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

跑鞋

跑鞋又名運動鞋,根據生物力學的需要跑鞋可分為提供減震性、提供穩定性、提供運動控制三大類。提供減震性的跑鞋,通常有較柔軟的夾層鞋底,輔助足部在運動時均勻受力,幫助足部減震。鞋體通常較輕,穩定性會相對較差。

提供穩定性的跑鞋,鞋底通常具有受力均勻的柱子或內側具有夾層結構。

提供運動控制的跑鞋,通常比較堅硬,能減小或控制足部的過度內翻,防止腳踝受傷,這種跑鞋的重量通常要比其他跑鞋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跑鞋
  • 外文名:Running shoes
  • 分類:減震性,穩定性,運動控制
  • 別名:運動鞋
結構,分類,鞋底,特殊的設計,選擇,介紹,濕腳印測足型,正常足型,提醒,適宜,磨損部位,嚴重的旋內,科學研究,

結構

要了解跑鞋、購買跑鞋首先應該了解其結構。跑鞋,或者說多數運動鞋都大體分三部分。
1. 外底(或叫大底),就是鞋子最下面和地面接觸的一層。耐磨,防滑是它的關鍵。
2. 中底,在外底和鞋墊之間。彈性、對腳保護是它的關鍵。中底也是跑鞋技術含量較高的部分。
3. 上部,主要指鞋墊以上,包括鞋的整個上部。透氣、方便穿脫、美觀是它的關鍵。
在體育用品店的鞋牆上,拿起一隻跑鞋來觀察,從外底看起,外底一般都是覆蓋著整個鞋底,上面布滿各種特殊的紋路,中間可能還有很多溝回,顏色多數為黑色,也有其他顏色,厚度一般為3-5mm。外底主要的作用是在和地面直接接觸過程中發揮耐磨、防滑的作用,滿布的紋路和溝回正是起這種作用。外底材料一般是含碳的橡膠,這種橡膠比較耐磨,同時防滑效果和重量方面也較理想。
在外底和五顏六色的上部之間,往往是一層白色的中底。中底一般厚度在1-2cm左右,其主要作用是緩衝地面傳來的震動。(人在奔跑時,地面傳遞給身體的震動可以達到平時步行狀態的8倍左右)如果沒有中底,奔跑運動對於全身的震動傷害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各種高技術被開發出來運用到中底上。它們叫法不同,目的卻都是一個,就是想方設法將震動削減、轉移,使你在跑步過程中感覺舒適和安全。中底的材料,除了各品牌特別用到的專利技術之外,大部分材料使用的是EVA或者PU之類的發泡橡膠。它提供了良好的彈性和很輕的重量。
中底往上,就是上部了。這部分直接和你的腳接觸(當然還隔著襪子)。它的作用好像一個保護套,將你的腳安全的保護在其中。其中,首先是和你腳底接觸的鞋墊。往鞋裡看去,你可能發現鞋墊的樣子也挺多。的確,這部分也滲透著高科技。比如鞋墊材料,一般也使用EVA,不過表面經過處理,增加了對腳部汗水的吸附和散發功能。還有些鞋墊能夠調整對足弓部位的支撐,以求達到腳與鞋的最理想配合。
上部另外一個部分就是鞋面了。 這部分是鞋設計中最複雜和困難的部分。這主要是指如何達到鞋的外觀、式樣和功能方面的平衡。大牌運動品牌,往往每季度都推出許多吸引人的新式樣,好讓買家掏錢包。從功能上,這部分主要考慮的是:透氣、舒適、對腳面和腳踝的緊密保護,鞋帶的牢固和方便使用等。

分類

鞋底

根據生物力學的需要,跑鞋可分為提供減震性、提供穩定性、提供運動控制三大類。提供減震性的跑鞋,通常有較柔軟的夾層鞋底,輔助足部在運動時均勻受力,幫助足部減震。鞋體通常較輕,穩定性會相對較差。提供穩定性的跑鞋,鞋底通常具有受力均勻的柱子或內側具有夾層結構。

特殊的設計

這些特殊的設計能夠預防因足部過度外翻所造成的損傷,為足部內側邊緣提供良好的支撐力和耐久力。提供運動控制的跑鞋,通常比較堅硬,它能夠減小或控制足部的過度內翻,防止腳踝受傷,這種跑鞋的重量通常要比其他跑鞋重。構造一般是,內層為受力均勻的柱子,用以控制足部內旋,夾層鞋底提供持久性;外層的橡膠更加耐磨。

選擇

介紹

究竟哪一類跑鞋適合你,這需要你在了解自己腳型和步態類型後才能下結論。
人的足部通常有一個正常彎曲的弓型結構,我們稱之為“足弓”。當做濕腳印試驗時,留下的足印中間會缺少一塊。根據缺少部分的大小,可將人的足分為正常足型、平足和弓型足。

濕腳印測足型

將沾過水或者墨汁的右腳踩在一張白紙上。找到足印兩側最寬處的點分別垂直畫出兩條平行線。在足印中間缺少部分的弧線上找到最靠近右側垂直直線的點,過此點,畫一條垂線。左邊為A區,右邊為B區。根據A、B區的比例確定足型。

正常足型

A、B區的比例接近於2∶1。
特點:這種足型在運動的過程中,通常是用腳的外側著地,腳踝會輕微向內彎曲,這樣可以有效地吸收振動。
最適宜的跑鞋:能夠提供一定穩定性的跑鞋。

提醒

一般來說,一雙符合生物力學足弓正常的雙腳,沒有必要穿改善運動控制的鞋。
平足:A、B區的比例應該小於或者等於1∶1。A區比正常足型的足印要小。
特點:足弓非常矮,足印看起來就像整個腳底。跑步時,足部通常以外側著地,腳踝表現出過度向外彎曲。時間長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疲勞性損傷。
最適宜的跑鞋:控制足弓下降,堅固鞋底,能提供運動控制,或高穩定性的跑鞋。
提醒:避免選擇具有很好減震效果的跑鞋,因為它們會相對缺少穩定性。
弓型足:A、B區的比例應該大於2∶1。A區比正常足型的足印要大。
特點:足印呈現出狹窄的印記。嚴重者沒有B區。這種足型通常處於外旋狀態,具有較好的靈活性,足弓本身卻不能提供足夠的減震作用。

適宜

磨損部位

帶避震的跑鞋能夠提供充足的彈性,保護足部免受振動。
提醒:避震效果好的跑鞋靈活性會相對較弱。
步態:跑步時,腳掌的外側會與地面最先接觸。同樣足型的人,鞋底的磨損部位卻可能不同,這是因為每個人跑步的姿態有所不同,足在運動過程中的正常著地應該是腳跟先著地,然後將重心落在整個腳掌上,然後平穩過渡到五個腳趾,同時受力並蹬地。

嚴重的旋內

跑步時腳尖會帶動腳踝向內旋轉,著地後足心嚴重外翻,重心落在足的內側。足與腳踝不能給身體提供良好的穩定性,來自地面的震動不能被有效地吸收。
最適宜的跑鞋:穩定性好,具有運動控制功能。
正常步態:在一個步態周期末,腳尖會帶動腳踝向外輕微旋轉。足與腳踝能夠保持與小腿成一條直線。著地後重心會落在整個腳掌。這就意味著足和腳踝可以有效地吸收來自於地面的震動,支撐並穩定身體。為腳趾蹬地做好準備。
最適宜的跑鞋:具有良好減震功能的跑鞋。
足外旋:跑步時,腳尖會帶動腳踝向外旋轉。足著地後重心落在足的外側。但在整個步態周期中,足心並不會翻向內側。由於著地後,足的外側持續受力,這將導致足在離地期蹬地過程中,小腳趾承擔了大部分壓力。
最適宜的跑鞋:柔軟性強,具有減震功能的跑鞋,特別是鞋底具有密度適中的透氣性夾層的跑鞋。

科學研究

穿跑鞋跑步比高跟鞋可能更易致關節損傷
1月15日報導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穿著市面上流行的跑鞋跑步可能比赤足或穿高跟鞋跑步更易引起關節勞損,造成膝蓋、髖部和踝關節損傷。這項研究結果刊載於美國物理醫療與康復學會期刊《理療與康復》(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易致損傷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12日引述研究負責人、維吉尼亞大學理療與康復教授凱西·克里根的話報導,毫無疑問,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跑步或散步會增加對一些關節的壓力,可能導致膝蓋、髖部和腳踝等部位軟骨損傷,引發骨關節炎,使骨頭之間直接摩擦引起疼痛。
她說,人們無論步行還是跑步,都應儘量減少關節部位受力,以避免引發骨關節炎
克里根和同事們先前所做研究顯示,女性穿高跟鞋會使膝關節比赤腳時承受更多壓力,容易導致關節損傷。他們最新研究發現,跑鞋比高跟鞋更易引起關節損傷,因為跑鞋裡的軟墊雖然增加了彈性,提高了穿著舒適度,但同樣提升了鞋的高度。
跑步測試
研究人員選取37名女性和31名男性作為測試對象。這些人習慣跑步健身,每周至少跑24公里。
在實驗室中,測試對象先光腳在跑步機上跑步,然後穿上跑鞋再跑。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膝蓋、髖部和踝關節處分別作標記,便於在攝像機中分辨,以此觀察關節移動情況。
同時,跑步機壓力測試板測量跑步者體重施加給關節的壓力大小和方向,最終測算跑步者單腿著力時,各部位關節的力矩和扭轉力。
結果令研究人員感到驚訝,穿跑鞋跑步時膝蓋、髖部、踝關節的力矩明顯增加,比赤腳跑時多38%。而女性穿高跟鞋時的力矩比赤腳時增加約20%至26%。
不過有雙適腳的跑步鞋,對腳的保護還是起著積極的作用,畢竟我們不會赤腳在馬路或跑道上跑。
舒適第一
根據這一研究結果,我們跑步時最好赤腳。美國作家克里斯多弗·麥克杜格爾在其暢銷書《為跑而生》中提倡赤腳跑步。事實上,這種跑步方式的確日漸流行。
但研究人員並不認同。克里根說,即使裸足跑也要看在何種材質上。如果在瀝青或混凝土類硬質路面上赤腳跑步,關節壓力無法適時得到緩衝,身體不得不付出更大努力維持力的平衡,最終會導致整個機體勞累和磨損。
跑鞋雖然在某些方面不利於膝關節,譬如足弓墊,但跑鞋確實對腳部起到保護作用,也可以避免脛骨骨膜炎等損傷。
因此克里根建議:“跑鞋也好,普通鞋也罷,人們應該選擇跑步時讓自己感覺最舒適的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