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翼兒童文學集(童話卷)3:雁兒飛 馬兒飛》收入了《半個匈奴人》和《天馬之歌》兩篇童話作品。《趙燕翼兒童文學集(童話卷)3:雁兒飛 馬兒飛》中《天馬之歌》是以西漢青年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的歷史事實為背景,著力塑造了一個“娃娃兵”——張疏勒的英雄形象,童話生動的故事把一個意志堅定、性格倔強的少年傳奇人物的形象,活生生顯現在讀者眼前,故事充滿了悲壯的英雄主義精神,讀後令人熱血沸騰,感奮不已。《半個匈奴人》,則是寫漢代的一位十五歲少年——蘇通國的傳奇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趙燕翼兒童文學集3:雁兒飛 馬兒飛
- 出版社: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178頁
- 開本:32
- 作者:趙燕翼
- 出版日期:200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216236, 754221623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趙燕翼兒童文學集(童話卷)3:雁兒飛 馬兒飛》是著名兒童文學家——趙燕翼先生的第三部童話集。書中收錄的童話,是作者最新創作的、具有突破性的重要作品。我們讀慣了小貓小狗小老鼠的童話故事,有機會再來讀《天馬之歌》、《半個匈奴人》這樣氣勢恢宏、慷慨悲歌的英雄故事,就感到耳目為之一新!
作者簡介
趙燕翼,當代小說家,著名兒童文學家。前任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1927年出生於甘肅省古浪縣。第一篇兒童文學作品《地震》,發表於1947年上海開明書店徵文集《忘不了的事》一書。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以流傳在西北地區的民族民間文學為素材,寫出了多篇出色的童話故事。其作品語言優美、音節鏗鏘,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曾得到老作家茅盾讚揚;之後,他不斷開拓童話創作新領域,碩果纍纍。他的小說與童話多次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及全國童話名作家邀請賽金童獎。另有多篇作品在台灣地區出版,並被譯為英文、法文、日文、俄文、越南文……其兒童文學著作詳細目錄,被收入台灣“世界華文兒童文學資料館”作家基本資料檔案中。
圖書目錄
半個匈奴人
穿綠衣的蛇郎
小燕子和它的三鄰居
小虎歸山
天馬之歌
金魚缸里的小蝌蚪
巫婆母雞
禿尾巴廠長
找朋友
快樂的小鐵匠
鳥語學家
老蟈蟈婚禮插曲
金絲猴的洗禮
小熊醜醜
鶯歌蛇舞
不該打開的黑匣子
神秘失蹤的金戒指
鴨姑娘佳佳
紅樓山雀
路路
愛抽香菸的貓
蛤蟆教書
穿綠衣的蛇郎
小燕子和它的三鄰居
小虎歸山
天馬之歌
金魚缸里的小蝌蚪
巫婆母雞
禿尾巴廠長
找朋友
快樂的小鐵匠
鳥語學家
老蟈蟈婚禮插曲
金絲猴的洗禮
小熊醜醜
鶯歌蛇舞
不該打開的黑匣子
神秘失蹤的金戒指
鴨姑娘佳佳
紅樓山雀
路路
愛抽香菸的貓
蛤蟆教書
序言
歡迎你,打開了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這是著名兒童文學家——趙燕翼先生的第三部童話集。書名,就很別致。那么,為什麼叫《雁兒飛馬兒飛》呢?這是從收入本書的兩篇作品——《半個匈奴人》和《天馬之歌》的故事情節中概括出來的。這兩篇童話,是作者最新創作的、具有突破性的重要作品。我們讀慣了小貓小狗小老鼠的童話故事,有機會再來讀《天馬之歌》、《半個匈奴人》這樣氣勢恢宏、慷慨悲歌的英雄故事,就感到耳目為之一新!
《天馬之歌》是以西漢青年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的歷史事實為背景,著力塑造了一個“娃娃兵”——張疏勒的英雄形象。當小主人公一登場,就給人留下一個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遠征漢軍剛出祁連山,突然,從路旁蹦出個十三歲小娃娃,攔住將軍馬頭,要求從軍。將軍將自用的丈八長矛倒插入地,猶如平地豎起一根鐵柱,笑對小孩說,如能拔起鐵矛,就準他參軍。小孩使盡平身之力,搖啊,拔啊,那矛卻像生根一般,紋絲不動。小孩羞愧難當,突然一頭向鐵矛撞去,想一死了之。只聽喀嚓一聲,鐵矛一折兩段,那小孩的頭顱卻奇蹟般的完好無損。這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下子就把一個意志堅定、性格倔強的少年傳奇人物的形象,活生生顯現在讀者眼前。
張疏勒隨將軍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一次漢軍被匈奴包圍,疏勒自告奮勇,單騎突圍求救,身負重傷。但他藉助坐騎——天馬的神力,完成了搬取救兵的任務後壯烈犧牲。故事充滿了悲壯的英雄主義精神,讀後令人熱血沸騰,感奮不已。
《半個匈奴人》,也是寫漢代的一位十五歲少年——蘇通國的傳奇故事。蘇通國是西漢著名英雄人物蘇武的兒子,歷史上實有其人。但在《漢書·蘇武傳》中,只提到他的名字,沒有任何具體事跡。趙燕翼先生就將這個歷史真人,與“鴻雁傳書”的民間傳說結合起來,生動地刻畫出與張疏勒不同的另一種典型性格。蘇通國出生胡地,卻在其父的影響下,接受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出脫成一位機敏睿智、才華橫溢、孝敬尊長、蔑視豪強的可愛少年。
《半個匈奴人》的故事開頭常有趣。一個趕毛驢馱著自種葫蘆的邊民,誤入匈奴公主養鹿場。毛驢啃光了一坨青草,趕驢人懷著歉意,留下一隻葫蘆,作為對公主的賠償。不料遊牧民族匈奴人不認識葫蘆,把它當成一個會吃青草的“妖精”而驚動了公主,公主懸賞降服“妖精”。一個“勇敢”的小伙子一棒將葫蘆打爛,瓜籽瓜水流了一地,並宣稱“妖精”已被打死,它還是個母的。要是讓這些妖精娃娃(瓜籽)都生下來,還不把草原上的青草吃個淨光!此時少年蘇通國恰巧騎駱駝從北海遊歷至此,見狀仰天大笑。他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豐富的文化知識,指出這被“打死”的“妖精”不過是一隻葫蘆。因此贏得了公主及所有在場觀眾的折服和敬佩。之後,他為父親蘇武的歸國出謀劃策,代父草擬上漢朝皇帝的書信,充分展示了這位自稱為“半個匈奴人”的漢匈混血少年的聰明才智以及漢文化的精深博大。
這兩個童話人物及其故事情節,雖然都是出自作家的藝術虛構,但趙燕翼先生精心地將史實與幻想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邏輯演繹圓通,讀起來能給人以很強的歷史真實感,就像久遠年代確曾發生過的事情一樣。
收入本卷的《小燕子和它的三鄰居》、《鶯歌蛇舞》、《穿綠衣的蛇郎》、《小虎歸山》、《不該打開的黑匣子》、《鳥語學家》、《巫婆母雞》等等,都是當代童話中的名篇佳作,毋需多說。這裡,對文言童話《蛤蟆教書》一篇,不妨略加評議。按作者的說法,他寫文言童話,是一種嘗試。本篇於1994年第3期上海《少年文藝》發表後,立即引起童話界很大興趣。這是—篇《聊齋》式的精怪故事,情節奇特,人物生動,敘述詼諧,再加作者古典文學的素養,寫得波詭雲譎,引人入勝,實為一篇出色的當代志怪新作。可惜,趙燕翼先生淺嘗輒止,以後再也沒有續作。問其原因,他幽默地說:“小讀者沒有積極的反應。逆歷史潮流而動,那是不明智的!”話雖如此,在《半個匈奴人》及《天馬之歌》中,我們又看到了趙燕翼先生深厚的文言文功力的展示。例如,《天馬之歌》的開頭:
匈奴崛起漠北,西侵河西。逐烏孫月氏,斷絲路交通。遂使漢關烽火連天,邊民雞犬不寧。
漢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精兵萬騎,西征匈奴。橫穿祁連山,出大斗拔谷,向居延海挺進。沿途百姓,壺漿盤果,以迎天兵。
將軍過來了,騎赤兔馬。帥旗獵獵,在高原三月大風中飄揚。一武士腰懸寶刀,馬前護衛。二軍漢抬丈八長矛,馬後緊隨
黃沙百戰穿金甲,誓掃胡塵不顧身!
上引文字,簡潔洗鍊,聲調響亮,節奏明快,文采斐然,是純粹的民族風格和中國氣派,漾溢著傳統文學的古典美。這與“金瓜銀豆”式的大眾語彙,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樂於將包含在本卷中的童話精品,推薦給廣大小讀者,希望能給你們以莫大的閱讀快感。
《天馬之歌》是以西漢青年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的歷史事實為背景,著力塑造了一個“娃娃兵”——張疏勒的英雄形象。當小主人公一登場,就給人留下一個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遠征漢軍剛出祁連山,突然,從路旁蹦出個十三歲小娃娃,攔住將軍馬頭,要求從軍。將軍將自用的丈八長矛倒插入地,猶如平地豎起一根鐵柱,笑對小孩說,如能拔起鐵矛,就準他參軍。小孩使盡平身之力,搖啊,拔啊,那矛卻像生根一般,紋絲不動。小孩羞愧難當,突然一頭向鐵矛撞去,想一死了之。只聽喀嚓一聲,鐵矛一折兩段,那小孩的頭顱卻奇蹟般的完好無損。這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下子就把一個意志堅定、性格倔強的少年傳奇人物的形象,活生生顯現在讀者眼前。
張疏勒隨將軍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一次漢軍被匈奴包圍,疏勒自告奮勇,單騎突圍求救,身負重傷。但他藉助坐騎——天馬的神力,完成了搬取救兵的任務後壯烈犧牲。故事充滿了悲壯的英雄主義精神,讀後令人熱血沸騰,感奮不已。
《半個匈奴人》,也是寫漢代的一位十五歲少年——蘇通國的傳奇故事。蘇通國是西漢著名英雄人物蘇武的兒子,歷史上實有其人。但在《漢書·蘇武傳》中,只提到他的名字,沒有任何具體事跡。趙燕翼先生就將這個歷史真人,與“鴻雁傳書”的民間傳說結合起來,生動地刻畫出與張疏勒不同的另一種典型性格。蘇通國出生胡地,卻在其父的影響下,接受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出脫成一位機敏睿智、才華橫溢、孝敬尊長、蔑視豪強的可愛少年。
《半個匈奴人》的故事開頭常有趣。一個趕毛驢馱著自種葫蘆的邊民,誤入匈奴公主養鹿場。毛驢啃光了一坨青草,趕驢人懷著歉意,留下一隻葫蘆,作為對公主的賠償。不料遊牧民族匈奴人不認識葫蘆,把它當成一個會吃青草的“妖精”而驚動了公主,公主懸賞降服“妖精”。一個“勇敢”的小伙子一棒將葫蘆打爛,瓜籽瓜水流了一地,並宣稱“妖精”已被打死,它還是個母的。要是讓這些妖精娃娃(瓜籽)都生下來,還不把草原上的青草吃個淨光!此時少年蘇通國恰巧騎駱駝從北海遊歷至此,見狀仰天大笑。他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豐富的文化知識,指出這被“打死”的“妖精”不過是一隻葫蘆。因此贏得了公主及所有在場觀眾的折服和敬佩。之後,他為父親蘇武的歸國出謀劃策,代父草擬上漢朝皇帝的書信,充分展示了這位自稱為“半個匈奴人”的漢匈混血少年的聰明才智以及漢文化的精深博大。
這兩個童話人物及其故事情節,雖然都是出自作家的藝術虛構,但趙燕翼先生精心地將史實與幻想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邏輯演繹圓通,讀起來能給人以很強的歷史真實感,就像久遠年代確曾發生過的事情一樣。
收入本卷的《小燕子和它的三鄰居》、《鶯歌蛇舞》、《穿綠衣的蛇郎》、《小虎歸山》、《不該打開的黑匣子》、《鳥語學家》、《巫婆母雞》等等,都是當代童話中的名篇佳作,毋需多說。這裡,對文言童話《蛤蟆教書》一篇,不妨略加評議。按作者的說法,他寫文言童話,是一種嘗試。本篇於1994年第3期上海《少年文藝》發表後,立即引起童話界很大興趣。這是—篇《聊齋》式的精怪故事,情節奇特,人物生動,敘述詼諧,再加作者古典文學的素養,寫得波詭雲譎,引人入勝,實為一篇出色的當代志怪新作。可惜,趙燕翼先生淺嘗輒止,以後再也沒有續作。問其原因,他幽默地說:“小讀者沒有積極的反應。逆歷史潮流而動,那是不明智的!”話雖如此,在《半個匈奴人》及《天馬之歌》中,我們又看到了趙燕翼先生深厚的文言文功力的展示。例如,《天馬之歌》的開頭:
匈奴崛起漠北,西侵河西。逐烏孫月氏,斷絲路交通。遂使漢關烽火連天,邊民雞犬不寧。
漢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精兵萬騎,西征匈奴。橫穿祁連山,出大斗拔谷,向居延海挺進。沿途百姓,壺漿盤果,以迎天兵。
將軍過來了,騎赤兔馬。帥旗獵獵,在高原三月大風中飄揚。一武士腰懸寶刀,馬前護衛。二軍漢抬丈八長矛,馬後緊隨
黃沙百戰穿金甲,誓掃胡塵不顧身!
上引文字,簡潔洗鍊,聲調響亮,節奏明快,文采斐然,是純粹的民族風格和中國氣派,漾溢著傳統文學的古典美。這與“金瓜銀豆”式的大眾語彙,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樂於將包含在本卷中的童話精品,推薦給廣大小讀者,希望能給你們以莫大的閱讀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