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師學臨床系列叢書:章真如

跟名師學臨床系列叢書:章真如

《跟名師學臨床系列叢書:章真如》通過“醫學泛論”、“診余醫話”、“醫案錄驗”、“臨床論理”四個部分介紹了作者從醫幾十年的經驗心得、教學體會。全書內容豐富、全面,包括了醫術、醫德、醫史等諸多方面。可供中醫學工作者及愛好者借鑑。

基本介紹

  • 書名:跟名師學臨床系列叢書:章真如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頁數:293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作者:章真如
  • 出版日期:2010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746540, 750674654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跟名師學臨床系列叢書:章真如》:暢銷十年的名醫真傳。學大師妙手回春,品先生醫者仁心。

圖書目錄

醫學泛論
滋陰療法發揮
從腎論治
辨證與辨病
再論丹溪治痰
“三焦”及其功能
脾升胃降的臨床意義
論甘溫除大熱
肝病治腎與腎病治肝
“反治法”臨床套用
中藥功能及其臨床特點
桂枝略論
狐惑病與白塞病

診余醫話
朱丹溪與葛可久
徐靈胎與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
近代經方大師祝味菊軼事一則
金元四大學派仍在流傳
病名、證候與辨證
診斷與辨證不可混淆
治則與治法是戰略思維
脾陰與胃陰
腦腎發病與腦腎辨證原則
溫病從此少見於中醫臨床
膽胃不和
實事求是話診脈
談談幾種特殊舌象
“舍舌從證”與“舍證從舌”
臨證用藥應注意幾個問題
桂枝湯類方的雙向調節
一味丹參其功用能同四物嗎
止咳平喘話小青龍
肝經槓連捉濕熱話用龍膽瀉肝湯
舌麻不知何因
情緒緊張也會致眩暈
治癒一例頑固性復發性唇炎
脈痹與血栓性靜脈炎
學齡女孩為何患崩漏
中醫會診不能人多
各種檢查防止發生副作用
很多醫療知識來自病家
不可疏忽“迴光返照
習中醫者也要學些書法
研究中醫不可不懂些古文
朱丹溪遺留詩句

醫蘭槳盼案錄驗
急性黃疸性肝炎案
B型肝炎案
藥物中毒性肝炎案
肝硬化腹水案
肝膿瘍案
膽囊結石案
膽石梗阻性黃疸案
膽心綜合徵案
膽胃綜合徵案
慢性胰腺炎案
滑動性食道裂孔疝案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案
病毒性心肌炎案
右下肺炎案
粟粒性肺結核合併肝功能損害案
結核性胸膜炎案
慢性腎小球腎炎案
出血性局灶性慢性腎炎霸茅悼拘案
紫癜性腎炎案
糖尿病並發腎病案
右腎多發性結石案
亞急性甲狀腺炎案
甲狀腺瘤案
甲狀腺功能亢進案
甲狀腺功能減退案
重症肌無力案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盜汗)案
癲癇案
血管神經性頭痛案
小兒眨眼案
耳咽管炎案
復發性口腔潰瘍案
乳腺病案
過敏性紫癜案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案
血栓性靜脈炎案
丹毒案
精囊炎案
前列腺炎案
前列腺增生案

臨床論理
運用補陽還五湯經驗
辨證論治B型肝炎並發膽囊炎32例
臨證經驗三則
……
套用黃芪經驗談

文摘

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故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人。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可見人體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臟腑經絡以及氣血陰陽的相互關係,無不依賴於氣機升降出入。而脾胃的升降,對整體氣機的升降出入至關重要,因飲食人口,經胃的腐熟,脾的運化,清者為精微物質,轉輸於脾而被吸收,脾氣主升(靠腎陽的溫煦),將水谷精微及津液上輸於心、肺,化生營衛氣血,通過肺朝百脈,氣血流動而供養全身。濁者為糟粕,賴胃氣下降的推動作用,經小腸的分清別濁,下傳大腸,排出體外。升降相因,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轉輸、排泄的過程。二、病理脾胃是表里關係,一髒一腑,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燥濕相濟,升降相因,對立統一蜜朽堡,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保持動態的平衡。如飲食不當,或勞倦過度,或內傷七情,或六淫外襲,或他髒影響,或醫藥誤治等原因,損傷脾胃,升降失調,或升多降少、或只升不降、或降多升少、或只降不升,都可導致脾胃功能的動態平衡,升降失職,疾病生焉。如見之於脾,則運化失常,而出現胸脘痞滿、納呆、便溏、姜辨槓姜身重浮腫、脾不統血的出血等症。見之於胃,則胃氣上逆,導致呃逆嘔吐,脘腹脹滿,大便不通等症。脾胃雖可各自發病,但由於表里關係,往往彼此互為影響,同時脾胃既為氣血生化之源,又是體內產生致病因子的一個場所。脾主運化,在腎陽的溫煦下,一方面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如脾虛失運,則化源日竭,釀致氣虛血弱、臟腑失養、功能失調而發生多種疾病,如脾不制水而生的水腫等;脾虛肺弱所致的虛勞、咳喘等。

序言

中醫藥是我國的國粹之一,也是我國最具世界影響的重套符文化影慨標誌,為,人類的健康保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主要特點是講究經驗與傳承。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名老中醫的醫學經驗正面臨失傳的危險。1996年17月,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管理辦法》,決定“九五”期間在全國開展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隨後,各地也紛紛出台了相應的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和保護計畫。為配合此項工作,我社於1998年,推出了《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
本套叢書選取了鄧鐵濤、周仲瑛、焦樹德、何任、張琪等國家第一批名老中醫中的30餘人,由其本人或親傳弟子收集整理他們在臨床i各科病證方面的獨到辨治經驗,尤其是立法、處方、用藥經驗。突出反映了這些著名老中醫在中醫藥臨床方面的精深造詣。叢書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並於2001年獲得了第十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三等獎。
  

序言

中醫藥是我國的國粹之一,也是我國最具世界影響的文化標誌,為,人類的健康保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主要特點是講究經驗與傳承。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名老中醫的醫學經驗正面臨失傳的危險。1996年17月,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管理辦法》,決定“九五”期間在全國開展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隨後,各地也紛紛出台了相應的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和保護計畫。為配合此項工作,我社於1998年,推出了《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
本套叢書選取了鄧鐵濤、周仲瑛、焦樹德、何任、張琪等國家第一批名老中醫中的30餘人,由其本人或親傳弟子收集整理他們在臨床i各科病證方面的獨到辨治經驗,尤其是立法、處方、用藥經驗。突出反映了這些著名老中醫在中醫藥臨床方面的精深造詣。叢書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並於2001年獲得了第十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