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磨刀霍霍》
先用砂輪開刃
再用砂石打磨
再用油石細磨
最後用面石定口
這位來自安徽的磨刀師傅
態度一絲不苟
手藝爐火純青
我掂著這把寒光閃閃的刀上樓
樓道無人
我偷偷擺了幾個造型
首先是切肉
然後是剁排骨
最後是砍人
《朵拉·瑪爾》
她平躺著
手就能摸到微凸的乳房
有妊娠紋的窪陷的小腹
又瘦了,她想:“我瘦起來總是從小腹開始”
再往下是恥骨
微凸的,一個緩緩的山坡
這裡青草啊、泉水啊
都是寂寞的
《雪》(刪節版)
雪下著。
雪是白色的。
雪易化。
雪還是輕的,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本事,
她使一些原本勢不兩立、劍拔弩張、水火不能相容的坡度,
變得和緩了。
至少是這樣。
但你也不能據此就簡單地把她歸類為一個和稀泥主義者。
我必須說:
雪有自己的立場,
雪還有自己的個性,
在搖搖欲墜的樹枝上,
在通了電的高壓線上,
如果此時你叫喊(但是你千萬不要叫喊,
只有那些不知輕重的孩子才會那么做)
——她就會失足掉下來。
我相信她在危險的遊戲中所體會到的美,
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
我們習慣了四平八穩的生活。
我們這些現實主義者,
有時候幾乎無法理解那些理想主義者的人生追求。
比如那些正在前赴後繼撲向大海的雪,
她以為靠著集體的力量就能把大海蓋上一層白……
一條路像蛇一樣鑽出來
渾身披滿了潮濕、鬼魅與嵐氣
一條路忘了自己的出處
一條路忘了自己的目的
一條路在微笑
一條路在哭泣
一條路因為愛上另一條路
而失重
而交合
而飛起來
而更多的路在墜落
更多的路在衰敗
突然地斷裂
並戛然停住
《吸引》 像鐵釘和鐵屑奔赴磁石
我迷醉和驚嘆於這種吸引
無法拒絕,身不由己,被拽住,被拽走
被“啪”地一下貼上牢
正極遇到負極……
你聽到的多是些半真半假的語言
顧及面子,或掩飾某種真實
而肉體和思想並行不悖的話語才是由衷的
俗世規則和傳統觀念把你拽開,拽走
靈與肉搏鬥,掙扎,走開
然後更快地彈回來
將肉身撞破
沒有人這樣告訴你:
“在你不由自主的時候
讓思想聽憑肉體”
你收拾著碎片,若有所悟
你思考的不會是絕對的真理
就像屋檐上的水,它硬要滴下來
就像春雨過後的幼筍,它硬要拱出地面
就像閃電,它硬要將黑夜撕開
就像這個女人,她忍不住要給你
拒絕如此艱難,因為她需要……
《傻瓜燈——我堅決不能容忍》 我堅決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場所
的衛生間
大便後
不沖刷
便池
的人
人物評價
趙麗華曾坦言自己的創作不同程度地受到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
希姆博爾斯卡等一些國外著名詩人的影響。綜觀趙麗華的詩作,她的確有著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希姆博爾斯卡式的細膩,感性,智慧。無論是《這個夜晚……》的開闊、大氣,還是《華夏里3棟》的機智及人性的挖掘;無論是《一條狗渴望一整塊骨頭》的感性和性感,還是《我所感覺到的世界》的智性、深邃,這一特色都異常顯現和突出。
可以肯定地說,趙麗華的詩看似簡單,內里卻有著表達的深度的。這與好多後來跟趙麗華風者靠一些小聰明、小轉折、小感覺的所謂口語寫作,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和高下之分的。趙麗華的絕大多數詩都是一種哲學層面上的思考和表達。諸如“如果我快樂/充其量是一隻螞蟻的快樂”等充滿哲學意味的詩句,俯拾即是。
倘客觀地估價趙麗華在當下詩壇的影響或者說作用,我以為有兩點不可忽視:一是她以反遮蔽、反闡釋的決絕姿態,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當下詩壇簡樸、清新、平和之風的深入;二是她以甘為人梯、不懼埋沒的浩然胸襟,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地推舉和推出詩壇新人。
如果說,趙麗華的詩歌給人的是一個細膩、敏感、智慧、困惑、安靜、孤獨、優秀的“詩人的自我”,那么作為詩人的趙麗華的散文隨筆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俗世中自然人的“日常的自我”,這與美國著名文學家、批評家蘇姍·桑塔格所說的“詩人的散文,主要是關於做一個詩人……被描述的自我是詩人的自我,日常的自我(和其它自我)常常因此被無情地犧牲。”恰恰有所出入。總體上講,趙麗華的詩歌是嚴謹而不刻板,自然有時又失之隨意,正應和了她所說的“詩歌就是這么一種東西,它看世界的眼光既不能太機械太呆板,也不能過於唯美和嬌情。”而她的散文隨筆則更見她的本真和性情。
生活中的趙麗華,美麗,隨意,豁達,風趣,好玩,慵懶,喜歡安靜地在家呆著或讀書,也很物質。拿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個女人。一個還算美麗、還不討人厭、還比較懶惰、還知道自己穿什麼衣服最漂亮、還有愛、絕望和脆弱的女人,僅此而已。”她的絕大部分散文隨筆,通過對瑣碎的日常生活狀態的真實描摹,極為本真地流露和呈現了她的上述性情。比如,《做一回小偷》、《百無聊賴》、《愚人節里說戰爭》、《說到“羊蠍子”,我的口水流下來》、《
偽球迷》、《如果非典繼續,我仍將呆在家裡》、《量體溫》等等,皆涉筆成趣,詼諧幽默,讀後令人或莞爾或捧腹,然後在文字之外想像著趙麗華的可愛。
在趙麗華為數不多的散文隨筆中,我以為約略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如上所述的對生活狀態的描摹,一類是記述個人的見聞,前者以性情流露為能,後者以知識學養見長,但無論是生活描摹,還是見聞記述,都做到了現代散文大家
周作人所說的“不怕瑣屑,只要真實,不人云亦云”,因此,“他的價值就有了。”
除了真實,不人云亦云,趙麗華的散文隨筆最拿人之處,無疑是“趣味”二字。她在文章中多次寫道:“按部就班、日復一日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總要做點什麼有激情和創意的事情給生活加上點色彩和調料”,“讓我們乏味的生活多一點趣味和談資”,“繼續給我們乏味的生活增加新的刺激和談資,哪怕是如此低俗的刺激和談資”,“給我們平乏的生活添了點掩耳盜鈴似的笑料”等等。無論是寫
伊拉克、9·11、奧運等國際風雲變幻的重大題材,還是寫
貝克漢姆、
梅艷芳等名人及人民大眾的庸俗生活,她在提供給我們大量新鮮的知識和信息的同時,始終將“趣味”二字一以貫之,無“趣”不下筆,無“趣”不成文,放達、灑脫,詼諧、幽默,有時也不乏嬉笑怒罵般的辛辣和犀利,讓人讀著很是過癮。
圖畫創作
“梨花教主”趙麗華轉行當畫家。自2012年6月份至今,她已創作了約500幅繪畫作品,其中有些被網友收藏。2013年1月份,她還受邀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五屆亞洲藝術博覽會。她說:畫畫將是她今後人生的主要方向。
寫詩的她,人到中年瘋狂愛上繪畫。自2012年6月份至今,她已創作了約500幅繪畫作品。她就是曾經因“梨花體”詩歌而備受關注的女詩人趙麗華。
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繫到趙麗華,對於“轉行”畫畫,趙麗華說:“我現在很堅定認為,畫畫讓我找到了下半生的人生方向和擺脫孤獨的方式。當然也不是說,今後就此再不寫詩了,當然精力重點會放在畫畫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