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團村

路團村

路團村位於黎平縣壩寨鄉境內東北面。距鄉政府駐地3公里。東於青龍村接壤,西與壩寨村毗鄰,南與錦團村相連,北與德鳳鎮中和村交界。黎榕公路和八舟河上游穿境而過。海拔590米,年平均氣溫16℃左右,最高氣溫達35—36℃,最低氣溫零下4—5℃,無霜期230天。所處地理位置跨東經1080 581,北緯260 121之間。總面積12.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路團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12.8平方公里
  • 人口:1285人
歷史沿革,基礎設施,人口資源,經濟發展,

歷史沿革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屬武陽所,永樂十一年(1413年)屬古州轄地。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屬古州蠻夷司轄地。民國元年(1912年)屬靖保管轄。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廢區劃鄉屬器寨鄉管轄。1944年器寨鄉遷至路團改稱路團鄉直至1961年成為路團鄉、工區所在地。1961年路團工區遷至壩寨,當年更名為壩寨公社,1984年社改鄉,生產大隊改村民委員會,生產小隊改村民小組,直至1992年2月撤區並鄉後仍屬壩寨鄉管轄。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1995年國家投資1萬元,自籌5萬元修建同德橋水泥拱橋一座。是年集資115萬元接通國家電網。2000年集資5萬元進行農網改造。1997年開通程控電話,現全村共裝有電話機186門。2002年總投資6.8萬元進行村寨道路硬化工程(國投1.8萬元,自籌5萬元)。2003年國家投資8萬元,自籌5萬元建成同德橋風雨橋一座。

人口資源

該村所轄有6個村民小組294戶,1285人,原鄉四個自然寨,即:大寨、上街、下街、楊家寨。現在由於居住條件的改善和人口發展因素延伸該村上下兩頭約1公里。有侗、漢、苗三種民族,16個姓氏,以侗族為主,占60%以上,漢族次之,苗族極少。全村耕地面積651.71畝,其中稻田面積621.71畝,土30畝,是全鄉壩子田最寬的村,約45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2.5%。是進行規模和規範生產的產糧壩區。近幾年縣、鄉兩級經常性地在該村開展各種農業示範性項目。為增加糧食產量和農民增收創造有利的優越基礎。

經濟發展

經濟的發展在於人們思想意思觀念的轉變程度,85年以前的計畫經濟體制嚴重製約了人們的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意識,經濟發展緩慢,人年平均純收入僅118元。進入90年代以後,認識到市場經濟是社會發展趨勢。抓經濟,謀發展形成當今的唯一共識,全村各類行業都有一定數量從業人員,有種養殖業、加工業、運輸業、建築業、商業、飲食服務業和外出務工等。且經濟收入可觀。2010年年均純收入達2086元。如今家家都有家用電器、電視機、洗衣機、冰櫃基本普及,部分家庭購有生產機構和運輸機械。居住條件也大有改變,家家都是寬敞的住房,少數甚至蓋有磚混結構樓房。如今的巨大變化體現了黨的富民政策和民眾的艱苦奮鬥。
路團村是侗、漢、苗聚居的村寨,民族習俗各別有異,隨著社會的變革發展,已逐步演變成統一性的習俗禮儀。但在某方面還保持本民族的傳統,如侗族的唱侗歌、鬥牛、“勿耶”等。
同德花橋的建成既保留著濃厚的民族色彩,也顯示了全村各民族團結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