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舞蹈藝術家)

趙青(舞蹈藝術家)

趙青(1936.11):漢,別名趙露丹、趙青鸞。女。山東省肥城市人。中國歌劇舞劇院主要演員,新中國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連任第五、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舞蹈家協會顧問等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有:《寶蓮燈》、《小刀會》、《剛果河在怒吼》、《八女頌》的主演,《梁祝》、《刑場上的婚禮》、《劍》等中、大型舞劇的編導和主演,1982年、1987年先後兩次舉辦個人專場舞蹈作品晚會。近年著有《兩代丹青》、《我和爹爹趙丹》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青
  • 別名:趙露丹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省肥城市
  • 出生日期:1936.11
  • 職業:舞蹈藝術家
  • 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
  • 代表作品:創作:《梁祝》、《刑場上的婚禮》、《劍》等
個人生活,個人作品,成長經歷,參演歷程,

個人生活

基本資料
趙青,生於山東省肥城市人,中國歌劇舞劇團演員,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之女。她自幼學習芭蕾,1948年在上海向俄羅斯舞蹈家瑪葛蘭姆學習芭蕾近三年,1951年在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學員班學習,1953年任中央歌舞團舞蹈演員。1954年入北京舞蹈學校進修,在校期間她表演的《天鵝湖》中的《西班牙舞》和《滑冰舞》受到一致好評。195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同年,任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主要演員。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1983年舞蹈《節日》。

個人作品

趙青的表演富於激情,善於通過舞蹈動作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主演的舞劇有《寶蓮燈》、《小刀會》、《八女頌》、《剛果河在怒吼》、《劍》、《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榮獲“卓越貢獻舞蹈家獎”榮獲“卓越貢獻舞蹈家獎”
1980年,她與人合作創作並主演的《劍》獲文化部直屬藝術單位觀摩演出表演1等獎、創作2等獎。1980年,她在北京舉辦了趙青舞蹈作品晚會。
1982年,舉行了第一台“趙青舞蹈作品晚會”,表演了一批自編的新舞蹈 《海之詩》、《霸王別姬》、《黛玉焚稿》、《印染工人之歌》等。
1983年首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錄製,與搭檔徐川表演舞蹈《節日》。
1984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了由她主演的電視連續劇《龍的傳人》
1985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了由她編劇並任主角的故事片《金色的夢》。
1986年廣東電視台拍攝了《趙青舞蹈集錦》。
1987年舉行了第二台“趙青舞蹈作品晚會”,新作品有舞劇《駱駝祥子》片斷“虎妞與祥子”、《搭錯車》中的三段雙人舞 、《洛神》、舞蹈詩《琵琶行》、舞蹈《金蛇狂舞》、《潛水姑娘》等。
198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與楊麗萍等表演《民族大聯舞——節日之夜》。
1989年中央電視台攝製電視片《醜娃娃的夢》,收入有舞蹈《馬路天使》、《愛情的故事》、《編花籃》、舞劇《一樣的月光》節選等。
1991年12月,中央電視台舉辦了“趙青舞蹈藝術生涯40周年影視展播”,連續七個晚上播放了由她主演的電影、電視片、專題片、舞蹈集錦等。她曾先後赴蘇聯、波蘭、英國、法國、日本、美國、香港以及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在國際舞壇上享有一定聲譽。
趙青曾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連任第五、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書《兩代丹青》、《我和爹爹趙丹》。
2008年至今,她潛心創作了《伏羲女媧》、《丹頂鶴》、《晚霞》等50餘幅優秀油畫作品,自此登上了她人生的另一個舞台。

成長經歷

作為新中國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的典型代表之一,趙青積極探索中國民族舞劇的表演方法,在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劇《寶蓮燈》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成為表演範例,形成了富於戲劇激情的表演風格,彰顯了勤奮不止的藝術個性,其豐富的藝術經歷和藝術創作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入門舞蹈
趙青,1936年出生於上海一個藝術世家。爸爸名趙丹,是中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其母葉露茜也是優秀演員。趙青從小便獲得了表演藝術環境的薰陶,4歲時就以“露丹”的藝名,在原上海電影製片廠開始與當時中國電影界的大明星一起拍片,一連拍了十幾部,成為當時的電影童星。這樣的經歷對趙青的演藝生涯影響深遠。
趙青(舞蹈藝術家)
名家親授
趙丹的言傳身教,是趙青藝術成長的關鍵養分。一次,趙青在父親趙丹的引領下去看俄羅斯芭蕾舞團演出的《天鵝湖》,那激動人心的旋律、無言勝有言的舞姿、飄飄欲仙的公主變成的天鵝,深深地打動了趙青,乃至占據了她整個心靈和夢境。從此,趙青開始迷戀、追求舞蹈,漸漸地產生了為之奉獻的念頭。趙丹非常支持她,並說:“我看這孩子應該馬上去學芭蕾!長大搞舞蹈!女孩子跳舞再美不過了!”在趙青的自傳中曾記述道:“在我爹精心培養下,我從10歲起一心學舞蹈,逐漸入門。”
在父親趙丹和繼母黃宗英的陪伴下,趙青開始專心學習舞蹈,向俄羅斯的舞蹈老師瑪格蘭姆、巴蘭諾娃和索科爾斯基夫婦學習芭蕾,向依林娜學習外國風格舞——《鈴鼓舞》。為了學好芭蕾舞,趙青還曾學習過俄語。
1951年,不滿16歲的趙青正式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自此,趙青的名字與中國舞蹈特別是中國舞劇聯繫在一起。在當時的院長歐陽予倩“一手伸向古典,一手伸向西洋”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趙青開始了舞蹈的全面學習和訓練:芭蕾舞,她師從俄羅斯老師索科爾斯基與巴蘭諾娃夫婦;古典舞,她接受的是崑曲名家韓世昌、馬祥麟、侯永奎侯玉山的言傳身教;她更有幸接受藝術大師們如歐陽予倩、梅蘭芳白雲生等的指導,以及當時處於年富力強時期的新舞蹈藝術先驅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康巴爾汗等人的親傳言教;通過觀看全國民間舞蹈的調演與會演,到民間採風,向老藝人馮國佩、鄭九如等學習花鼓燈,向東北秧歌的老藝人學習海城秧歌……名家的親授,加上自己的努力,使趙青在民族民間舞蹈方面有了紮實功底。
1952年,新中國第一個國家歌舞團——中央歌舞團成立,同台演出的梅蘭芳也不時地給趙青以指點;但更直接、更深刻的教誨,則來自趙丹。趙丹說,他的表演每每來自繪畫的啟示,例如繪畫講究“對比”“陪襯”“含蓄”“留有餘地”“要濃必先淡,要大必先小”等,那是前人千錘百鍊總結出來的法則,可用於任何一種藝術創作。這種得天獨厚的藝術滋養,使趙青逐漸脫穎而出很快就成為團里的頂樑柱。從主演《花鼓燈》小場“搶手絹”和“白荷花”起,她開始探索舞蹈表演藝術的真諦,體悟表演觀念與技巧的關係。比如,表演要求演員“去掉雜念”,進入角色要“忘我”;演員在舞台上要有如入“無人之境”的“當眾孤獨”的本事等等。
1954年,趙青被中央歌舞團保送進入剛剛成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作為五年級的插班生,她與全國各省市歌舞團選送的尖子一起,接受了嚴格、規範的學校教育。兩年間,趙青系統學習了芭蕾舞、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和外國代表性的舞蹈以及文化課等知識。其中,前蘇聯芭蕾教育專家依蓮娜·奧麗格珊娜親自為她們教授芭蕾舞課,且全部按照她制定的教學大綱嚴格訓練。學滿一年時,趙青因表演《滑冰舞》和《西班牙舞》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舞蹈界的小明星。1955年,趙青參加了在波蘭華沙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舞蹈比賽,她參演的群舞《鄂爾多斯舞》獲得金質獎。1956年夏天,趙青以優異成績畢業,重新回到中央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在畢業晚會上,趙青第一次飾演了小型舞劇《白毛女》的女主人公喜兒,“這次表演展示了新中國第一代舞蹈工作者創作與表演的實力”,也成為趙青獻身中國民族舞劇事業的開端。
1957年,趙青申請調入正在試驗搞中國舞劇的中央實驗歌劇院舞劇團,成為建團骨幹。這是其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從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民族舞劇的探索與實踐中。同年夏天,趙青參加了新中國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劇《寶蓮燈》的演出並擔任女主角,成功地扮演了“三聖母”的角色。她充滿戲劇激情的表演令人盪氣迴腸,對《寶蓮燈》成為中國當代大型民族舞劇的首部成功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以純熟的舞技,充分、恰當地表達了“三聖母”追求愛、光明和自主的思想感情,使藝術形象有聲有色、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也由此奠定了趙青“中國民族舞劇開拓者”的地位,獲得了中國民族舞劇表演“第一人”的美譽。
舞劇《寶蓮燈》相繼在國內外巡迴公演10年,經久不衰,引來前蘇聯、日本舞蹈藝術家競相學習、移植。上世紀50年代末,舞劇《寶蓮燈》被拍成彩色舞劇電影藝術片。60年代,舞劇《寶蓮燈》隨同周恩來總理訪問前蘇聯,在莫斯科國家大劇院演出。70年代,電影《寶蓮燈》隨同鄧小平訪問美國,在美國放映。80年代,舞劇《寶蓮燈》在第9屆香港藝術節上演出……如今,《寶蓮燈》已成為中國民族舞劇奠基的代表作。
苦功不輟
趙青對待舞蹈藝術刻苦執著,即便身處逆境,仍苦功不輟,耐心等待覆出,被稱為“趙瘋子”。1966年遭遇“文革”,趙青失去了舞台。起初,她還偷偷地獨自苦練基本功,但在紅衛兵造反派一片“打砸搶燒”聲中,趙青被批判得抬不起頭來,她有些心灰意冷了。1970年又下放農場勞動……但是,在周恩來總理的鼓勵下,趙青認識到“自己這一切都是屬於國家和人民的,我沒有權力將國家和人民給予我的舞蹈丟棄”。從此,趙青全身心地放在恢復基本功上,一年365天,沒有一天停止過。
厚積薄發
1972年,趙青從農場回到北京,她想方設法找到體操館進行練習。雖然內心的痛苦、矛盾反覆折磨著趙青,但這段苦練為趙青迎來第二個藝術春天做好了準備。1976年初,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過問下,“靠邊站”多年、幾近“解散”的中央直屬院團開始正式上班。中央歌舞團、東方歌舞團和中國歌劇舞劇院臨時被合編成一個團,由軍隊接管,開始運轉。
“文革”後期,在趙青的努力爭取下,舞蹈《印染工人之歌》再度登台。“四人幫”倒台後,文藝工作者迎來了第二個春天。1977年,復排舞劇《小刀會》,趙青扮演女主角周秀英,重新登上闊別10年的天橋劇場。她那動情的表演、準確的刻畫和精湛的舞技,博得觀眾好評。自此,在趙丹的“趙氏體系”表演理論指導下,趙青不停地在表演與創作中探索。她認為:“中國舞劇第一階段,即新中國成立後‘文革’前的特徵,是接受和改造傳統戲曲的舞蹈動作,如身段台步、武打功夫等精華,加以借鑑現代西洋芭蕾的結構、手法,有機地融會貫通。第二階段,必須逐步有意識地擺脫戲曲的影響,吸取歷代壁畫、歷史資料中的舞蹈形象和各民族舞蹈的豐富語彙,吸取國際上現代舞的營養,開拓新的風格。”

參演歷程

繼《絲路花雨》之後,趙青主導創作的大型民族舞劇《劍》,也是這種新風格的實驗性代表作。《劍》在全國舞蹈評比中,榮獲國家頒發的文化部創作優秀獎,趙青獲表演一等獎。此後,除擔任《寶蓮燈》中的“三聖母”而享譽舞壇外,她還編導並主演了《梁祝》、《刑場上的婚禮》等中型、大型舞劇,擔任了《剛果河在怒吼》、《八女頌》等劇的主角,陸續推出兩台“趙青舞蹈作品晚會”,出演了《霸王別姬》、《黛玉焚稿》、《海之詩》、《琵琶行》、《駱駝祥子》等一系列不同風格、不同情調的舞蹈作品,集中展現了趙青作為性格演員的創造性表演。
趙青(舞蹈藝術家)
從虞姬演到村姑、林黛玉、祝英台,再到陳鐵軍、虎妞……她善於從人物的內心世界出發,將人物戲劇化的表演與自身的動作情緒相結合來刻畫人物的內心情感,鮮明地表現人物風格迥異的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動、充滿激情的藝術形象,奠定了她在中國舞蹈發展史上民族舞劇表演的特殊地位,迎來了她舞蹈藝術的新高峰,她也由此被稱為中國舞蹈界永不凋謝的藝術之花。
採訪經歷
“老實說,手捧著這沉甸甸的殊榮,感到受之有愧。我常常想,自己對中國舞蹈事業只做了些微小的貢獻,甚至,這些貢獻都是黨、國家和人民給予自己的。”面對“終身成就獎”的榮譽,趙青謙虛地說。
趙青告訴記者,自己是個幸運兒,是黨和國家培養起來的新中國第一代舞蹈工作者。那時,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舞蹈事業上給了她許多具體的關懷和幫助。 1956年,周總理審查出國節目時,曾問趙青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松山芭蕾舞團能跳中國的《白毛女》,而我們自己卻沒有跳呢?周總理的一番話,激勵趙青從此立志從事中國民族舞劇事業。
“周總理讓二十出頭的我認識到,一個演員和國家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更要將自己的藝術事業和為國爭光的神聖使命緊密相連。”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慶典晚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周總理觀看了趙青主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劇《寶蓮燈》的第二場。第二天的晚宴上,周總理稱讚趙青精彩的演出為國爭了光,並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一個演員,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的舞台上演出,絕不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演出。”周總理的話讓趙青更加堅定了為國家、為人民做好舞劇事業的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