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袋

足袋

“足袋”本來是古漢語稱襪子,日本也吸收了這個名稱,在11世紀時就有“足袋”的記載。後來在日語裡變成專指分趾的襪子和鞋。五十年代,日本貧困的勞動階層多喜歡穿這種樣式的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足袋
  • 地方:中國
  • 對象:勞動階層
  • 年代:宋朝
歷史,中國,日本,發展,製作,特點,套用,

歷史

中國

五十年代,日本貧困的勞動階層多喜歡穿這種樣式的鞋。
足袋最早出現在中國,稱為“丫頭襪”。唐朝的李白有《越女詞》云:“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鴉”是“丫”的通假字。當時江南人因為當地氣候潮濕多雨,多穿木屐,丫頭襪就是專用來配搭人字帶木屐的襪子。
至宋朝,丫頭襪仍然很流行,姜夔《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提到:“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渺身。”,當時不但在江南地區流行,在北方也可以見到,金朝元好問《續小娘歌》之五:“風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鴉頭路更遙。”吳無聞注曰:“鴉頭襪,女子歧頭襪。”
元朝時丫頭襪也很常見於江南,當時浙江諸暨人楊維楨《翡翠巢》:“屏開時露鴉頭襪,弦斷應銜鳳嘴膠。”[2]當時在諸暨民間,農婦做鴉頭襪、草鞋襪是必須的技能。後來因為纏足的普及,丫頭襪就少見於中國了。

日本

日本在11世紀的文獻上開始有“足袋”一詞的記載,但不確定其形制是否和現在的足袋相同。而發音是“たび(ta bi)”的分指襪“足袋”,出現在鎌倉時代(另一說為室町時代),其實際的起源以及發音來源至今未有定論。
來源說法
“足袋”
1、源自平安時代的貴族穿著襪子“下沓(しとうず)”,當時的獵人穿著的襪子是皮革制,這可能是起源之一。
2、源自中國的丫頭襪,與木屐一起傳入日本,由於日本的下駄於當時中國的木屐形制相似,故有此一說。
3、日本所製作專用來配搭下駄的襪子,與中國的丫頭襪沒有直接傳承關係,只是兩者都是為搭配分指木屐而設計形狀相似的襪子。
4、平安時代的皮革足袋,腳踝部分附上可縫合的紐,縫合後紐不會掉下來。
鎌倉時代曾規定武家只限於從當年的十月十日到第二年的二月二日可以穿襪子,而且只有年過50歲的老人、貴族和經過各級官府特殊批准的人,才有這種待遇,是為“足袋御免”,到江戶時代,才廢止這項規定。
1657年發生明歷大火後,皮革供應不足導致價格高漲,木綿製品在當時突然成為普及產品。在木綿制足袋普及之時,以鈕扣扣住足袋的方法有所改變。現在的足袋是以呼作“こはぜ”(甲馳、牙籤、甲鉤、骨板)的金屬製成的掛勾扣住的,綁在鈕上的線稱為“受け糸”(又稱作掛け糸),這種方式是江戶後期至明治初期期間非常普及。但以鈕扣扣住的足袋並沒有消失。

發展

現代日本人在穿著和服與下駄(木屐)、草履時仍然常穿足袋。最正式的是白色,在一些正式場合如茶道會穿著。男性出行時則常穿黑色的足袋。有花紋、圖案的足袋則多為女性穿著。
五指襪五指襪
2000年以來,日本人對健康問題的關注使足袋得到重視,5個腳趾分開的足袋也流行起來,因為加大腳趾之間的空隙可以在行走時得到更多鍛鍊。而且腳趾的動作可以加強腳部肌肉活動,預防外翻指的產生。精明的日本商家還推出了足袋運動鞋、足袋鞋墊、足袋長筒襪等等。至於造型、花樣設計,則完全不輸給常規的運動鞋。如果你不喜歡穿運動鞋,還有足袋拖鞋、足袋短靴等可以嘗試。
西方人也從足袋中得到靈感,設計出超薄五趾鞋,號稱“世界上最舒適
的鞋子”。它有助於預防腳踝扭傷,有骨科醫生甚至開始用這種五趾鞋幫助病人進行恢復訓練。

製作

據說,過去這種拇指分開的足袋用厚製成,主要是武士、旅人等使用。在日本電影上看到飛檐走壁的蒙面忍者也多是穿這種足袋。在明治時代以後,隨著橡膠工業的發達,鞋底多採用橡膠製成。事實上在當今的日本,街面上穿這種足袋的人並不多見。
如果是全手工製作,一天只能做一雙,即使採用流水線手工製作,一天也只能出品五六雙,而培養一個成熟的足袋工匠,甚至需要20年時間。

特點

總體來講這種鞋具有如下的特點:
1、腳拇指與其餘4指分開,使腳的觸地感很強,容易掌握身體的平衡。
2、鞋腰採用傳統的別扣方式,扣合簡單,同時根據小腿的粗細可分4檔調解鬆緊,使鞋與腿能緊密地成為一體。
3、鞋底採用高強度耐磨橡膠並且中間向內凹進,走起路來沒有疲勞感、非常舒適。

套用

由於腳感好、容易掌握身體的平衡和防滑,其主要在土木建築、園林以及高空作業人員中被廣泛使用。在傳統節日活動時,抬著山車行走、跳民間舞也都是穿這種足袋。另外,這種鞋也非常適合外出遊玩、登山、釣魚等野外活動場合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