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克·帕西弗(Luc Perceval),1957年5月30日生於比利時羅梅爾,上海戲劇學院國際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克·帕西弗
- 出生日期:1957年5月30日
- 外文名:Luc Perceval
人物經歷
在安特衛普(Antwerp)學習表演。作為一名演員,受聘於安特衛普市政劇院荷蘭皇家劇院。1984年,他和蓋伊·朱斯特(Guy Joosten)一起在“藍色星期一公司”( Blauwe Maandag Compagnie)成立了一個獨立劇團,與“塵土飛揚劇院”( the dusty repertory theatre)對抗。1998-1999年,劇團被荷蘭皇家劇院合併,並命名為“巡演劇院”( Het Toneelhuis),帕西弗為藝術總監。他所創作的弗蘭芒語作品榮獲了許多獎項,包括1990年哈利亞(Halia)藝術獎:多次受邀參加荷蘭和比利時的戲劇節。他的《戰鬥!》還榮獲了藝術創新獎,德語版《戰爭》(Ten Oorlog)(2000《今日戲劇》雜誌劇評觀察劇目)。他在巡演劇院的契約在2005年到期,之後他開始擔任柏林列寧廣場劇院的專任導演。
早在1980年路克·帕西弗就聞名於比利時。他的“藍色星期一公司”使他成為“弗蘭芒斯浪潮”(Flemish Wave)的反叛者之一,用日常語言將經典劇目本土化,以對抗受政府資助的市政劇院。他用壯觀的莎士比亞馬拉松戲劇形式排演的劇目《戰鬥!》獲得了超於弗萊芒語言區之外的突破性的成功。
隨後經過幾個月的彩排,已經是安特衛普市政劇院的經理人的帕西弗,與德國演員一起,重新研究並演繹了這個已經在比利時演出獲得成功的12小時時長的歷史劇。這次比利時和德國兩國藝術家聯合製作的長篇巨製在漢堡劇院和薩爾斯堡戲劇節演出,並應邀參加2000年柏林戲劇季,使帕西弗幾乎一夜成名。自此之後他成為了歐洲戲劇界當之無愧的大導演。
帕西弗一直致力於回歸莎士比亞。在《李爾王的痛苦》(2002)一劇中,他把李爾王改編成一個住在老人家裡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一個滿口胡言的老人將自己想像為李爾王。這部作品招來頗多評議(“shrunken theatre”)。他在慕尼黑Kammer劇院演出的《奧賽羅》(2003)也引起了爭議性的評論。
帕西弗強調他不想把自己的導演風格像“商標”一樣強加於戲劇文本。“我對重複我自己從沒興趣。每一部戲都有它自己的語言和形式,它自己的秘密。”事實確實如此,《戰鬥》中狂暴的形象和他在慕尼黑上演的Jon Fosse版的《秋天的夢》(該劇受邀參加2002年柏林戲劇節)中神秘幽遠的氣氛相差是如此之大。儘管如此,帕西弗的戲劇作品特徵依然十分鮮明,那就是他尋求兩極的對比:驚聲尖叫與沉默是金。肢體語言占主導地位。他想創造原始的環境,原初的大自然。相形之下,語言逐漸淡出,成為背景——這是他時常批評的。對他來說,語言僅僅是一種感嘆,一種單調冗長的陳述, 一種平庸的日常用語。
不難理解,帕西弗偶爾也會創作一些古典的作品作為古風雅韻風格的嘗試。在《Aars!》(2000)中他把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提亞》描述成一場兇殘的家庭災難集合,仇恨的爆發,貪婪和暴力,一篇在發霉的廚房和冷漠的空間之間引發的長篇大論。這部作品中聲光電的暴風雨中,在進攻和退縮時激烈的畫面中,在對幸福的渴望何無法安撫的孤獨中,語言退化為尖叫和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