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神路

趕神路

‘趕神路’又名‘游路神’,是南召縣南河店街頗具影響的傳統民間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趕神路
  • 別名:游路神
  • 演出人數:五人
  • 地區:南召縣南河店街
  • 性質:傳統民間舞蹈
  • 演出時間:農曆十月一日
舞蹈簡介,習俗介紹,舞蹈特點,歷史沿革,相關傳說,

舞蹈簡介

此舞是一個類似於戲劇舞台上閱兵場面的集體舞蹈。一般由五人演出,舞蹈中的大主角“游路神”,是一個用竹子紮成骨架,竹子上面纏上稻草,用竹蔑編成大頭殼,用紙或布絹表糊後,粉畫刻臉,作無須文生扮象,頭戴升子底王公帽,身著大紅蟒袍,腰系玉帶,腿穿彩褲,足登朝靴,手拿燈籠、令牌、鐵索鏈,身材高大。演出時,走慢八字步,晃動膀子,緩緩前進,配角是四個“利事鬼”,頭戴辣椒帽,上穿藍衫,戰帶扎腰,下穿彩褲,足登馬靴,兩手提燈,臉塗青色。刻臉有紅眼綠鼻子,有血盆大口叉之耳後的,有嘴眼歪邪的,皆按人們想像中鬼的摸樣扮象,一個個沒有下巴,面目猙獰可怕,但從舉動和裝束上均給人以武士的感覺。
趕神路趕神路

習俗介紹

“利事鬼”對於“游路神”恰似古裝戲上的威儀龍套。節目一開始,“利事鬼”便頭前開道,象古裝戲上面行軍場面一樣,伴隨著鼓點和“游路神’的搖擺動作,“利事鬼”兩兩相向而行,交換位置,以示行軍,每走一段,要扎場子演出時,“利事鬼”就隨著鑼鼓節奏,圍繞“游路神”跑圓場,既烘托氣氛,又打場子。然後,“利事鬼”分布“游路神”四角。仍做運兵狀走動,一會兒,當“游路神”發出“除邪捉怪”的號令時,“利事鬼”聞聲而動,刷的一聲一下子變隊形集合到“游路神”前。一字擺開。單膝跪地,提燈造型,做侯令出擊狀。“游路神”又呼:“除邪扶正!”“利事鬼”便依次躍起,繞神跑園揚,作追擊狀,如此反覆表演。

舞蹈特點

從前,“趕神路”也這樣演過,就是利用煙火配合。因為是夜間演出,節目一出場,前邊就有一人引路,此人不扮裝,身挎硫磺火藥包。一手執火紙,一手捏硫磺火藥向上邊拋撒,每撒一撮,使“轟”的一聲燃起一團煙火,照得四下光亮。讓人們看清舞中的角色面目。以壯行色,每走幾步,引路人就要拋一次硫磺火藥閃亮一次。節目每路過一家人的門口,這家人就要大放鞭炮,表示迎接,也是一種邀請就地演出一場的標誌。這樣,鞭炮聲亮與硫磺火藥的爆亮,大大的烘託了演出氣氛。

歷史沿革

“趕神路”自創始以來。世代流傳著幾句歌謠:“利事鬼,游路神,除邪扶正救世人”。這是此舞的演出目的和社會效果。演出的內容,實際是一場“游路神”率領“利事鬼”出巡,驅邪除惡的戰鬥。
“趕神路”也是頗有藝術特點的。舞中的兩種角色形體、舞步、動作反差很大,即便於襯托主要角色,又使整個舞蹈場面有張有弛熱烈而有序。同時,煙火燈光明暗效果強烈,也增強了該舞的神秘感和畫面性。另外,此舞是在特定時間裡演出的,每年農曆十月一日晚上,人們在街鎮村莊的河裡,點燃了油浸的鋸沫,絡繹不絕的一串串火光順河漂走,這便是傳統的“放路燈”.“趕神路”則是在街鎮村莊內演出,這樣內外有機配合,活躍了氣氛,表達了人們希冀吉祥平安的願望.因此,該舞是在封建時代易於相沿成習,盛傳不衰.
“趕神路”解放前以南河店為盛行中心。在劉村街、柴崗街、板山坪等靠近河流的街鎮村莊,也有流傳,這是因為這些街鎮村莊特定的地理情況是靠近河流,農曆十月一日鬼節晚上,河流里放起了路燈,熱鬧壯觀的中心,自然轉移到了那裡.街鎮村莊內反而顯得冷清陰森。鬼節,本欲驅鬼防鬼,結果適得其反。人們就自然要強烈要求引進此舞來驅散恐怖,占領街鎮村莊。該舞在南河店街歷史最悠久,流傳時間也最長,一直盛行到四十年代中期。一九四七年南召解放以後,隨著破除迷信宣傳的日益深入人心,該舞也基本絕跡.現在,該舞的組織者在世的還有趙洪有老人, 已年愈古稀。據他回憶:他還是赤肚娃娃兒時.就在南河店街看過何洪同老人組織的“趕神路”,當時何洪同老人已經九十歲,人們當時就曾問他詢問此舞來源。老人說他記事起就有這路玩藝兒,是南河店街祖輩子傳下來的。這個舞蹈可靠的最早流行時間只能以何洪同親手組織的演出記之,據今已經一百五十年。
何洪同老人去世後,趙洪有於一九三三年開始出頭組織排演這舞蹈。此後年年十月一日演出,一直盛行到日本投降前夕。一九四三年前後的演出中,趙洪有把“趕神烙”原來的兩隻手,改成六隻手。兩手提令牌,兩手提燈籠,兩手托鐵鏈。在伴奏上,一直是使用大銅囂。

相關傳說

該舞是根據南召縣廣為流傳的“游路神”的傳說編制而成。相傳“游路神”是一尊高大魁梧的善神。每到風高夜黑夜晚,他便在亂葬墳里、殺人場等惡鬼出沒的緊背地方巡遊,他手執燈籠,邁著慢八字步,大幅度的晃著肩膀,人們一旦夜入背緊地方,在心情緊張,恐懼萬分的緊要關頭,他便突然出現在人的面前,背對著人,為人壯膽引路。儘管他走得很慢。但後邊的人始終攆他不上。待到把人護送到安全地段,他便眨眼間消失了。不少老年人說還見到過,並且所描繪的、他的背影形象大致相同,但從來沒有人說見過他的臉,人們只能根據他善良、從容、不圖回報的性格,給他構想了一個實現可愛的臉譜作為扮裝。
至於為什麼把該舞安排在農曆十月一日演出。這個傳說在南召縣也很統一,就是上邊所說的,農曆十月一日是鬼節。傳說這一天是鬼魂們找替身,脫生還陽的時刻。而一個鬼要脫生成人,就必須使陽間人死掉,一個頂替一個。人們處於對鬼這種行為痛恨,就搬來了善於驅鬼護人的“游路神”,來巡查人煙集中的村莊和街鎮,以軀走圖謀還陽的惡鬼,使之不能得逞。“游路神”手下的“利事鬼”,是人們用“利事”二字,取其吉祥之意起的一個形象性名字,想像扮裝仍以鬼的面目出現,也是為了寄託人們關於“神有善神,鬼有善鬼”的希望。至於把“利事鬼”作為“游路神”的兵將,為之跑龍套,這是人們憑主觀願望安排的,不牽涉傳說和故事。
“趕神路”的起源時間,已沒有歷史記載和可靠依據可考,但從舞蹈的角色設定、場面安排看.基本上就是—場戲。起碼說是受了戲劇影響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