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昌(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趙喜昌(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喜昌,男,滿族,1955年4月生,中共黨員,廣東省惠州市志願者救撈隊隊長。

2015年當選為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喜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日期:1955年4月
  • 性別:男
主要事跡,人物榮譽,人物評價,

主要事跡

趙喜昌不顧自身5級傷殘,脊梁骨成S型,率領救撈隊風雨無阻,截止2015年5月,已救活32人,打撈244具遺體,發起成立惠州志願者救撈隊,帶領大家無怨無悔開展義務救撈活動。
對於趙喜昌來說,救撈的困難不僅是身體的殘疾,更要和死神打交道——被水下鋒利的石頭割傷腳板和腿,踩到光滑的石頭摔傷手、碰傷頭,潛入水底拉網腳被網纏住被溺……有一次打撈作業時逢8月,整整5天,趙喜昌每天凌晨4時就起床趕去紅花湖現場,直到晚上12時才回家。由於家屬記錯了溺水地點,他在第六天才把屍體打撈上來,脊背曬掉了一層皮。
2008年一天,趙喜昌在家附近的東江游泳時,發現在東江沙公園段,有兩個小孩落水。其中一個孩子被一名游泳愛好者救起,另一名卻沉入水裡。趙喜昌立即加入搜救,但未能找到落水孩子的蹤跡。這時,孩子的家屬叫來一艘停靠在岸邊的漁船幫助救助,但漁民以忌諱屍體上船為藉口,索要報酬不成便不願出手相助。最終,孩子被打撈起來,但已沒了呼吸。這事讓趙喜昌義憤填膺,激發了他組織義務救撈隊的想法。
2008年,“惠州志願者救撈隊”成立後,與110接警中心聯網。有警必出,這是趙喜昌對110接警中心的承諾,也是對自己的命令。
水裡撈屍,是一份辛苦活,險情隨時伴隨。在水裡拉撈屍網時,常常被水下鋒利的石頭割傷腳板和腿。一次潛入水底拉網,腳被網纏住,心裡一緊張嗆了幾口水,險些溺水。趙喜昌和他的隊友救人、撈屍,不但不收錢,反而經常倒貼錢。他自掏腰包購買漁網、鉤子等救撈工具,為了能夠更快地趕到現場,他還專門買了一台電動車。有時打撈一具屍體要用上幾天時間,與其說是打撈,不如說是耐心、毅力、體力的比拼。
為了防止溺水事故發生,2014年5月,趙喜昌參與拍攝製作了2萬多張防溺水宣教片(DVD),免費發放到全市中國小各班級,取得良好效果。為更好傳播雷鋒精神,趙喜昌還經常走進道德講堂,用親身故事教育身邊人。近兩年趙喜昌累計開講30多場“學雷鋒”道德講堂,以學雷鋒精神為魂,傳承雷鋒精神。
2015年3月21日,在趙喜昌的倡議下,由惠州3家計程車公司12名計程車司機組成的“雷鋒車隊”正式成立。隊員們除了在工作中及時對有需要的乘客給予幫助外,還積極參加相關的志願服務活動。

人物榮譽

趙喜昌先後榮獲全國第四屆道德模範提名獎、第四屆廣東省道德模範、“南粵楷模”、“感動廣東十大人物”、“廣東好人”等榮譽稱號、2015年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廣東省候選人。

人物評價

他的手,粗糙,寬厚,傷痕滿滿。有人感激這雙手,因其挽救了生命;有人嫌棄這雙手,認為它們沾滿晦氣;但更多的人則對這雙手及手的主人致以敬意——六年里,趙喜昌堅持免費救撈,在惠州的江河湖泊里,救起30多名溺水人,打撈了150多具溺亡屍體,他踐行了新時期的“雷鋒精神”,他的雙手,傳遞了時代的正能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