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伯璩 ,南宋宗室,太祖皇帝趙匡胤七世孫,趙子彥之子。
基本介紹
- 本名:趙伯璩
- 別稱:趙伯玖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時間:1130
- 去世時間:1188
人物簡介,史籍記載,家庭狀況,家族世系,
人物簡介
趙伯璩(1130~1188),字潤夫,初名伯玖,秦王趙德芳之後,南陽侯從贄四世孫。曾祖吳興侯趙世經,祖和州防禦使趙令績,秉義郎趙子彥第三子。初被宋高宗吳才人收養,賜名璩。紹興十五年,加檢校少保,進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淳熙十四年卒,年五十九,追封信王,累贈太保、太師。
史籍記載
《宋史·本紀》
紹興四年五月丙子,複選宗室子彥之子伯玖育于禁中。六年春正月壬午,賜宗子伯玖名璩,為和州防禦使。
《宋史·高宗吳皇后》
初,伯琮以宗子召入宮,命張氏育之。後時為才人,亦請得育一子,於是得伯玖,更名璩。中外議頗籍籍。張氏卒,並育於後,後視之無間。伯琮性恭儉,喜讀書,帝與後皆愛之,封普安郡王。後嘗語帝曰:「普安,其天日之表也。」帝意決,立為皇子,封建王。出璩居紹興。
《宋史·列傳》
信王璩字潤夫,初名伯玖,藝祖七世孫,秉義郎子彥之子也。生而聰慧。
初,伯琮以宗子被選入宮,高宗命鞠於婕妤張氏;吳才人亦請於帝,遂以伯玖命才人母之,賜名璩,除和州防禦使,時生七歲矣。伯琮以建國公就傅,璩獨居禁中。俄拜節度使,封吳國公,宰執趙鼎、劉大中、王庶等堅持之,命不果行。會秦檜專政,遂除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尋詔赴資善堂聽讀。紹興十五年,加檢校少保,進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時伯琮己封普安郡王,璩官屬禮制相等夷,號東、西府。逾年,改武昌軍節度使。
二十二年,子彥卒,璩去官持服,終喪,還舊官。顯仁太后崩,普安郡王始立為皇太子,璩因加恩稱皇侄,名位始定。遷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紹興府。
孝宗即位,璩表請入賀,許之,特授少保,改靜江軍節度使。頃之,省紹興府宗正事,改判西外宗正司。璩累章乞閒,改醴泉觀使。淳熙中,除少傅。高宗崩,奔赴得疾,逾年而薨,年五十九,追封信王,累贈太保、太師。
始,璩之入宮也,儲位未定者垂三十年,中外頗以為疑。孝宗既立,天性友愛,璩入朝,屢召宴內殿,呼以官,不名也,賜予無算。
子四人:師淳歷忠州團練使、永州防禦使,師灝、師瀹、師潞並補武翼大夫。孫希楙,特補保義郎。
《宋會要輯稿》
[紹興]六年正月十四日,詔子彥男伯玖賜名璩,除正任防禦使。九年三月七日,以和州防禦使為保大軍節度使、崇國公。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詔璩宅令臨安府張叔獻相視,普安郡王宅屋宇一體修造。十五年正月十一日,詔璩可於三月內選日出外第,應合行事並依普安郡王例施行。二月二十二日,制為檢校少保,進封安平郡王。三月一日,詔璩所差官吏併合行禮儀等,並依普安郡王體例。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制授依前檢校少保、充武康軍節度使、恩平郡王。十九年三月二日,詔璩聽讀《周禮》終篇,本府教授官吏並各與減二年磨勘。四日,詔璩府官吏等,自今後有官吏到府,及兩任無過犯,特與轉一官資。內礙止法人特與轉行;無名目人候有名目日收使;白身宅案、書表司楷書自差到府,滿七年無遺闕,並特與補武進副尉出職。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制以璩從吉,除舊官。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制特授開府儀同三司,依前武康軍節度使、恩平郡王、判大宗正事,紹興府置司。
[隆興元年] 閏十一月十一日,皇弟少保、靜江軍節度使、判大宗正事、恩平郡王璩言:「昨除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指揮內依舊恩平郡王,止是請給恩數依士□例。其恩平郡王前後已得指揮,即無沖改。緣主管所更不照應,將元差人兵官吏等並皆裁減。乞將恩平郡王前後已得指揮依舊施行,並昨已得指揮依《祿格》支歲給錢,仍乞改昨歲賜錢。」詔依。
[隆興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詔璩男賜名師淳,特補武翼大夫、遙郡刺史。璩言:「臣有男年甫五歲,寅緣近屬,伏乞賜名。」從其請也。
[乾道元年]五月十二日,詔:「恩平郡王璩妻王氏特進封澤國夫人,諸般請給、生日時服等並與依慶國夫人靳氏,內東門司給歷,下紹興府幫勘;錢米並於經總制及湖田米內支給。」
[乾道七年]十月六日,詔:皇弟少保、靜江軍節度使、判大宗正事、恩平郡王璩改判西外宗正事。
[乾道九年]十月十八日,詔:皇弟少保、靜江軍節度使、充醴泉觀察使、恩平郡王璩已賜玉帶金魚,許令系赴朝參。
[乾道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璩言:「長男師淳特蒙錫以訓名,寵以官職。今來師淳年齒寖長,欲望量加寵爵。及臣次男七歲,乞依師淳訓名命官。」詔:師淳特轉忠州團練使,次男賜名師灝,特補武翼大夫。
《宋史·表》
師淳二子,長子希楙、次子希郴。希郴一子與烋,與烋二子,孟塈、孟壡。
師灝、師瀹、師潞無後代記錄。
家庭狀況
父 秉義郎趙子彥
母 不詳
妻 澤國夫人王氏
長子 趙師淳
次子 趙師灝
三子 趙師瀹
四子 趙師潞
孫 趙希楙、趙希郴
家族世系
世系:趙匡胤--趙德芳--趙惟能--趙從贄--趙世經--趙令績--趙子彥--趙伯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