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民亦稱“富民”。中國歷史上主張藏富於民的財政經濟思想。《管子·治國》:“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民貧則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孔子也主張藏富於民,他的這一觀點,從其門人有若的一段議論可以反映出來: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論語·顏淵》)。
荀子強調“王者富民”,指出“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富國》)並強調實行“裕民”措施: “裕民則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荀子·富國》)。封建階級以及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有許多富民主張,但他們所說的“民”,實質上指他們所代表的階級,並為他們的階級利益而說教。但是,從富民的主張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已認識到培養稅源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