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大類星體群
- 外文名:Large quasar group
簡介,超大類星體群列表,
簡介
天文學家發現了可能是宇宙中最大的超級結構,如果我們以光速旅行,那么需要花上40億年才能瀏覽完。這種恐怖的宇宙天體就是“超大類星體群”,由一群超質量黑洞組成,如此之大的結構明顯挑戰了現代宇宙學理論,科學家此前認為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不能超過12億光年。本項研究由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耶利米書霍羅克斯研究所博士羅傑·克洛斯牽頭,他認為雖然我們很難理解超大類星體群的規模,但可以相當肯定地說它存在於宇宙中,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宇宙結構。
發現宇宙中最大的恐怖類星體群顯然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即便它違背了我們當前對宇宙的理解,宇宙似乎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均勻。自從1982年以來,科學家就發現類星體可以組合在一起,形成驚人的巨大天體結構,最新的觀測研究發現了最大寬度達40億光年的超大類星體群,嚴重挑戰了自愛因斯坦時代以來被廣泛接受的宇宙學原則。銀河系與仙女座大星系的距離也僅為250萬光年,星系群的跨度大約在600萬至1000萬光年之間,超大類星體群可達到6.5億光年以上,由於現代宇宙學理論主要基於愛因斯坦的理論,計算表明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不會超過12億光年。
超大類星體群列表
LQG | 發現日期 | 平均距離 | 尺寸 | # 類星體數 | 備註 |
---|---|---|---|---|---|
Webster LQG (LQG 1) | 1982 | z=0.37 | 100Mpc | 5 | 首先被發現的LQG,是當時已知的最大結構。 |
Crampton-Cowley-Hartwick LQG | 1987 | z=1.11 | 60Mpc | 28 | 第二個被發現的LQG |
1991 | z=1.28 | longest dimension: 630Mpc | 34 | 第三個被發現的LQG | |
1995 | z=1.9 | 120Mpc/h | 10 | 發現者 Graham, Clowes, Campusano. | |
1995 | z=0.19 | 60Mpc/h | 7 | 這是一組7個塞弗特星系。 |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1 | 1996 | z=0.6 | R= 96 Mpc/h | 12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2 | 1996 | z=0.6 | R= 111 Mpc/h | 12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3 | 1996 | z=1.3 | R= 123 Mpc/h | 14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4 | 1996 | z=1.9 | R= 104 Mpc/h | 14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5 | 1996 | z=1.7 | R= 146 Mpc/h | 13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6 | 1996 | z=1.5 | R= 94 Mpc/h | 10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7 | 1996 | z=1.9 | R= 92 Mpc/h | 10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8 | 1996 | z=2.1 | R= 104 Mpc/h | 12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9 | 1996 | z=1.9 | R= 66 Mpc/h | 18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11 | 1996 | z=0.7 | R= 157 Mpc/h | 11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Komberg-Kravtsov-Lukash LQG 12 | 1996 | z=1.2 | R= 155 Mpc/h | 14 | 發現者 Komberg, Kravtsov, Lukash. |
Newman LQG (U1.54) | 1998 | z=1.54 | 150Mpc/h | 21 | 結構是平行的CCLQG,它的發現表明宇宙結構已經存在和空洞。 |
Tesch-Engels LQG | 2000 | z=0.27 | 140Mpc/h | 7 | 第一個X射線 LQG. |
2011 | z=1.11 | longest dimension: 780Mpc | 38 | ||
Huge-LQG (U1.27) | 2012 | z=1.27 | characteristic size: 500Mpc | 73 | 2012年已知的最大結構。直到2013年發現武仙-北冕座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