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拚

趙拚

趙抃(pàn)(1008年—1084年), 字閱道,號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信安街道沙灣村)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年),趙抃登進士第,除武安軍節度推官。歷知崇安、海陵、江原三縣,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1056年),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轉運使,旋改益州。召為右司諫,因論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後,除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龍圖閣直學士再知成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拚
  • 別稱::趙清獻、鐵面御史
  • 字號::字閱道 ,號知非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宋人(漢族)
  • 出生時間::1008
  • 去世時間::1084
  • 主要作品::《趙清獻公集》
  • 主要成就::彈劾不避權勢
人物介紹,與佛結緣,

人物介紹

趙拚(1008—1084),字閱道,自號知非子,浙江衢州人。進士及第後,歷知州郡;宋仁宗時,官殿中侍御史(掌糾彈殿中百官朝會時失儀者)。官至資政殿大學士,以太子
趙拚少保致仕,卒謚“清獻”。拚為人氣宇軒昂,壯嚴正直,諫言彈劾不避權貴,聲稱凜然。嘗上言對待君子和小人之別∶“小人雖小過,當竭力而絕之;君子不幸詿誤,當得保全愛惜,以成就其德。”所言務在使皇上近君子而遠小人,京師視為“鐵面御史”。王安石變法時,趙拚站在歐陽修、蘇東坡一邊,表示極力反對,屢屢上奏斥其不利。他認為王安石是擅權專利,擾亂民心,說∶“事有輕重,體有大小,財利於事為輕,而民心得失為重。今去重而取輕,失大而得小,懼非宗廟社稷之禍也。”最後終因意見不合,出任成都知府。在蜀期間,施政簡易,百姓大悅。
趙拚趙拚

與佛結緣

趙拚早年就崇信佛法,還在衢州的時候,就與當地的佛慧禪師相交遊。每次相見,拚總是虛心叩問,不厭其煩,而慧禪師則以喝斥代答,不容置辯。一次,政事之餘,拚與同僚宴坐,忽然一聲雷鳴,趙拚驚聞,當下大悟,即口述一偈曰∶“默坐公堂虛隱几,心源不動湛如水。一聲霹靂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佛慧禪師聽說到此偈,笑道∶“趙閱道撞彩了!”意思是說他悟道了。佛慧禪師嗣法雲門宗,雲門宗風反對使用語言文字,以為真如佛性不可言說,只應於內心頓悟。一旦頓悟,則世間眾法,立即“冰消瓦解”;事事物物,“無非妙體”。趙拚正是在佛慧的啟發下,得到雲門真傳。好友富弼起初並不識佛,趙拚致書勸其學佛,說∶“富貴如是之極,道德如是之盛,福壽康寧如是之備,退休閒逸如是之高,其所未甚留意者,如來一大事因緣而已。能專誠求所證悟,則他日為門下賀也。”富弼後來果然成為一個有名的居士。
宋神宗元豐年初,拚又以太子少保(輔導太子的官職)入朝致仕。晚年的趙拚奉佛益篤,在家園的高處特築一小屋,退朝後則獨處其中,屏去聲色,究心宗乘;日常蔬食,持戒不懈。他還每日延請一僧至家,與之共齋談禪,自得其樂。並在屋內的牆壁上題偈一首∶“腰佩黃金已退藏,箇中訊息也尋常。世人慾識高齋老,只是柯村趙四郎。”表達了自己晚年從心佛道的自得之情。七十七歲時,趙拚在自築的高齋中趺坐而逝。臨死前還致書佛慧禪師說∶“非師平日警誨,至此必不得力矣。”死後,慧禪師也作偈悼念∶“仕也邦為瑞,歸歟世作程。人間金粟去,天上玉樓成。慧劍無纖缺,水壺徹底清。春風水路,孤月照雲明。”對其一生功德作了高度的禮讚。朝廷也追贈為太子少師,號“清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