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恩民,字雕蟲,1962年出生,鄭州人,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被譽為:“泥人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徽章獲得者,被授予國家智慧財產權文化大使;現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鄭州市恩民泥塑藝術研究院院長。趙恩民師承多家,自成一體,歷經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和探索,終於使塑空絕技的技法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作品在吸取西方藝術精華的基礎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技法更具深度和藝術魅力,深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收藏家們也都以爭相收藏為幸。作品被國家授予中華民族藝術珍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恩民
- 字:雕蟲
- 出生時間:1962年出生
- 地域:鄭州人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
人物簡介
人物生涯
趙恩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市民家庭,對泥人的熱愛仿佛與生俱來,從小就喜歡用泥巴捏些小雞、小狗、飛機、坦克等小東西來充實自己單調的童年生活。九歲時看過阿爾巴尼亞影片《第八個士兵銅像》後,就能捏出來與影片裡銅像極相似的泥人,受到街坊鄰居的讚許,從此,趙恩民的身心受到極大的鼓勵,也就是堅定了走泥塑這條道路的決心。
任何藝術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情調,造型更準確,趙恩民苦練繪畫技術,以臨摹、畫石膏靜物到寫生,同時非常注意對生活的觀察,艱苦的基本功訓練為趙恩民今天的隨心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趙恩民的作品表現是典型的北方豪情派,粗獷的大線條與唯美的清秀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重意趣和情調又不同於細膩完整的形式美,其作品有種大寫意的筆觸。
作品體裁都是普通的市井百姓,那些通常不被人注意的生活場景,經過藝術的表現使其更加精彩,勾起人們對已逝生活的回憶。譬如:“推鐵環”、“老鷹捉小雞”、“鬥雞”、“跳羊”等這些遊戲,現在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在童年時代可以說都“玩”,這是時代的反映,現在的青少年很可能不知所云。再如“打燒餅”、“猜酒”這樣的生活場景在七、八十年代可是隨處可見。作品表現出來的格調十分耐人尋味,因為是普通的生活場景,大家都非常熟悉,把一種熟悉的生活用一種立體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使人感到耳目一新。這種藝術思維和藝術技巧的綜合表現,使生活更加藝術化、情趣化。作為一名普通的泥塑藝人,把自己的思想和藝術觀不是定位在一種低調的唯美形式上,而是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高格的思想表現上;趙恩民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語言,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告訴你一段生活故事,人生經歷。通過每一件作品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形態,你可以聽到他的心聲。再用大塊面粗線條的表現,反映那些精獷豪爽而且飽嘗人生艱辛的北方漢子的生活狀態,所有的人生經歷都反映在不同的人物臉上,讓人有種面對面的感覺。
溫總理和俺三握手
2004年7月2日,雨過天晴的北京上空雲蒸霞蔚,習習的涼風一掃仲夏的悶熱,使人感到格外愜意。下午5點半,趙恩民以河南省民間藝術大師的身份,隨河南省有關領導來到北京展覽館,準備參加這裡舉行的北京國際服務業博覽會。
7月2日晚上8點20分,幸福的時刻來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河南省委副書記王全書的陪同下,神采奕奕地來到了我的表演桌前,王全書給溫家寶總理介紹道:“這是我們河南的泥人趙——趙恩民”。溫總理聽說後伸過手來,因為趙恩民手上沾滿了泥土,有些不好意思,溫總理看出了他的心思,笑容可掬地說:“我是農民的兒子”。把手又伸過來和趙恩民握手,並向趙恩民問道:“你做的是什麼?”
“這是用黃河泥做的黃河娃和一組下棋的泥塑”,看著溫總理和藹可親的慈祥面容,趙恩民壯了壯膽子回答道。
溫總理仔細觀察一會兒泥塑造型,然後風趣地說:“一看就知道,街道路旁有這情景——下棋。看,這邊(勝者)高興,要贏了,那邊(輸者)坐不住了。”
總理說這話時,把在場的人們都逗笑了。笑聲中他繼續說道:“這樣的作品一看就明白,因為來源於生活”。
得到溫總理這種評價,令趙恩民激動起來。這時,溫總理突然向趙恩民提問:“你知道呢人張嗎?”
“知道,泥人張原籍天津”。
溫總理聽完若有所思的接著問:“你和泥人張有哪些不同(指作品)?”“從外觀看,泥人張做的作品多為彩繪,表現人物多是歷史名著中的人物;而趙恩民做的泥人不上彩,是民間的一種做法,用通俗、簡練的手法和自身生活體會來表達作品的意境,多展現老百姓生活和人物場景。”趙恩民一口氣回答完溫總理提出的問題。
停了一會兒,溫總理用讚許的口氣說:“好,這種表現形式很好”。
接著溫總理又問:“你是河南什麼地方人?”
“鄭州市的”,趙恩民回答道。
“好”。溫總理了解到這裡,似乎感覺該到其他展區的時候了,便第二次與我那雙沾滿黃河泥土的手握在了一起。
望著溫總理邁開穩健的步子向前走去的身影,趙恩民那顆激烈跳動的心也平靜了下來。霎時間,趙恩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便疾步走向前去叫道:“總理,我把這個黃河娃送給您,行嗎?”
“送給我?好哇!”溫總理停住腳步,轉身一邊回話給我,一邊和我握了手,使在場的人們在幸福之中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民總理對民間藝人的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