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趕火車》是油畫家高小華於1981年創作完成的油畫作品,該畫現由收藏家劉鋼私人收藏。

《趕火車》以全景式的構圖描繪了20世紀80年代形形色色的人們趕火車時的場景——車窗里向外探視的乘客,車門口擁堵著上車的人們。畫面沒有“主要人物”,沒有“中心情節”,既不是讚頌,也不是挖苦,就是如此這般地生活著。畫面中的人們來自各個民族、各個階層,送故迎新、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全都集中在此刻,表現出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普通人的精神狀態和社會氣氛,當年的“雜亂”“含糊”,已經凝聚為明晰的歷史性敘述,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實現這一人口遷徙,將人們安全、高效地送達各自的目的地,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中國用持續的發展證明了,中國能做到,並做得越來越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趕火車
  • 作者高小華
  • 分類:油畫
  • 規格:長450厘米,高140厘米
  • 首展時間:1981年
  • 現收藏地:收藏家劉鋼私人收藏
  • 創作時間:1981年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趕火車》描繪了80多個性格各異的人物。畫面可以分成若干個焦點:車廂入口處、執勤者與問路者、兩處站台售貨車和左側的車視窗。畫作中畫家著重關注兩種細節——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被描繪的人物呈現出趕火車時的期待、焦急、緊張和疲憊,這些肢體語言同時也暗示著他們是再平常不過的芸芸眾生。車廂門前擁擠的人群,或焦急等待;或用盡氣力,攜帶著隻身在外僅有的“家當”;或扶老攜幼,充滿牽掛。畫家還塑造了具有情感穿透力的諸多面部表情:車上的人探出頭,撐起下巴,用一種閒適的目光掃視站台上發生的一切;站台上蹲著的人則用略帶迷離的眼神觀望;女執勤者面露嚴肅神色,排隊者中不乏怯意與警惕,孩子們展露出天真的笑靨;站台上的兩輛售貨車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那裡臨時售賣送給親朋的禮物,但價格不菲,很多人都在圍觀躊躇。這一連串場景打破了人們趕火車時單調的氣氛,同時也暗藏著畫家看待人物的複雜心情。

創作背景

  • 時代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深刻地影響著城鄉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經歷了四個階段:1949年—1957年的起步階段;1958年—1965年的不穩定階段;1966年—1978年的停滯階段;1978年開始步入穩步高速發展階段。“春運”就是這個高速發展階段出現的特殊景觀,並一直延續下去。“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每逢春節,在外奔波打拚的中國人總渴望在這個節日回家鄉過年,不畏路途遙遠,不懼行程艱辛,再難也要與親人團聚。中國人歸鄉團聚的遷徙,是時代巨變的歷史縮影。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不僅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結構變革的必然結果,而且在打破南北地域界限、溝通城鄉人民生活的過程中,揭示了中國百姓最真切的情感歷程,反映了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城鄉二元結構、資源配置等一系列深層次因素。這種大規模的人口在短期內集中且迅速流動,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罕見的。《趕火車》以全景式的構圖和宏闊的場面再現中國20世紀80年代國情民生,各個階層的人們,送故迎新、喜怒哀樂集中在那一刻,是中國當代社會變遷過程中人們經歷春運的歷史和社會縮影,開創了後“文革”時代藝術直面現實與人生的理念。
趕火車
《趕火車》局部
  • 創作歷程
為了創作該作品,高小華曾長期往返於重慶、武漢、河南等地,通過拍照和速寫的方式,捕捉各個年齡段人物在“趕火車”這一特定時刻的喜怒哀樂。畫家三易其稿,歷時一年,先後繪製了草圖稿3幅及素描稿24幅,以期在有限的尺幅內最大限度地展現作品的情感張力。

藝術鑑賞

  • 作品主題
《趕火車》以類似電影長鏡頭的方式呈現,雖然人物表情與心態各異,但全部統攝在一片緊張繁忙的氣氛中,沒有個體價值的刻意突顯,更沒有英雄人物的出現,打破了“文革”時期慣用的價值判斷和敘述模式。構圖開闊舒展,人物間微妙的聚散、錯落、俯仰、張弛消解了過於平直的營構方式。作品通篇顏色低沉,畫家希望展現的不是都市裡的繁華與明麗,而意在揭示在高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中,由人口流動帶來的埋藏在人們心中的情緒。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趕火車》局部
《趕火車》從火車這個視窗的切入點進行寫實,以此來真實記錄當時的中國社會,感受時代的脈搏,思考中國的現狀;《趕火車》是一個象徵,象徵一個時代的開啟,表現了改革開放之國中國社會的活力,以及時代精神方面的成績;一個個具有時代特徵的普通人出現在畫卷中,仿佛一張不會說謊的紀實照片。而畫中人物的衣著、帽子、包包甚至髮型,也都成為一個漸漸遠去的時代中,一些無法遺忘的印記。火車上的一個個旅客,都將成為歷史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切面。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歷史。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趕火車》局部
為了《趕火車》“計畫”,高小華先是乘火車從南到北旅行——沿著自己成長的部分路線,追尋童年少年的記憶,感受現實生活,收集創作素材,時間有限,構圖一縮再縮,最後壓縮到火車軟、硬車廂的“銜接處”,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點”:疏密相間,餐車相隔。站在這個“節點”上,人群忽然“分流”,向左向右,一種無形卻又明顯的“差別”讓人感受出微妙的“社會身份”及不可言狀的“權利感”。正是在這個“節點”上“戲劇性”與矛盾“衝突感”呼之欲出,正好突破了原本構圖裡的“平淡”,為“趕火車”的場景增加了頗為精彩的“亮點”與“看點”。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趕火車》局部
《趕火車》在那個歷史背景和美術畫風潮流下,無不透露出畫家的主觀意志、判斷、選擇和追求,還有個人的品性與修為。《趕火車》一改之前慣用的“蘇俄畫法”,將新的表現方法與所畫的內容,一道融入畫中,似乎一切都顯得很“自然”,其實這種“自然”的背後是藝術家的良苦用心的“營造”。畫中的每一個人物,無論是那些打眼的“主角”,還是那些不起眼的、閒散且漫不經心的“配角”,甚或是那些作為陪襯的“背景”及看似被忽略的“小人物”,其實都是經過用心設計、安排和精心刻畫出來的——自然是要“精心”到不露痕跡的“自然而然”。

作品評價

“《趕火車》顯然沒有尖銳的衝突和戲劇化的情節,也不以人物形象的塑造為重點。作者所關注的仍然是當時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狀態,沒有‘主要人物’,沒有‘中心情節’,既不是讚頌,也不是挖苦,就是如此這般地生活著。也許由於過於真實,當時不曾產生震撼或者激動,而在過去了幾十年之後再看這幅畫,不能不被毫不造作的真實所震撼。當年的‘雜亂’‘含糊’,已經凝聚為明晰的歷史性敘述。他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作為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普通中國人,《趕火車》在表現八十年代初期中國普通人的精神狀態和社會氣氛方面,堪稱無出其右。”(藝術理論家水中天評)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趕火車》局部
“《趕火車》是中國歷史的重要進程—改革開放的一個有力象徵,並以此成為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鳳凰網評)
“高小華的《趕火車》就像是一個連續情節中的一個鏡頭。早期‘傷痕繪畫’中的戲劇性衝突和事件、情感、心理的邏輯聯繫也大大淡化了。鄉土自然主義繪畫的代表作者幾乎都畫過傷痕繪畫。從傷痕轉入鄉土,顯示出畫家對人關注的視角的轉移。”(當代藝術理論家高名潞《中國當代美術史》評)
“《趕火車》 以全景式的構圖和宏闊的場面再現國情民生,開創了後文革時代藝術直面現實與人生的理念。”(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評)

重要展覽

1981年,《趕火車》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被中國美術界譽為油畫的“清明上河圖”。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趕火車》局部
1982年,《趕火車》在“四川美術學院油畫赴京展覽”上亮相,引起巨大反響。

作者簡介

高小華,1955年出生於江蘇南京。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曾執教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後“文革”時代“傷痕美術”及“四川畫派”的創始人之一,“超級大型油畫”的踐行者;四川省油畫學會會長、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代表作有《為什麼》《趕火車》等。
趕火車(高小華創作油畫)
高小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