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橋先生,漢陽縣長樂畈(今東西湖三店農場)人,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於一個家道中落的書香人家。石橋先生生長在這樣一個書香氣氛濃郁的家庭,從小在父輩身上得到薰陶,耳濡目染,在貧困中勤學苦練;他經常夜讀,不得不和母親同共一盞紡紗用的微光如豆的小油燈,因而,先生的文化功底比較厚實。
基本介紹
- 本名:趙石橋
- 所處時代:清代同治九年
- 出生地:漢陽縣長樂畈
- 出生時間:1870
經歷,相關作品,
經歷
民國初年,趙先生已過不惑之年,時同鄉潘定臣先生由夏口返里,與趙石橋相會,表示願意推薦他到礄口“廣成和”鍋鋪當家庭教師。當時形勢尚不夠穩定,趙石橋為了生計,接受了潘定臣的一番好意,於是就和潘一路到了礄口。
“廣成和”是家老字號,專賣生鐵鍋,自產自銷,批零兼營,銷路遍及城鄉。老闆是一位讀書人,很尊重老師。趙石橋入店後受到老闆的禮遇。他在“廣成和”教育老闆的公子讀書習字,非常認真,閒暇時間常與老闆談詩論文,和老闆相處日漸親厚。一日,老闆見趙臨池習字,對趙石橋的字大加讚譽,執意請他寫“廣成和”大字招牌。招牌懸出,備受好評。正巧“廣成和”越做越發,於是有人附會說,趙石橋的字寫得厚重福澤,給“廣成和”帶來了興旺。老闆也覺得趙的字提高了他店鋪的知名度,於是贈給趙相當豐厚的潤筆銀。從此不斷有人請趙石橋寫字,寫字報酬雖無定準,但求書者多給予豐厚的酬金。除了經濟上有了好轉外,趙石橋覺得自己的書法得到了時人的認可,產生了以書法為事業的想法。
在“廣成和”家教的任務完成後,趙石橋就在夏口縣模範學堂(當時的孔廟)內租借一室以書法為專業營生,掛牌專寫匾額、屏聯和招牌,還僱請了一位收發員。他書寫的酬金相當高,可是踵門求書者不乏其人。當時武漢三鎮街面上大商店的招牌,除馮家灝先生寫的以外,就數趙石橋寫的較多,如漢口夾街內的“千佛應慈寺”,漢鎮街(現“鎮”作“正”)的“汪玉霞”(食品店)、“怡和”(綢布店)、“韓萬春”(中藥店)等。不少人家現在可能還保存有落款“趙石橋”的屏聯和條幅。趙石橋以書法為專業後,經濟收入日益豐贍,漸漸地改變了他家從前的貧困境地。
趙石橋小時候就喜歡用小樹枝在地面上劃字。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識字的增多,家中比較窮困,趙石橋就自己釘制一個小木盤,裡面裝著細沙,在沙盤上練字。後來,他找來一塊廢棄的薄白鐵,買了一支很便宜的毛筆,利用紅土調濕後當墨水,在白鐵上練字,練一遍,用水洗去後再練。
相關作品
成年後,趙石橋習練書法已步入正軌。當時,讀書多崇尚碑學,先生以習練魏碑《鄭文公碑》為主,兼摩《石門銘》也習練《爨龍顏碑》、《爨寶子碑》,所以,他的書法於雄強中又顯得古樸疏朗。趙石橋家藏碑帖很多,有裝成冊頁的,有裱成掛屏的。他常臨碑作書,又仔細品味牆上所掛的碑屏。這類掛屏幾天后換一次,周而復始,讀碑不已。古人曾說過,觀千劍始能為劍;觀千碑始能為碑。趙石橋遵循此道以博採眾長夯實自己的書法功力。趙石橋臨碑、讀碑、讀帖,時常更換,從沒有間斷,活到老學到老。他寫字力求意在筆先,不論寫屏寫匾,總先醞釀揣摩,造型於胸,而後提筆書寫。用墨喜濃厚,運筆重茂鋒。他寫的字血肉豐厚,茂密深重,意態奇逸。除此以外,趙石橋寫字還要看字幅匾額懸掛的環境和文字的意義。如“半榻茶煙春雨後,小闌花韻午晴初”一幅書齋小聯,書法俊逸雅健;商家招牌“汪玉霞”顯現豐腴秀美;“怡和”逞雄深蒼勁;寺院“應慈寺”則給人以寧靜簡穆的感覺。
趙石橋的草書也造詣頗深。他的草書筆力枯勁,酣暢自如。點劃輕重、遠近均顯意趣;布局疏密得體,筆斷而意不斷。他的書法注重創意創新。他平生最佩服的是完白山人鄧石如和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用名“石橋”,就是取前者的“石”和後者的“橋”字。可見他很看重鄧、鄭二位前輩書法。趙石橋不論習練哪位書法大師的章法,但他的字絕非前人的翻板,而有“自我”在,所以他才被人們稱為書法家。1973年,旅台艾時先生(台灣立法委員)編著的《海角無涯憶漢陽》 書中就載有“趙石橋,柏泉人,工書法,為漢口有名書法家”的條文。
趙石橋以賣字為業為樂,但對鄉里故舊、親朋摯友,凡索書,不取分文。平日,只要他們請他寫字,無論是春聯,中堂、條幅,還是對聯,扇面,一一滿足,從不拒絕。
此外,趙石橋還特別講究茶道。對於茶葉,他愛用綠茶和清茶。用水主張用江水、河水,反對用井水、塘水。對於燒水的壺也很講究,他不用銅壺、鐵壺燒,只用瓦銚子燒。對燒茶的燃料,他最愛農家用的劈柴。據說劈柴火燒起來火大火猛,一口氣燒開的水衝出的茶帶甜味,可口宜人。家鄉人知道趙石橋飲茶的講究,請他來寫字,首先按他的用茶要求沏一碗香茶。他品著茶,興奮乍起,乘興揮毫,得心應手,神韻更佳。
趙石橋又喜烹調,他的烹調特色是:“色、香、味、滾、爛、淡”。有的人按照他的六點要求,做一頓家常便飯,吃得滿意,就能求得他重金難買的書法作品。
遺憾的是,在漢口如此有名的書法家,其作品歷七十多年的兵燹、水災、火災和人世滄桑,流傳給後人的書法作品寥寥無幾,且難覓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