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授課程
1. 外國文學史。2. 西方文化導論。3. 英美文學雙語教學。 4. 20世紀西方文學。
承擔課題
主持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現代文化的轉型與懷舊情結》,項目批准號為04CZW004
主持2003年度暨南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現代性視域下的中西懷舊文化比較研究》
3.主持國務院僑辦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外國文學史建設創新研究(2006,主要成員)。
人物經歷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江蘇省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
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江蘇省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文學碩士。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江蘇省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文學博士。
2003年7月至今,任職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外國文學教研室。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美國哈佛大學英語系訪問學者。
主要學術成果
2. 《懷舊:永恆的文化鄉愁》(專著),
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3.《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參編),周憲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本人完成6萬字。
4. 追憶似水流年--對懷舊的一種精神分析,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專號2001年。
5. 現代懷舊的三張面孔,文藝理論研究2003-1期。
6. 懷舊在現代性語境中的生成,文學評論叢刊第7卷第1期。
7. 懷舊文化事件的社會學分析,社會學研究2005-3期。
8. 現代人的認同危機與懷舊情結,暨南學報2006-5期。
9. 顛覆與抑制--論新歷史主義的方法論意義,文藝評論2002-1期。
10. 讀圖時代文學教學中的多媒體意義研究,教育評論2006-2期。
11.英美文學雙語課程教學研究,載《外國文學史精品課程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 專業英語教學的"專業"界定與設計,載《外國文學史精品課程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 論盧梭與席勒的現代性批判,人文雜誌2004-4期。
14.等待相遇的靈魂--讀解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當代電影2005-4期。
15.詩意棲居的本真性--論海德格爾在現代性進程中的"返鄉之途",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1期。
16.黑格爾對現代性的自識與反思,求索2005-1期。
17.想像的文化記憶---論懷舊的審美心理,山西師大學報2005-2期。
18.從懷舊感看斯賓格勒的文化觀,學術研究2006-4期。
科研項目
1.主持2004年度暨南大學引進人才基金項目“現代性視域下的中西懷舊文化比較研究”(2004-2005),已結項。
2.主持200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現代文化的轉型與懷舊情結”(04CZW004,2004-2008),已結項。
3.主持2006年度暨南大學教育技術“創新工程”項目“《英美文學雙語教學》網路課程”(2006-2007),目前項目已結項。
4.主持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後現代理論語境中的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09CZW009,2009-2012),目前項目仍在研。
5.主持2010年度暨南大學科研培育與創新基金項目“視覺文化轉向與現代人的身份認同”(10JYB1002,2010-2011),屬於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目前項目仍在研。
榮譽與獎勵
1.廣東省高等學校第四批“
千百十工程”校級人才培養對象。
2. 暨南大學第二屆本科課程全英語教學競賽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