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欣

趙景欣

趙景欣,山東青州人,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景欣
  • 出生地:山東青州
  • 學位/學歷:博士/研究生
  • 職務:教授
  • 性別:女
教育與工作背景,社會任職,研究方向,研究領域,主講課程,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國際會議論文,參編著作與教材,獲獎與榮譽,出國情況,

教育與工作背景

2007年7月至今: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工作
2004.9-2007.6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2001.9-2004.7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7.9-2001.7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幼兒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

社會任職

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2016年至今)
CSSCI收錄期刊《心理發展與教育》編委(2015年至今)
山東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2016年至今)
山東省青少年研究會理事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青少年研究學會(Society forResearch on Adolescence)會員
兒童發展研究會(Society for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會員
國際行為發展研究會(InternationalSociety for Study of BehaviorDevelopment, ISSBD)會員

研究方向

個性與社會性發展青少年發展

研究領域

處境不利兒童青少年發展,兒童青少年社會認知發展,青少年積極發展,教育評價

主講課程

本科生:心理學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專業文獻閱讀與寫作
研究生: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

科研項目

l農村留守兒童幸福感的保護機制與關愛服務模式研究(CBA130126),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國家青年基金項目,2014-2017,主持人。
l農村留守兒童抗抑鬱情緒的心理社會因素與作用機制(ZR2013CQ010),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14-2016,主持人。
l基於積極發展觀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研究(2014SDWR04),山東省婦女/性別研究重點課題,2014-2015,主持人。
l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資源與情緒適應(09YJCXLX01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2009-2012,主持人。
l心理資源對農村留守兒童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與作用機制(J11WH10),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計畫項目,2011-2013,主持人。
l基於家庭系統的農村留守兒童救助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2009-2012,主持人。
l我國國小階段學生核心素養模型、指標體系與表現水平研究(13JZDW007),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託項目,2014-2017,核心研究人員。
l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研究(13JZDWIY0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專項,2013-2016,主要參與者。
l萊蕪市社會管理創新研究,萊蕪市人民政府項目,2011-2012,主要參與者。
l山東省創業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地區創業狀況的評估,山東省創業促進會科研項目,2010-2012
l大學生創業意向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山東省創業促進會科研項目,2010-2012,主要參與者。
l3-5歲兒童應對同伴侵害策略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2008-2010,主要參與者。
l處境不利兒童心理發展狀況與教育對策研究(04JZD0026),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04-2008,主要參與者。
l兒童攻擊行為的神經生理與認知基礎研究(Y2003D01),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3-2006,主要參與者。
l中小學生欺負/受欺負與同伴背景的關係(DBA070073),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07-2010,主要參與者。
l兒童攻擊行為與親社會發展的追蹤研究,山東師大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合作項目,2001-2004,主要參與者。
l服刑人員自殺和脫逃傾向的研究,山東省犯罪研究所、山東省心理學會、滕州監獄合作項目,2001-2003,主要參與者。

科研成果

Liu,X., Zhao,J. (2016). Chinese migrant adolescents’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group identity and the typeof school. Plos One, 11(1), e0146559.
Zhao,J., Liu, X.,& Wang, M. (2015). Parent–child cohesion, friend companionship and left-behind children'semotional adaptation in rural china. Child Abuse & Neglect, 48, 190-199.
趙景欣, 劉霞, 張文新. (2013). 同伴拒絕,同伴接納與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適應: 親子親合與逆境信念的作用. 心理學報, 45(007), 797-810.
於鳳傑, 趙景欣, 張文新. (2013). 早中期青少年未來規劃的發展及其與父母教養行為的關係: 行為自主的中介效應. 心理學報, 45(006), 658-671.
劉霞, 趙景欣, 申繼亮. (2013). 歧視知覺對城市流動兒童幸福感的影響, 中介機制及歸屬需要的調節作用. 心理學報, 45(5), 568-584.
趙景欣, 張文新, 紀林芹. (2005). 幼兒二級錯誤信念認知、親社會行為與同伴接納的關係. 心理學報,37(6), 760-766.
張文新, 趙景欣, 王益文, 張粵萍. (2004). 3~6歲兒童二級錯誤信念認知的發展. 心理學報, 36(3), 327-334.
趙景欣,王秋金, 楊萍, 劉霞. (2017). 行為自主決策、親子親合與個體主觀幸福感的關係: 留守與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較. 心理發展與教育, 33(3), 352-360.
趙景欣, 欒斐斐, 孫萍, 徐婷婷, 劉霞. (2017). 親子親合、逆境信念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消極情緒的關係. 心理發展與教育,33(04): 441-448.
趙景欣, 楊萍, 馬金玲, 黃翠翠. (2016). 歧視知覺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消極情緒的關係: 親子親合的保護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32(3).
趙景欣, 彭耀光, 張文新. (2016).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6).
趙景欣, 孫萍, 丁彬彬, 劉萌. (2016). 父母支持與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關係: 自尊的中介作用. 中國特殊教育, (8), 67-72.
趙景欣, 楊萍, 趙喜佳, 張文新. (2016). 早期青少年的同伴侵害與抑鬱: 自尊和性別的調節作用. 中國特殊教育, (1), 70-75.
趙景欣,張婷, 林玲玉. (2016). 隔代親合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鬱: 留守煩惱認知評價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6), 1092-1097.
馬金玲, 張婷, 趙景欣. (2016). 當好照料者是門學問. 心理與健康, (6).
趙景欣, 楊萍, 張婷. (2015). 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調查. 中國德育, (21).
陳曦, 陳光輝, 趙景欣. (2015).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青少年未來規劃的關係: 外向性的調節作用及其性別差異. 心理發展與教育, 31(4), 420-427.
申繼亮, 劉霞, 趙景欣, 師保國.(2015).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子女心理發展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 31(1), 108-116.
張莉, 李靜雅, 趙景欣. (2015). 父母支持與服刑青少年的情緒適應: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31(6), 746-752.
趙景欣. (2015). 關於留守兒童的基本認識. 新課程教學: 電子版, (2), 65-69.
張莉, 王乾宇,趙景欣. (2014). 養育者支持, 逆境信念與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關係.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 037.
趙景欣. (2013). 加強教師管理應從評價入手——評《教師評價》. 人民教育, 20, 027.
李靜雅, 趙景欣. (2013). 擺脫迷茫, 快樂成長——與大學新生談“適應”. 河南教育 (高教),10, 007.
趙景欣, 劉霞, 李悅. (2013). 日常煩惱與農村留守兒童的偏差行為: 親子親合的作用.心理發展與教育, 29(4), 400-406.
趙景欣. (2013). 養育者行為監控與農村留守兒童的孤獨, 反社會行為.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1(003), 500-504.
於鳳傑, 趙景欣,張文新. (2013). 高中生的個人規劃與抑鬱的關係: 性別的調節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29(1), 79-85.
張文新, 李靜雅, 趙景欣. (2013). 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與情緒適應的關係. 中國特殊教育,(12), 75-79.
趙景欣, 楊菲菲, 張文新. (2012). 青少年犯罪的發展軌跡和獄內改造的保護因素. 中國特殊教育,09: 65-70.
王乾宇, 趙景欣. (2012). 青少年暴力犯的獄內情緒適應.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04:1-7.
張文娟, 趙景欣. (2012). 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關係. 心理研究, 02:72-76.
劉萌萌, 趙景欣. (2012). 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其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05:1-6.
趙景欣, 申繼亮. (2011). 留守煩惱的認知評價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鬱、孤獨.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19 (4), 515-517.
楊菲菲, 趙景欣. (2011).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危險評估. 青少年研究, 4, 1-6. (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劉霞, 趙景欣, 師保國. (2011). 歧視知覺的影響效應及其機制. 心理發展與教育, 2, 216-223.
邢淑芬, 劉霞, 趙景欣, 師保國.(2011). 歧視知覺對流動兒童群體幸福感的影響及內部機制. 心理發展與教育, 6, 654-661.
趙景欣, 劉霞.(2010). 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鬱和反社會行為:日常積極事件的保護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6: 634-640.
趙景欣, 申繼亮. (2010). 農村留守兒童發展的生態模型與教育啟示. 中國特殊教育, 7: 65-70.
趙景欣, 王煥紅, 王世鳳. (2010). 壓力性生活事件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鬱/反社會行為的關係. 青少年研究, 1-6.

國際會議論文

A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lf-rated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self-efficacy: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older adults’ depression. 19th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ISSBD,Melbourne, July 2006.
The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ory of Mind and Their Relations toPre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Peer Acceptance. 28th InternationalCongress of Psychology, Beijing, August 2004.
The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ttribution to Second-Order Mental States And TheirRelations to Prosocial Behavior, Peer Acceptanc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Psychologist, Jinan, June 2004.

參編著作與教材


  人類發展的概念與理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青少年心理學.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0.
師德心語——教師發展之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教師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教師發展之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大學生心理健康讀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5.
中學生成長導航教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青少年發展心理學.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2.
嬰幼兒撫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多元智慧型與問題式學習.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審校.

獲獎與榮譽

2015年10月,山東省社科成果三等獎;
2015年1月,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優秀教學獎”;
2012年11月,榮獲山東師範大學“校青年教學能手”稱號;
2011年12月,山東師範大學“優秀教學獎”;
2011年6月,“2008-2010年度山東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2010年12月,山東師範大學2009-2010學年“優秀本科生導師”;
2010年,青少年心理學,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多媒體教育軟體競賽活動一等獎;
2009年,青少年心理學課程體系構建, 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0年12月,山東師範大學2009-2010學年優秀本科生導師;
2008年9月,山東師範大學優秀教學獎;

出國情況

2016年赴維爾紐斯(立陶宛),參加第24屆國際行為發展研究會雙年度會議;
2015年5月,赴台灣,參加首屆華人套用心理學術研討會;
2011年10月10日至28日,赴泰國曼谷,參加由國務院僑辦主辦、泰國華文教育公會承辦的“走出去”華文教師師資培訓班,主講兒童心理學課程;
2006年6月,赴Melbourne,參加19th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ISSB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