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記憶中記憶術的內容、機制和遷移的研究

超常記憶中記憶術的內容、機制和遷移的研究

《超常記憶中記憶術的內容、機制和遷移的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胡誼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常記憶中記憶術的內容、機制和遷移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胡誼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人們驚嘆於各類超常記憶表現,對其認識大多憑傳說、軼聞等主觀資料。實驗研究表明,超常記憶與記憶術有關;但是,關於記憶術是什麼、記憶術的認知實質和記憶術的使用場合等,知之甚少。針對於此,本項目研究設計了6個行為實驗。實驗1和實驗2探討比賽任務上記憶術和自我定速任務上記憶術,側重發現記憶術的內容;實驗3和實驗4則分析重複編碼情境中記憶術和提示回憶中記憶術,重點揭示記憶術的機制;實驗5和實驗6則研究限制內容材料上記憶術和不同呈現速度下的記憶術,關註記憶術的遷移。6個實驗的實施過程,統一採用專長研究范型、序列學習和回憶的實驗程式,以及言語報告技術和反應時分析技術。項目研究的預期目標,在於形成有關超常記憶的通用研究模式,發展解釋該現象實質及原因的理論,提出促進記憶能力發展的建議。

結題摘要

研究背景:在機器智慧型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對人類自身傑出行為(如超常記憶的實質及其提升)的了解依然不多。 主要內容:以記憶專家為研究對象,採用行為分析、腦成像和訓練等方法,探討了超常記憶中記憶術的內容、實質和遷移。 重要結果及關鍵數據:通過一系列實驗,我們發現,記憶專家多使用一類記憶術,這包括圖像法和位置法。在數字類超常記憶活動中,所揭示的行為機制有規律性波動的反應時,認知機制有高效編碼方法、準確提取結構和快速存取過程,神經機制則有周期性的P200成分和alpha波振盪,以及頂葉區域的共有神經空間模式。上述記憶機制,可以部分出現在常人訓練組(10-20天),但僅局限於所練材料上。 科學意義:這些研究發現豐富了長時工作記憶理論和腦認知功能重組理論,支持了超常記憶的後天說,有助於發展出提升人類個體記憶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