉卡身為王儲妃時期,有編造的謠言稱她與泰辛伯爵有婚外情。後來路易莎·烏爾莉卡的兒子古斯塔夫三世曾如此回應這段無中生有的謠言:雖然泰辛伯爵確實曾愛上過她,但母親從未回應他的單戀,因為與一名貴族發生婚外情完全違背了路易莎·烏爾莉卡對任何事物固有的“天生的藐視”。
作為瑞典王儲妃的路易莎·烏爾莉卡在政治上非常活躍。1744年的聖誕節,她在拜訪泰辛伯爵時送給他一個月神黛安娜形象的燈籠,上書“唯願其光輝遍灑當今政制”。路易莎·烏爾莉卡的政治理想是絕對君主制,從聽到瑞典政體是如何運作的那一刻起她就對這個國家的憲法非常厭惡。她也很討厭瑞典的法律體系;有一次她發覺自己身陷一個陰謀時,她曾寫道:“這些法律如此奇怪,沒有證據僅有懷疑的話人們就不敢逮捕一個人,這使得個人的利益凌駕於王國之上。”在她自己的宮廷里,路易莎·烏爾莉卡身邊聚集的都是忠於“禮貌黨”的貴族,起初她與這些人聯合試圖恢復昔日的王權;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開始吸收來自各個黨派的力量,並建立了所謂“王家宮廷黨”。1746年兒子出生以後,王儲夫婦也開始接納來自“便帽黨”的人士。路易莎·烏爾莉卡學習了瑞典語並訪問了一些便帽黨最重要的成員。關於對便帽黨國會議員Kalsenius的拜訪,她寫道:“(他)簡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惡徒,但直到能拉攏他之前我是不會離開的。若想達成心中的目標,這是唯一的手段。”1747年,路易莎·烏爾莉卡通過賄賂議員影響了議會投票。大概因為她一向厭惡瑞典與俄羅斯間的聯盟,當年投票的結果是支持瑞典、普魯士和法國的三國聯盟。

瑞典王后

文化影響
1751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即位瑞典國王,路易莎·烏爾莉卡加冕為王后。身為王后的她使昔日弗雷德里克一世在位時被漠視的宮廷重獲生機。王后在德羅特寧霍爾姆宮建立了一座劇院,不過她對於戲劇的品味是完全法式的,甚至用法國的杜·隆德爾劇團替換下了瑞典國家劇院Bollhuset劇團的演出,從而阻撓了瑞典本土戲劇的發展。法式風潮的戲劇僅僅使得貴族階級人士得以欣賞,因為法語是當時多個歐洲宮廷(柏林,聖彼得堡,德勒斯登,馬德里等)通用的貴族語言。
路易莎·烏爾莉卡(路易絲·烏爾麗克)
瑞典王后,繪者Antoine Pesne
路易莎·烏爾莉卡對於瑞典文化的最大貢獻則是在1753年建立了瑞典王立文學院(1786年由古斯塔夫三世改建後即今日的瑞典文學院),其成員包括著名的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路易莎·烏爾莉卡是一個熱心的科學與文藝的贊助人,受她庇護和支持的科學家與藝術家包括卡爾·林奈、畫家烏爾莉卡·派斯克(Ulrika Pasch)以及詩人海德薇格·夏洛塔·諾登弗呂希特(Hedvig Charlotta Nordenflycht)。直到1752年由國家負責給諾登弗呂希特支付600里弗的贍養金以前,路易莎·烏爾莉卡一直不間斷地自掏腰包支付這筆錢。1757年王后大膽認養了奴隸出身的非洲黑童古斯塔夫·拜丁(Gustav Badin),將之與王子公主一同撫養的同時卻賦予了他許多王家子弟不能擁有的特權,對其放任自流。路易莎·烏爾莉卡此舉旨在驗證盧梭和林奈的一些理論,而“高貴的野蠻人(noble savage)”理念正是王立文學院的研究內容之一。
重組心腹
1754年標誌著泰辛伯爵從宮廷中心的脫離。從1751年開始,他似乎就已失去昔日高貴的地位,並寫道:王后已不再和他討論政事而且“聲稱她不再參政”。前一年的時候,泰辛伯爵曾說服路易莎·烏爾莉卡同意她的長子與一位丹麥公主訂婚,然而路易莎·烏爾莉卡卻另有自己的新娘人選。據稱那個時候的泰辛伯爵已經無法掩飾自己對王后的迷戀,而且人們注意到國王開始公開“反對”他。1769年古斯塔夫王儲寫道:那時泰辛伯爵向母親做出的暗示“已遠遠偏離了對王座應有的尊敬”。最終在驚詫地跪著的泰辛伯爵面前,路易莎·烏爾莉卡告訴國王泰辛伯爵和泰辛伯爵夫人將失去他們在宮廷里的地位——王后僅僅表示她將很想念泰辛伯爵夫人。1756年她任命烏爾莉卡·馮·杜班——在1748年取代亨莉卡·朱莉安娜·馮·列文成為王后的心腹——為新的首席宮廷女官。杜班是前王后烏爾莉卡·埃莉諾拉的心腹女官艾莫倫夏·馮·杜班的侄女,她在宮廷內的評價是典型的阿諛奉承型廷臣。
1756年政變
路易莎·烏爾莉卡王后不僅操控著自己的丈夫,也主宰著整個宮廷。如果瑞典的王權沒有在1718年和1720年被兩次大幅度削弱的話,那么瑞典的真正統治者就將是這位來自普魯士的王后。然而此刻的瑞典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議會制,君主制不過是個名銜,國王的地位如同裝飾品。來自一個絕對君主制國家的路易莎·烏爾莉卡對這種現狀非常不滿,她既不能理解也無法容忍議會;對她來說,一個出身王族的人要在王宮的會客室接待農民是不能被接受的事情,然而她卻不得不會見農民階層的議會代表。議會的種種行為使得王后被激怒了:議會先是強迫國王放棄了對霍爾斯坦王位的繼承權,然後又選定丹麥公主為王儲的妻子,代替了路易莎·烏爾莉卡原本的德國公主人選。更加火上澆油的是一位議會黨黨人C.F.謝弗成為了她兒子的教師。1755年,議會作出決議,如果出現國王拒絕簽署議會通過法案的情況,加蓋一個印章即可代替國王的作用。為了表達自己對議會的輕蔑,路易莎·烏爾莉卡利用各種宮廷禮節來羞辱議員們。他們的馬車在通過宮門時會被攔下,並不得不一等好幾個小時;會見時她讓議員坐在她面前又低又矮的小凳子上以提醒他們地位之間的差距。王室與議會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變革的想法在路易莎·烏爾莉卡腦中不斷成熟。
加冕三個月後,路易莎·烏爾莉卡開始召集貴族階層中的支持者,計畫一場推翻政府、解散議會的政變,以期能在瑞典重建絕對君主制。不過她的丈夫在即位時曾發誓尊重國家的憲法,這給她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她的追隨者們被成為hov-partiet(王家宮廷黨),成員多是因個人原因反對議會的貴族男士,並期望政變成功後能從王后獲得賞封。在宮廷劇院裡,來自法國和義大利的劇團上演了一些特地選定的劇目,劇情暗示一個王國應由其王國來掌控。
為了給政變籌集經費,路易莎·烏爾莉卡抵押了結婚時作為國家禮物贈送給自己的珠寶,甚至還有一些屬於國家財產的王位珠寶:她用玻璃代替了王后冠冕上的44顆鑽石,這些昂貴的鑽石被她在柏林秘密典當出去。然而王后的一位女官烏爾莉卡·斯特朗菲爾特將王位珠寶遺失的事情報告了議會政府,因為這一勇敢的舉動,她後來被授予“Standernas dotter(議會之女)”的榮譽稱號,並獲得了一筆2000里弗的贍養金。由於王位珠寶是國家財產,政府於是向王后提出要察看這些首飾。路易莎·烏爾莉卡拒絕了政府的要求,並否決了政府調查任何宮廷事務的權利。就在這時國王染疾,政府遂決定暫時撤出以便讓國王安心養病,這使得王后有時間取回鑽石來通過政府的檢察。同時,武器和子彈都在暗中製造,政變的計畫是僱傭罪犯在街道製造混亂,然後武裝的保皇黨人會封阻街道,最後國王會來到廣場“重新控制大局”,而民眾則將“讚美他是拯救人民於議會的救世主”。
然而這場政變卻功虧一簣。討論相關計畫的秘密地點是保皇黨人恩斯特·安傑爾的酒店。安傑爾是黑森-卡塞爾的馬克西米連的私生子,這位他無法被承認的父親正是前瑞典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的弟弟。安傑爾經常強調自己的王家血脈。1756年6月21日,警察聽到醉酒的恩斯特·安傑爾在談論政變,於是隨即將他逮捕並審問。第二天,對貴族的大規模逮捕立刻展開。當夜國王夫婦在德羅特寧霍爾姆宮,當他們第二天回到斯德哥爾摩時,城內已經擠滿了軍隊。密謀推翻議會的計畫被徹底暴露,議會投票通過了四位貴族的死刑,這四人於王宮外的Riddarholmstorget廣場(今Birger Jarls torg廣場)在上千圍觀者面前被斬首。三天后,恩斯特·安吉爾與另外三名貴族也被斬首。更多的人被送進監獄,處以鞭刑、流放、枷刑示眾,在議會有席位者則被除名。
路易莎·烏爾莉卡王后,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收到了由大主教傳達的議會措辭強硬的通知。議會要求她必須呈上一封表達自首及悔恨的信。大主教後來曾回憶說她的眼中充滿“憤怒與悲傷的淚水”,而路易莎·烏爾莉卡自己寫道她當時試圖表現出“所能體現的一切冷酷和輕蔑”:她所悔恨的除了政變失敗,並無其他。國王最後向大主教口頭髮表一份聲明:如果王后再次嘗試相同性質的活動,他就會以遜位來謝罪。
其他政治活動
1756年,她試圖恢復君主制的政變失敗了。同年,瑞典與她的母國普魯士開戰,路易莎·烏爾莉卡對此極力反對。儘管如此,王后在之後的很多年裡仍然是個大權在握的角色,多年來和政府發生多次爭執。1763年,政府請求路易莎·烏爾莉卡向她的兄長、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寫信,希望以此阻止七年戰爭後的普魯士吞併瑞典在德意志的省份波美拉尼亞。路易莎·烏爾莉卡被極力勸說後最終同意寫信,並成功地說服了普魯士,這對於王后來說是她在議會的一大勝利。做為對王后此舉的感激,政府代她償還了全部的負債,這使得路易莎·烏爾莉卡有富餘的金錢來賄賂國會議員。此時她的計畫就是通過賄賂來改寫憲法。
不過1766年以後,路易莎·烏爾莉卡的努力失敗了,她的政治活動也基本就此結束;1766年到1771間,反議會勢力已不再寄期望於王后,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她的兒子古斯塔夫王儲。路易莎·烏爾莉卡與兒子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她曾希望兒子能娶她最喜歡的姐姐的女兒、布蘭登堡-施威特的菲利碧娜為妻,但最後卻不得不被迫同意讓丹麥公主索菲亞·瑪格達萊娜成為自己的兒媳;而1766年古斯塔夫王儲欣然與丹麥公主索菲亞·瑪格達萊娜成婚的態度更是讓路易莎·烏爾莉卡極為不悅。1768年的國王退位風波中,整個國家瀕臨政變的邊緣,此時保皇黨人第一次擁護了王儲,而非一直以來的領袖路易莎·烏爾莉卡王后。
路易莎·烏爾莉卡傲慢的個性、激進的政見以及她與議會之間的矛盾都使得她人們對她的好感度逐年下降。泰辛伯爵曾寫道:“我們的王后如果生為臣子,絕對會是一個最忠誠的共和黨員。”遺憾的是,路易莎·烏爾莉卡出身的那個階級卻必須以鬥爭來保持他們的特權與權力。

王后孀居

1771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國王病逝,路易莎·烏爾莉卡成為了王太后。此時的她在瑞典已極其不受歡迎,當時她的兒子王儲正在巴黎,父親的噩耗傳來後,新國王立即寫信下令將王太后保護起來,因為他“知道我的母親有多么不受人愛戴”。
路易莎·烏爾莉卡(路易絲·烏爾麗克)
古斯塔夫三世,繪者Alexander Roslin
1772年,路易莎·烏爾莉卡的兒子、新國王古斯塔夫三世通過加強王權,成功終結了瑞典的“自由時代”,完成了她1756年沒能做到的事情,這給了路易莎·烏爾莉卡極大的安慰和滿足。在政變發生時,路易莎·烏爾莉卡和女兒正在柏林,她隨後來到瑞典屬波美拉尼亞。這個位於德意志土地上的瑞典飛地表示向新的國家體系效忠。當她的兄長腓特烈二世告訴她鄰國將攻擊瑞典時,她回信說她將與他抗爭到底,用自己的鮮血守衛波美拉尼亞。
不過,意志堅強的路易莎·烏爾莉卡卻一直也沒能處理好自己王太后的身份,她生命中最後的年月是在苦澀中度過的。她以為自己終於會成為瑞典王座後真正的統治者,然而她的兒子卻清楚地告知母親他將獨立統治這個國家,母子倆的關係愈加惡化。1772年,古斯塔夫三世插手母親的計畫,阻止將布蘭登堡-施威特的菲利碧娜嫁給二弟卡爾(即日後的卡爾十三世)。1774年,卡爾娶霍爾斯坦-戈托普的海德薇格·伊莉莎白·夏洛特為妻,古斯塔夫三世為此事付出的代價是同意母親在弗雷德里科夫城堡另建一個單獨的宮廷。1777年,路易莎·烏爾莉卡不得不將德羅特寧霍爾姆宮賣給國王。她和兩個兒媳的關係都很差:她稱丹麥的索菲亞·瑪格達萊娜為“冷漠而內向”,霍爾斯坦-戈托普的海德薇格·伊莉莎白·夏洛特則是“水性楊花”。
1777年到1778年,古斯塔夫三世的長子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儲的生父身份遭質疑,繼承醜聞爆發。路易莎·烏爾莉卡王太后因成為了這場事件中的中心人物而與兒子矛盾升級。1777年,她的次子卡爾王子和三子弗雷德里克·阿道夫王子拜訪了她,並感嘆說所有宮廷里的女人都有情夫,惟有他們的母親王太后是個例外。路易莎·烏爾莉卡則提示難道當今王后不是例外?王子們笑著問母親是否聽過索菲亞·瑪格達萊娜王后與貴族阿道夫·弗雷德里克·蒙克伯爵之間的流言。王太后聽說此事後非常失望,並命令卡爾王子調查真相,因為她不能容忍“一個普通貴族的普通血脈”危及王位的繼承。卡爾王子、蒙克伯爵與國王三人之間關於此事都互相進行了交談,卡爾王子對國王說一切都是王太后的錯誤判斷所致。國王與王太后之間又是一番爭吵,事態逐漸擴大,到1778年王后生下兒子時,所有人都認為孩子的父親是蒙克伯爵。路易莎·烏爾莉卡隨後指控國王有意讓王后懷上其他男人的孩子,醜聞的性質愈發惡劣,國王甚至威脅要將王太后流放到波美拉尼亞去。在這場矛盾中,路易莎·烏爾莉卡最寵愛的兩個最小的孩子——弗雷德里克·阿道夫王子和索菲亞·艾伯蒂娜公主始終都支持母親。最終,就像1756年的恥辱一樣,路易莎·烏爾莉卡被迫作出一份正式的聲明,取消對國王的不合理指控。除了國王夫婦之外所有成年王室成員都在這份聲明上籤了字,另有六位議會議員也簽名作證。自此,路易莎·烏爾莉卡與古斯塔夫三世之間的關係再也沒能修復,直至1782年7月16日王太后去世。
路易莎·烏爾莉卡(路易絲·烏爾麗克)
1775年的王太后,繪者Alexander Roslin

子女

1. 死產(1745)
2.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1746-1792)
3. 瑞典國王卡爾十三世(1748-1818)
4. 弗雷德里克·阿道夫王子(1750-1803)
5. 奎德林堡神學院院長索菲亞·艾伯蒂娜(1753-1829)

頭銜

普魯士的路易莎·烏爾莉卡公主殿下(1720~1744)
瑞典王儲妃殿下(1744~1751)
瑞典王后陛下(1751~1771)
瑞典王太后陛下(1771~17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