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計算

超級計算

超級計算是計算數學的重要概念,指超級計算機及有效套用的總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級計算
  • 外文名:supercomputing
  • 速度度量單位:每秒的浮點運算"FLOPS" 
  • 國際機構: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組委會
簡介,區別,

簡介

超級計算機或稱巨型機(supercomputer)指能解決複雜計算的大型、非常快速、價格昂貴的計算機,通常這類機器還具有流水線部件和執行向量運算指令等功能。超級計算與超級計算機之間的差別:超級計算是用計算機去研究、設計產品及支持複雜的決策;而超級計算機則是解決上述問題的計算機。因此,超級計算不能混同於超級計算機,其內涵除了屬於最領先的計算硬體系統外,還應包括著軟體系統和測試工具、解決複雜計算的算法、套用軟體與通用庫等。

區別

高性能計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 ),指高性能計算機連同有效套用。而高性能計算機指傳統超高速計算機和多個CPU組成的並行計算機。
因此,可以說高性能計算蘊涵著超級計算而且比超級計算詞義更為廣泛。然而在實際使用上一般似乎不大區分這兩個詞。這裡指出,人們可以相仿地表述並行計算,以及並行計算與並行計算機之間的差別。
值得強調的是,上述說法中把高性能(或超級)計算機和有效套用兩件事擺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如果沒有高性能計算機的迫切的非它不可的套用需求,發展高性能計算機就會沒有依據和市場。美國政府1991年制定“高性能計算與通信(HPCC)”計畫的核心正是確認和研究一組“重大挑戰”套用課題,這類課題涉及氣候與氣象、污染、材料、分子與原子、流體、燃燒等難以一一列舉,它們需要每秒萬億次的計算機,解決難度很大,日本政府也於1992年頒布“真實世界計算(RWC)"計畫,旨在模仿人類憑直覺判斷問題的方式,處理真實世界中那些模糊的、複雜的、不確定的信息,形成信息處理新風範,目標包括含100萬個處理機的並行計算機和有100萬個單元的神經網路系統。另一方面,即便有了高性能計算機和重大課題,也未必就能用好計算機有效解決課題。事實上多數高性能計算機好造不好用(或沒用好)而匆匆被載人史冊。因此,為發發展高性能計算,不能重硬(機器)輕軟(套用),必須給套用投資,檢驗其水平最終也應看解決了哪些重大課題。
超級計算概念隨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第一代向量計算機而提出,高性能計算也可從1972年有開創性意義的並行計算機ILLIAC IV問世算起。這一領域發展異常迅速。算法的研究發掘是實現高性能計算的基礎和前提之一(參見“並行算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