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意願及其支付行為研究》內容簡介:流域生態補償研究是國內外生態系統服務支付和生態補償理論研究領域的重點課題之一。《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意願及其支付行為研究》在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述評的基礎上,分析認為不論是在(準)市場機制還是在政府機制下,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都是以利益相關者的補償意願和支付行為作為有效實施的基本條件的。因此,《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意願及其支付行為研究》定位於生態補償理論中的“補償意願”和“支付行為”問題,將研究對象確定為遼河這個具有跨區域特徵的河流,通過對其進行調查分析和實地考察,套用生態價值評估技術和環境經濟分析方法,分別從流域居民和地方政府的研究視角出發,基於生態補償理論研究基礎和環境經濟管理的原理方法,以流域生態補償的價值評估及其支付行為為研究主線,以遼河流域及其利益相關者為研究重點,以流域生態補償制度構建為研究目標。
基本介紹
- 書名: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意願及其支付行為研究
- 作者:徐大偉 趙雲峰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4137289
- 外文名:Research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Willingness and Payment Behavior of Trans-Regional River Basin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意願及其支付行為研究》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1緒論
1.1研究背景、學術意義與理論基礎
1.1.1問題提出
1.1.2學術價值
1.1.3基本概念
1.2研究流域的發展概況及研究對象的選擇依據
1.2.1研究流域的基本概況
1.2.2流域水環境特徵與生態建設目標
1.2.3研究對象的選擇依據
1.3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的文獻綜述與研究架構
1.3.1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1.3.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3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1.3.4本研究的主要創新點
2流域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構成與環境經濟分析
2.1流域生態補償的基礎理論構成
2.1.1可持續發展理論
2.1.2公共物品理論
2.1.3環境外部性理論
2.1.4生態產權理論
2.1.5生態系統理論
2.1.6生態服務功能理論
2.1.7自然資源價值論
2.1.8生態環境價值理論
2.1.9流域生態補償理論構成總結
2.2流域生態補償的環境經濟制度分析
2.2.1生態環境價值的經濟學理論分析
2.2.2流域生態環境的外部效應與環境產權
2.2.3環境產權制度的缺失與環境規制低效的制度根源
2.2.4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機制的制度經濟分析
3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補償的動力機制與補償機理研究
3.1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1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狀況分析
3.1.2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3.2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分析及模型構建
3.2.1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分析
3.2.2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驅動力模型
3.3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及運行機理分析
3.3.1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系統的環境狀況
3.3.2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分析
3.3.3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服務補償運行機理模型構建
4居民償付意願視角下的遼河流域生態補償價值差異性分析
4.1國內外關於WTP與WTA的研究評述
4.2遼河流域生態價值的WTP與WTA差異性分析
4.2.1遼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問卷設計
4.2.2遼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調查實施
4.2.3WTP與WTA分布差異的統計分析
4.2.4WTP與WTA的影響因素差異分析
4.2.5WT與WTA值的比較分析
4.2.6WTP與WTA差異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4.3基於WTP與WTA差異性的遼河流域生態價值分析結論
5遼河流域生態補償的主客體分析及其支付行為模式研究
5.1流域生態補償主客體分析的意義
5.2流域生態補償的主客體及其行為模式
5.2.1流域生態補償的主體和客體
5.2.2基於WTP和WTA的生態補償支付行為模型
5.3流域生態補償的個體支付行為和政府支付行為
5.3.1流域生態補償的個體支付行為
5.3.2流域生態補償的政府支付行為
5.3.3流域生態補償支付方的相互關係
5.4流域生態補償的支付行為模型及其特點
5.4.1無政府生態政策主導的受益者自願性支付行為模型
5.4.2有政府生態政策主導的受益者規制性支付行為模型
6基於生態補償銀行的流域生態補償制度體系設計與案例研究
6.1流域生態補償的制度分析和實踐探索
6.2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制度及其實施流程
6.2.1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制度
6.2.2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實施流程
6.3我國生態補償制度存在的問題、建設啟示與制度建設
6.3.1我國現有生態補償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6.3.2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制度對我國生態補償的啟示
6.3.3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制度體系設計措施
6.4遼河流域生態補償制度體系設計試點探索的案例研究
6.4.1遼河流域生態建設的背景與目標
6.4.2遼河流域生態補償的制度建設與補償標準
6.4.3遼河流域生態補償的主要形式與實施辦法
6.4.4遼河流域生態補償方式試點改革的發展方向
7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7.1研究結論
7.2政策建議
7.3研究不足與展望
附錄遼河流域生態補償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1.1研究背景、學術意義與理論基礎
1.1.1問題提出
1.1.2學術價值
1.1.3基本概念
1.2研究流域的發展概況及研究對象的選擇依據
1.2.1研究流域的基本概況
1.2.2流域水環境特徵與生態建設目標
1.2.3研究對象的選擇依據
1.3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的文獻綜述與研究架構
1.3.1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1.3.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3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1.3.4本研究的主要創新點
2流域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構成與環境經濟分析
2.1流域生態補償的基礎理論構成
2.1.1可持續發展理論
2.1.2公共物品理論
2.1.3環境外部性理論
2.1.4生態產權理論
2.1.5生態系統理論
2.1.6生態服務功能理論
2.1.7自然資源價值論
2.1.8生態環境價值理論
2.1.9流域生態補償理論構成總結
2.2流域生態補償的環境經濟制度分析
2.2.1生態環境價值的經濟學理論分析
2.2.2流域生態環境的外部效應與環境產權
2.2.3環境產權制度的缺失與環境規制低效的制度根源
2.2.4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機制的制度經濟分析
3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補償的動力機制與補償機理研究
3.1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1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狀況分析
3.1.2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3.2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分析及模型構建
3.2.1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分析
3.2.2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驅動力模型
3.3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及運行機理分析
3.3.1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系統的環境狀況
3.3.2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分析
3.3.3遼河上游渾河流域生態服務補償運行機理模型構建
4居民償付意願視角下的遼河流域生態補償價值差異性分析
4.1國內外關於WTP與WTA的研究評述
4.2遼河流域生態價值的WTP與WTA差異性分析
4.2.1遼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問卷設計
4.2.2遼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調查實施
4.2.3WTP與WTA分布差異的統計分析
4.2.4WTP與WTA的影響因素差異分析
4.2.5WT與WTA值的比較分析
4.2.6WTP與WTA差異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4.3基於WTP與WTA差異性的遼河流域生態價值分析結論
5遼河流域生態補償的主客體分析及其支付行為模式研究
5.1流域生態補償主客體分析的意義
5.2流域生態補償的主客體及其行為模式
5.2.1流域生態補償的主體和客體
5.2.2基於WTP和WTA的生態補償支付行為模型
5.3流域生態補償的個體支付行為和政府支付行為
5.3.1流域生態補償的個體支付行為
5.3.2流域生態補償的政府支付行為
5.3.3流域生態補償支付方的相互關係
5.4流域生態補償的支付行為模型及其特點
5.4.1無政府生態政策主導的受益者自願性支付行為模型
5.4.2有政府生態政策主導的受益者規制性支付行為模型
6基於生態補償銀行的流域生態補償制度體系設計與案例研究
6.1流域生態補償的制度分析和實踐探索
6.2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制度及其實施流程
6.2.1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制度
6.2.2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實施流程
6.3我國生態補償制度存在的問題、建設啟示與制度建設
6.3.1我國現有生態補償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6.3.2美國生態補償銀行制度對我國生態補償的啟示
6.3.3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制度體系設計措施
6.4遼河流域生態補償制度體系設計試點探索的案例研究
6.4.1遼河流域生態建設的背景與目標
6.4.2遼河流域生態補償的制度建設與補償標準
6.4.3遼河流域生態補償的主要形式與實施辦法
6.4.4遼河流域生態補償方式試點改革的發展方向
7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7.1研究結論
7.2政策建議
7.3研究不足與展望
附錄遼河流域生態補償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