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強雷射場中激發態原子產生機制的實驗研究

超短強雷射場中激發態原子產生機制的實驗研究

《超短強雷射場中激發態原子產生機制的實驗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由全威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短強雷射場中激發態原子產生機制的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全威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2008年德國Max Born研究所Sandner研究小組結合重散射模型提出了Frustrated Tunneling Ionization(FTI)機制來解釋隧穿電離區域的原子與超短強雷射場相互作用產生大量激發態原子的現象,在這個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他們的工作中部分結論缺乏足夠的實驗證據,對FTI機制的認識有待深化。本項目擬針對這一問題,結合自身的優勢,採用一束納秒雷射脈衝(偏振方向與飛秒雷射的偏振方向垂直)來探測飛秒雷射脈衝所產生的激發態原子,利用高分辨光電子能譜獲得激發態產量隨主量子數變化規律這一尚缺少的重要實驗數據。並採用泵浦-探測技術,用兩束飛秒雷射產生激發態之間量子拍的方法得到這些能態的角動量量子數。研究這些能態從隧穿電離區域向多光子電離區域過渡的演化規律,更深入地探究超短強雷射場中激發態原子產生機制。

結題摘要

本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根據國際前沿的發展形勢對研究方案進行了調整,圍繞以下兩個方向開展了研究工作:(一)實驗裝置升級改造。為了研究原子在飛秒雷射場中的加速效應,我們對光電子能譜進行了改造升級。對於其工作原理的可行性,從技術上進行了驗證。(二)隧穿電離區分子閾上電離以及橢偏光條件下原子閾上電離的研究。在改造儀器的過程中,我們也對分子的閾上電離過程進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結果已經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