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面積:國土面積16.53平方公里
- 人口:鄉村人口1411人
- 戶數:358戶
- 海拔:2760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年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大白芸豆、苦蕎、洋芋、包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300畝,人均耕地3.97畝,林地19497.3畝。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5.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300.00畝,均屬旱地,人均耕地3.97畝,主要種植白芸豆、苦蕎、洋芋、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 19497.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2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9畝,主要種植梅子、核桃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12年底,該村已實現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通。全村有301戶通自來水,有10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8﹪)。有3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1戶(分別占總數的42﹪和21﹪)。
該村到右所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0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
到2012年底,全村建有小水窖98口。全村有 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到右所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0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
到2012年底,全村建有小水窖98口。全村有 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59.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3.00萬元,占總收入的 52﹪;畜牧業收入135.00萬元,占總收入的3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85頭,肉羊4090隻);林業收入49.00萬元,占總收入的8﹪;工資性收入5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2.28 ﹪;農民人均純收入2605.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63.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0 %。該村計畫大力發展養殖與種植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8戶,共鄉村人口1411人,其中男性703人 ,女性708人。其中農業人口1356人,勞動力895人。該村均為白族。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43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19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右所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右所鎮衛生院30公里。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43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19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右所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右所鎮衛生院3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664.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 ,在校學生118人,距離右所鎮中學5公里。截止2012年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 11898人,其中小學生 118人,中學生9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已鑑定農業承包契約26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4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 45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62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 5人。
人文地理
我村民眾具有熱情好客的傳統思想,歸結於人民民眾生活在安靜、團結之中。從上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就辛勤勞作。互相幫助、互敬互讓,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人民民眾始終保持著這種高尚的傳統思想美德,起勝村委會下屬五個自然村,有五個村民小組,有358戶,1411人,全村系屬白族。民眾具有熱情好客的傳統思想,每年的逢年過節,全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聚集在各自村口歡度節日。平時人們辛勤勞作,安排自家生產生活,有能工巧匠的,有做農副產品生意、做加工業、養殖業等許多行業的。全村相互幫助、互敬互讓,大家生活在團結有愛之中。人民民眾始終有著高尚的傳統思想美德。
我村成長的歷史淵源深長,追逐於上幾個世紀,在那時、有各種人才傑出輩出,帶領大家生活、學習和勞作。近世紀來,特別在解放戰爭勝利以後,黨和國家對人民民眾的關心幫助、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我村的教育文化事業自從國家恢復高考後,有大批被大中專院校錄取。並在各個崗位上敬業奉獻。截止2012年,百分之百的適齡兒童上學,以前家長重男輕女的觀念已不存在。學校近一步健全完善。我村在文化建設設施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正在完善我村學校的危改工程。
人民民眾始終保持著這種高尚的傳統思想美德,起勝村委會下屬五個自然村,有五個村民小組,有358戶,1411人,全村系屬白族。民眾具有熱情好客的傳統思想,每年的逢年過節,全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聚集在各自村口歡度節日。平時人們辛勤勞作,安排自家生產生活,有能工巧匠的,有做農副產品生意、做加工業、養殖業等許多行業的。全村相互幫助、互敬互讓,大家生活在團結有愛之中。人民民眾始終有著高尚的傳統思想美德。
我村成長的歷史淵源深長,追逐於上幾個世紀,在那時、有各種人才傑出輩出,帶領大家生活、學習和勞作。近世紀來,特別在解放戰爭勝利以後,黨和國家對人民民眾的關心幫助、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我村的教育文化事業自從國家恢復高考後,有大批被大中專院校錄取。並在各個崗位上敬業奉獻。截止2012年,百分之百的適齡兒童上學,以前家長重男輕女的觀念已不存在。學校近一步健全完善。我村在文化建設設施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正在完善我村學校的危改工程。
新農村建設
起勝村位於右所鎮以西,海拔2670多米的高山之巔上,所轄文筆 、硯池、北海、金馬、銀頭五個自然村。全村358戶,1411人,主要收入以農作物和畜牧業收入為主。
村委會聚居在五個自然村中心,村與村相距不足半公里,戶與戶相對排列,具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較好條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結合我村實際情況,新農村建設主要項目是:
一、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二、發展農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主要加大大白芸豆的種植和擴大泡核桃種植規模。
三、擴大發展畜牧業,進一步增加人民民眾的經濟收入。
四、努力完善我村村規民約,把我村建設成文明、團結、和諧的起勝。
五、加大我村民主管理制度。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辦事做到一事一議。
村委會聚居在五個自然村中心,村與村相距不足半公里,戶與戶相對排列,具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較好條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結合我村實際情況,新農村建設主要項目是:
一、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二、發展農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主要加大大白芸豆的種植和擴大泡核桃種植規模。
三、擴大發展畜牧業,進一步增加人民民眾的經濟收入。
四、努力完善我村村規民約,把我村建設成文明、團結、和諧的起勝。
五、加大我村民主管理制度。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辦事做到一事一議。
發展重點
1、我村自修通右所至起勝30千米彈石路以來,基本解決了傳統的人背馬馱方式。
2、我村的文化教育日益穩步健康發展。全村人口中,婦女識字人口較少,全村適齡兒童能聽懂廣播,看懂電視。但還有部分40歲以上的婦女還感到文化底子薄弱。
3、我村1400多人口,僅有一個衛生室,老百姓缺醫少藥。如遇突發性凝難病症,無法及時解決。
2、我村的文化教育日益穩步健康發展。全村人口中,婦女識字人口較少,全村適齡兒童能聽懂廣播,看懂電視。但還有部分40歲以上的婦女還感到文化底子薄弱。
3、我村1400多人口,僅有一個衛生室,老百姓缺醫少藥。如遇突發性凝難病症,無法及時解決。
4、因自然條件限制,經濟發展遲緩。
我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發展泡核桃、青梅綠色產業,種植泡核桃面積1000多畝;再種植青梅800多畝;發展養殖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50多人。
我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發展泡核桃、青梅綠色產業,種植泡核桃面積1000多畝;再種植青梅800多畝;發展養殖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50多人。