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5年
南京大學博士學位;1995年8月-1995年12月 東南大學物理系助教。
1996年1月-1996年3月 東南大學物理系講師;1996年4月-2001年3月
東南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2010年起 任中國核物理學會常務理事;2013年起 任《
原子核物理評論》雜誌編委。
2014年起任 《Reviews in Physics》雜誌編委。
1998年1月-2000年1月日本科技廳(STA) fellow;2000年2月-2000年11月日本理化所 訪問研究員。
2001年2月-2001年5月美國
德拉瓦大學 訪問學者;2001年6月-2003年6月
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 fellow。
2003年7月-2004年10月日本理化所 訪問研究員。
以上參考
研究方向
殼模型配對近似理論。
隨機相互作用的原子核結構。
主要貢獻
研究成果
提出了預言隨機相互作用下原子核基態自旋分布幾率的方法,澄清了最大自旋基態分布幾率的特徵和微觀起源,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自旋確定的原子核殼模型哈密頓量平均能量的研究;
採用核子配對方法推導原子核單軌道殼模型空間維數和角動量耦合係數求和規則,研究了多極對力和原子核殼模型哈密頓量的本徵值;
發展奇質量核和奇奇核的配對近似理論並系統計算原子核的低激發態,預言的部分原子核電磁躍遷和磁矩多次得到了國際實驗組證實;
提出了多種預言與原子核質量相關的物理量、原子核殼模型哈密頓量的最低本徵值等新方法。
論文發表
迄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原子核物理學領域的主流期刊 Physical Review C 和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論文80 多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國際物理學的權威期刊 Physics Reports 以“隨機相互作用的多體系統規則性質”、“原子核殼模型配對近似”為主題發表綜述論文 (分別為中國作為第一單位的第 6 篇和第 23 篇 Physics Reports 綜述文章;組織編寫了全國研究生原子核物理暑期學校講義 4 冊 (共 1500 多頁);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odern Physics E 雜誌主編了3本國際會議的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