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朴齋
趙立誠(字朴齋)( 1814 ----1878 )慈谿(現江北區)洪塘趙家洋人,先學文,後從商,年輕時去上海,在錢莊做跑街。由於他聰明,能幹,善於跟人溝通,又樂於助人,很快贏得客戶的信任,建立了很廣的人脈關係,為以後的獨立創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朴齋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14
- 逝世日期:1878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當時小港李家的創始人李也亭也剛來上海南市油碼頭曹德大糟坊當學徒,因為都是寧波老鄉,兩人結為兄弟,趙為“大阿哥”,李為“小阿弟”。後來李也亭上沙船,帶貨做生意需要的資金,都由趙立誠幫他籌款。李遵母訓,為人信義第一,一筆帳講好什麼日子清,必提前一日送到。因此,趙也很樂意為他籌款。這樣幾年下來,李竟攢了一筆錢。一天,李也亭樂呵呵地去找趙立誠:“大阿哥,我想自己弄條船。”趙嚇了一跳,問:“你可曉得置條船要上萬兩銀子?”可聽了李也亭九九歸一的一本細帳,趙不禁手拍大腿說:“好!我幫你一把,就看你命中有無財運了。”那時沿江造船商很多,只要付一半定銀,就可保證三個月船就下水。沙船出海向來結隊而行,主要是防海盜襲擾。於是,李也亭加入了老城廂郁家、慈谿董家的北號船隊。當然誰也不曾料到,就靠這條船,李家竟後來居上,成了上海灘風流百餘載的工商巨子。隨著財富的增加,李也亭在和趙立誠的交往中,深知錢莊也是一個很有講究的行當。它開設資本不大,那時老城廂最叫得響的錢莊也只不過萬把兩銀子,但關鍵是股東必須富有資產,能償付得起。放貸只要對象牢靠,吸進存款運用得當,賺錢是自然的。何況,“久大”(李家沙船隊隊名)每年兩季航運進貸,都是向別家錢莊貸銀兩,如果日後改向自家錢莊貸,豈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嗎?加上“久大”沙船已獨立成隊,還有一些散戶船跟著走,拉它們向李家錢莊貸款,更是順理成章之事。於是,他和趙立誠商定,用經營沙船的利潤合開了“慎余”、“崇余”、“立余”三家錢莊。不過,錢莊一切營業仍由趙立誠主持,對外不聲張李家也投入巨資。因為,當時儲戶最忌諱錢莊放款給沙船,因航運畢竟風險太大,一隻有閃失,儲戶自然是本利全蝕。趙立誠是經營錢莊的一把好手,他有多年跑街結下的客戶,又熟知老城廂里各種行當的底細,於是,這三家錢莊一開張就紅火起來。日後趙立誠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馳名上海灘的錢莊業領袖,是寧波幫錢商去上海創業立基第一人。
主要成就
1855 年郁松年、沈大本、趙立誠、經緯等著名富商建立了同仁輔元堂。同仁堂與輔元堂合併,稱同仁輔元堂。地址在今上海市區藥局弄 95 號。合併後的同仁輔元堂成為晚清上海最大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慈善機構,主要行贍老、恤寡、施衣、施棺、掩埋、醫療救助等善舉,並設有義校,又增設驗屍、收買淫書、清除垃圾、利用民間的募捐和善堂的資金安裝路燈、修路築橋等內容。
1860 年為便於上海寧波同鄉往生者停放棺木,楊坊、李容(李也亭);馮征祥、趙立誠、馮祖憲、方基、張斯臧等旅滬寧波幫人士,集資在滬北江灣購地 50 多畝,創建敬梓堂義所,修建平房 70 余楹,供同鄉停放棺木。敬梓堂義所也被編入官圖,不納稅賦
個人生活
由於事業的發展,趙立誠也投資了航運,當時清政府因為運河淤塞,把漕糧的河運改為海運,規定江蘇各地的糧船均到上海交兌,然後直運天津、直沽。漕糧乃 “ 皇糧國稅 ” ,運送漕糧為軍國大事,因而頗為優惠:每運一石漕糧,官府貼水腳 ( 運費 ) 銀 4 錢,並補 “ 耗米 ”8 升,承運一船,往往可得銀數百兩。此外還規定,運糧沙船僅載漕糧八成,其餘二成可聽憑船家帶貨,並且享受免稅優惠 …… 好處還有很多,比如漕糧運到,返程時可自行攬貨,所賺運費又是一大筆額外收入。但沙船設備落後,海運風險很大, 1868 年,趙立誠向當時的兩江總督曾國藩申請改用輪船運漕糧,但遭其拒絕而擱淺。然而時至 1900 年江浙漕運全部改由輪船運輸,可見當時趙立誠目光之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