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語肯綮錄》,作者毛奇齡,本書是研究近代漢語方言俗語辭彙的重要文獻。以越語寫成,與現代的浙江方言進行比較研究,體現在浙江方言清時的面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語肯綮錄
- 作者:毛奇齡
- 書名含義:越語,即當時浙江一帶的方言俗語
- 本書提要:(越語肯綮錄 一卷
作者,書名含義,本書提要,本書研究價值,
作者
毛奇齡(1623—1716)清代經學家、文學家。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於一、毛奇齡畫像齊於,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蕭山城廂鎮(今屬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與兄毛萬齡並稱為“江東二毛”。明諸生,清初參與抗清軍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充明史館纂修官。尋假歸不復出。治經史及音韻學,著述極富。所著《四訶合集》分經集、史集、文集、雜著,共四百餘卷。
書名含義
《越語肯綮錄》
越語,即當時浙江一帶的方言俗語;
肯綮,筋骨結合的地方。《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陸德明 釋文:“肯,著骨肉。綮,猶結處也。”宋黃庭堅 《頤軒》詩序:“庖丁不以肯綮嬰其解牛之刀,痀瘻丈人不以萬物易蜩之翼。” 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食羊骨》:“骨間亦有微肉,熟漉出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2.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關鍵。《金史·郭藥師傳》:“ 宗望能以懸軍深入,駐兵汴城 下,約質納幣割地,全勝以歸者, 藥師 能測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明宋濂《故奉訓大夫王府君墓志銘》:“為 定遠 縣吏,出謀發慮,皆中肯綮。”《明史·顧大章傳》:“與朝士通往來,陰察其交關肯綮,清流賴之。”清包世臣《述學示十九弟季懷》詩:“房行藁汗牛,一一究肯綮。”郭沫若《歷史人物·夏完淳》:“他的著書現存的有《倖存錄》一種,評議 明 末政局極平允而中肯綮。”
越語肯綮錄,結合起來,就是越語的關節所在,也就是越語最為關鍵重要的部分。因為宋朝趙叔向有《肯綮錄》,故襲其名。
本書提要
越語肯綮錄 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是篇皆記其鄉之方言,而證以古音、古訓,以為與陸法言韻多相合。因宋趙叔向有《肯綮錄》,故襲其名。然叔向書多述朝制,此則但一隅之里諺耳。昔揚雄《方言》,多關訓詁,歷代史志及諸家書目均入之《經部·國小類》中。是編皆里菴常談,似未可遽廁《六經》之末。然《舊唐書·經籍志》載李少通《俗語難字》、《新唐書·藝文志》載張推《證俗音》、顏愍林《證俗音略》、李虔《續通俗文》,皆在《國小類》中。以類相從,古有此例,故今仍列之《國小》焉。
---出《四庫總目提要》
本書研究價值
《越語肯綮錄》是研究近代漢語方言俗語辭彙的重要文獻。其以越語寫成,可以與現代的浙江方言進行比較研究,看出現在浙江方言清時的面貌。明清以及民國方言類詞語的著作較多,如民國孫錦標的《南通方言疏證》,明代李實的《蜀語》,清代張慎儀的《蜀方言》、胡韞玉的《涇縣方言》、胡文英的《吳下方言考》、范寅的《越諺》、毛奇齡的《越語肯綮錄》、茹敦和的《越言釋》、劉家謀的《操風瑣錄》、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楊恭恆的《客話本字》等。而《南通方言疏證》、《蜀語》、《吳下方言考》、《越語肯綮錄》皆為這類著作中的佼佼者。李學勤主編的《中華漢語工具書庫·方言部》把《方言》、《方言疏證補》、《方言別錄》、《方言據》 、《吳下方言考》、《續方言新校補》、《越語肯綮錄》、《續方言補證》、《廣續方言》、《續方言》、《續方言疏證》、《廣續方言拾遺》、《方言疏證》、《續方言又補》、《新方言》收入其中,可見《越語肯綮錄》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