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出生地:駐馬店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2008年
- 本名:趙金典
人物生平
趙金典老人是1935年當的兵,在29軍37師特務團,參軍時才16歲。
趙金典老人告訴記者,撤退前,29軍決定組織大刀敢死隊夜襲日軍。敢死隊員趁著夜色,偷偷潛入日軍營地,揮舞著大刀和日軍展開肉搏戰,殺得“老日”們鬼哭狼嚎。日軍不知虛實,只好緊急撤退。
“當天后半夜,我們接到了撤退命令。走的時候,我聽說同村的趙學法犧牲了,就想怎么著也得想法子把他的屍體埋了。趁著天黑,我偷偷摸到了前面陣地上,一看,都是屍體,有29軍弟兄的,有日本兵的,我匆匆忙忙埋了20多個29軍弟兄的屍體,也沒有找到趙學法的屍體。“等我回到團部,大夥都撤了,我就往南攆部隊,跑了一天才追上。”
趙金典回憶,特務團團長張振華看見他落後差點要給他處分,但聽他說了掩埋戰友屍體的事後,在場的人都落淚了,處分的事也就免了。
長達23天的盧溝橋抗戰,29軍傷亡慘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等人均以身殉國。
1944年,部隊在湖北駐紮時,趙金典請假回了老家,從此就一直在家務農,解放後當過生產隊的會計和食堂管理員。
記者出身的郭力,曾寫過許多有關抗戰老兵的報導。他筆下的老兵,不乏一些國民黨將士——因為歷史原因,他們多隱匿鄉間,鮮少人知。有一次,郭力採訪29軍抗戰老兵趙金典時,一提起當年打日本的事,趙金典就顯得慷慨激昂,戰爭中的煙火就會漫延在眼前,歷歷在目。坐他對面的郭力聽得出神,仿佛回到那個子彈橫飛的年代。(7月1日《河南工人日報》)
“我走近抗戰老兵,其實純屬偶然。”2004年底,19歲的文心在洛陽上大學時,參加了校友組織的“關愛抗戰老兵”活動。她說:“在那次活動中,我找到的第一位抗戰老兵叫趙金典。當我見到老人時,這位曾與日軍白刃搏殺的國民革命軍29軍大刀隊勇士,住在半山腰的草棚里,已經年邁虛弱得不能下床走動。”看到他生活如此艱難,文心當場落淚。捐出身上的錢後,她暗下決心,要去尋找、幫助那些曾為抗戰做出貢獻的老兵。
李惠蘭保的是趙金典。他是29軍的老兵。2007年,在一次民間活動上遇到了。
趙金典聽說她是宋哲元的外甥女,上來攥著她的手就掉眼淚。他說我們想宋軍長。
當時李惠蘭看他的穿著,就知道過得艱難。
她說,沒啥孝敬您的,給您點點心錢。李惠蘭伺候過老母親,知道老人有時候嘴饞。她希望趙金典能活得鬆快點,嘴裡有個嚼頭。
也是每月都寄,寄了7年。趙金典也走了。沒人告訴她,她還寄。後來聽說了,給他孩子打電話,你爸走了咋沒告訴我?對方說話噎得她緩不過勁,“那我們也需要錢”。
83歲,她看慣了世間百態。說起這件事,老太太也只是嘿嘿一樂,“我還能養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