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平自選集

趙昌平自選集

《趙昌平自選集》是1997年9月1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昌平。

基本介紹

  • 書名:趙昌平自選集
  • 作者:趙昌平
  • ISBN:9787563324873
  • 類別圖書>文學>文學理論
  • 頁數:323
  • 定價:26.00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年9月1日
  • 裝幀:軟精
  • 開本:16開
  • 叢書名:跨世紀學人文存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重視感覺這一點上我與語言學批評的觀念相當接近,但對如何去感覺,看法卻頗有不同。近現代語言學詩歌批評的標的是近現代印象派之類詩歌,而唐詩,即使是外觀上最接近印象派的晚唐溫李一路的詩歌,在本質上也只是接近於我們土生土長的國畫而絕非與馬蒂斯、塞尚同品。明確中國詩與西方近現代詩歌的內質區別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對語言學批評的觀念也只能借鑑而不能照搬,我的有關觀念、詳見《意興、意象、意脈》一文(《唐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3期),這裡只能挈其要點。
語言學批評所謂“原初的萌動”,在唐詩中也有極生動的表現,但卻有所不同,這最鮮明地體現於唐人有關意興的說法之中。興即興起,是詩人為外物所偶然引動而突然產生的創作衝動。其表層是一時一地的直覺的感受,而深層則是詩人長期以來積鬱的情思。所以唐人論“興”必與“意”相關,即所謂“興發意生”,“先積精思,因神王而得”,而進入一種特定的創作境界。由於抒情言志觀念的根深蒂固與因佛教思維介入而更為強化了的中國人的證悟式的藝術思維形態,唐人在“興發意生”後,不是任由感情沖涌以成篇章,而總是通過潛心觀照,求得心物相印、傳神寫照的妙合境地。這就是所謂“精煉意魄”與“凝心擊物”(以心意對物象進行篩選)二者融一的過程。於是原初朦朧直覺中的潛在意念伴隨著精選的物象而逐漸趨向意旨化。在唐人詩論中這便是所謂因象立意的“取境”過程。片斷的景象,在圖畫中是平面地展開,而以意韻為靈魂;在詩中則是線性地延展,而貫串其中的便是所謂意脈。意興是靈魂,意脈是血脈,意脈流注’於物象之中,使物象升華而具有意象的品格。意脈通俗點說是覆蓋於片斷景象下的似斷而續的感情線,是經過“文體開闔作用”(結構功夫)而藝術化了的感情線。一方面是意立氣生,氣動為勢,以氣勢主導文體開闔;另一方面,反過來看,便是借文體開閨作用以顯氣勢,於縈迴盤礴,草蛇灰線之中隱見作者之措意。這便是唐人創作論之精髓。而唐詩的魅力正在於那種意旨性與朦朧性,具體性與性質化並存,富於味外之味的境界。在對片斷景象的賞味中,玩索那似斷實續的意脈從而體味詩人的意興,便是閱讀唐詩文本的關鍵。

作者簡介

趙昌平,浙江上虞人,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生於上海。一九六八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本科畢業。一九八二年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施蟄存先生唐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編審。主攻唐詩研究,兼攻古代詩論並漢魏六朝詩。有《唐詩

圖書目錄

自序
從初、盛唐七古的演進看唐詩發展的內在規律
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風格溯源
上官體及其歷史承擔
開元十五年前後
——論盛唐詩的形成與分期
盛唐北地士風與崔灝李頎王昌齡三家詩
王維與山水詩由主玄趣向主禪趣的轉化
“吳中詩派”與中唐詩歌
從王維到皎然
——貞元前後詩風演變與禪風轉化的關係
韋柳異同與元和詩變
從鄭谷及其周圍詩人看唐末至宋初詩風動向
鄭谷年譜
八代自然崇尚和駢驪體詩文的關係
意興、意像、意脈
——兼論唐詩研究中現代語言學批評的得失
謝靈運與山水詩起源
主要著述一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