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雄花腔鼓

趙雄花腔鼓

襄汾縣城往西南走20公里,就是以花腔鼓聞名的趙雄村。花腔鼓,在鼓樂發祥地晉南誕生,以扁鼓、梆子、小鑼、夾板四種樂器為一組,依人數多少分成若干組進行表演。在表演中,所有參與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無下頜,並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掛紅、黑、長各不同的三綹或滿把鬍鬚。在過去除五鬼光頭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頂兩側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紙花兩朵,以示陰間鬼魁,但現在已沒了這樣的區別,而全部則以方巾裹頭。在表演中,判官和各類鬼卒,形象兇惡猙獰,或立眉瞪眼,滿臉橫肉;或兇惡陰險,用藍、綠色塗抹,更渲染得陰森恐怖,令人生畏,故民間“陰鼓”之稱,是一種典型而又少見、具有獨特表演風格的民間鼓樂。透露著三晉儺文化的信息,它別具一格的獨特魅力,堪稱是中國鼓王國的一朵奇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雄花腔鼓
  • 外文名:Zhao Xiong coloratura drum 
趙雄花腔鼓要追溯到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陽壽已盡,陰府判官因感於太宗為國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亂,所以私自改了生死簿,為其增加了壽數而觸犯天條,依律當誅,但玉皇感其為民之初衷,從輕發落,給予游鄉示眾。有一名叫花慶的鼓師,為判官之舉所動,回家後苦思冥想,七天水米未進,到第七日子時幡然醒悟,於是操鼓而擊,為後人留下這鏗鏘激昂、節奏明快、獨樹一幟的精美鼓樂,後世為紀念他起名"花慶鼓"也稱“花腔鼓”。
山西襄汾趙雄村(花腔鼓之地)
花腔鼓為民間打擊樂,表演者使用扁鼓、梆子、小鑼、夾板四種樂器,無鑼和鐃,這是與其他鼓樂隊所不同的,另外在表演中還有判官、小鬼等進行仿陰府舞蹈,為節日增色不少。這一鼓種在明末清初達到鼎盛,成為當地年節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被看作是扶正祛邪求寧保全的象徵。此鼓於“文革”時期被禁,改革開放後,這一民間寶庫的奇葩又回到民間,重放異彩。
花慶鼓的曲牌主要有小得勝、大得勝、珍珠倒捲簾、風攪雪、風凰單閃翅、鳳凰雙閃翅、廈坡滾核桃、八仙過海、摘豆角、老虎呲牙、單蹩腳、雙蹩腳等。
現已列為山西省襄汾縣地方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